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例(3篇)

时间: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

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冠心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狭窄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冠心病的发生。

现在医学科学研究证明,老年人除了脏器功能减退造成心绞痛发作外,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因素等的改变所引起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主要指不良刺激的作用,均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时,除了要注重药物治疗外,尤其要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本文仅对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治疗提出几点看法:

1、主动培养与患者的感情,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冠心病患者,大多表现思想负担大,顾虑重重加之老年人疑惑感强,孤独感重,患病后,悲观失望、急躁、好挑剔、不予配合,给心理治疗造成很大障碍。因此,与患者建立深厚的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仍是实施心理治疗不可缺少的先提条件。

怎样与患者建立感情,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一是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举止和朴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接触,尤其要注意第一次接触,以便打下良好的印象;二是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三是要处处理解和关心,休贴和照顾好患者;四是要把患者当成亲人,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这样就会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好接近,关系融洽、亲切、彼此产生感情,觉得住院如同在家一样,心情舒畅,信心倍增,思想解放,顾虑全消国。因而,他们对医务人员完全信赖,言听计从,积极主动地予以密切配合。

2、深入调查,确定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一方面要注重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另一方面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摸清发病情况,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

怎样调查呢?一是同患者直接对话,详细听其自述;二是向所在单位的医护人员,邻居及探视的亲朋好友做好了解;三是查阅病历;四是做周密调查,细致的观察。调查的方法很多,只要灵活运用,处处留心,就可以了解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调查哪些内容呢?首先要摸清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思想反映;其次要了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摸清家庭、所在单位、邻里之间和社会情况等。对发病有无影响。另外,要摸清患者生活习惯和嗜好,摸清心理治疗所需要的有关情况,如患者的性格及需求。调查中要对患者的情况做祥尽的记载和积累。调查后要认真仔细地整理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特定治疗方案,具体地确定心理治疗方案。确保对症下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3、讲究方法、分别对待心理治疗的方法特别重要,要根据所调查和观察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近几年来冠心病病人心理活动到的情况看,大概可以采取下例几种方法:

3.1开导疏通法大部分冠心病病人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不甚了解,有的过于重视,有的不予理采,如个别病人认为:人活着,就是靠心脏的跳动,心脏出了毛病,人就活不了多久,往往患者病后一厥不振,忧心忡忡,思想负担过重,往往外界稍给予不良刺激,就引起心绞痛发作。这时,医务人员对病人就应该循循诱导实行一些必要的讲解,尤其对疾病的发生,发作及予后做大概合情合理的讲解,解除病人思想负担,做到疏之有情,导之有理,使病人心悦城服,安心养病。

3.2缓解松驰法如前述,有的病人将自己的病情看得过于严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往往会诱发心绞痛,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曾在我科治疗一个冠心病病人因呼叫嚣一时失灵,十分紧张,每晚睡前,必嘱护士多巡视他的病房。可就是这样,也没有避免他频发的心绞痛发作,对类似病人,就多做思想工作,病情可从轻讲解,以谈话的形式讲解诱发心绞痛的诸种原因,说明此病可以避免发作,可以好转及痊愈。以松驰患者的紧张情况,增加抗病信心,而在医务人员的头脑中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估计,加以分别对待,精心进行治疗。

3.3精神镇静法有些频繁发作心绞痛的病人,往往精神恐慌,尤其在心绞痛发作时,有种轻生感,此时,医务人员应镇静自如,冷静处事,要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使病人有种安全感,对医务人员产生依赖,情绪安定,在精神上配合治疗。

3.4心理康复法在病人住院期间,一方面要进系统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要给予心理治疗,让病人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防发作的方法,指导病人在吃,住、行方面进行调理,怎样使情绪安定,以致怎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使病人在内心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3.5关心体贴法多数病人患病后,性格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加之生理功能的减退会出现许多不良习惯及行为。例如:失眠、易躁、多疑、喜静、厌物等,这样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养病环境。医务人员在生活上就要加以关心体贴,尤其对那些无人照料;孤独感强的病人,更应无微不至,首先在态度上要和蔼可亲,不急不躁。另外,在生活上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温暖病人的心,使病人心情舒畅,清除不良情绪,安心养病。往往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3.6鼓励表扬法前已述,有些病人患病后,意志消沉,对战胜疾病缺乏信心。这样我们就应多与病人交谈,鼓励分阶段产发扬年轻时的创业精神,藐视疾病的存在,但也不能轻视它,要以顽强的精神战胜它。

3.7严重警示法个别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足,尤其是那些心电图变化明显,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尤症状性心绞痛患者,在正常生活中不予重视,我行我素。对医务人员的劝告不予理采。对这种病人,病情及予后就可从重讲解使之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在生活上加以注意及避免诱发心绞痛的诸因素,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30-01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着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长期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护理的重视,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里状态,减少心理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升高,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本文是笔者多年在社区医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

1护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社区护理工作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临床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精神。这样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才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护士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自觉的服从社会的需要,为社区护理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热爱护理事业,乐于献身护理事业,脚踏实地的工作,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切为病人着想,在社区人民中树立起美好的白衣天使形象。

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比较单调,人际交往比较缺乏,子女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不能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老年人常常感觉心理孤独,老人对高血压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高血压患者常常对血压不正常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患者受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等媒体的宣传以及其他病友的讲述,自己认为某种药物就是最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甚至在用药的过程中过分的看重是否进口,是否是广告的药物,从而对医生的建议产生质疑,甚至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预后期望过高,甚至要求不可实际的根治自己的病情,一旦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况就更加着急。患者这些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严重影响了对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常常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和恶化。

3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

3.1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强,社区老年患者更需要健康知识,他们更迫切的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状况、治疗情况、发展变化及预后等详细情况,作为社区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时时刻刻安慰患者,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通过合理的服用降压药物、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科学的饮水、适量的体育运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愉悦的心情是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的,使患者的得到安慰和放松,从而解脱心理的压力,获得战胜疾病的强大信心。

3.2重视护患沟通: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我们护理工作者要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文明,在与患者发生误解时,我们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宽容,尽可能的心平气和,尽可能理解患者迫切希望根治疾病的心情,不与患者发生争吵,积极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利于患者的血压的控制。

3.3重视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孤独的心理,护理人员在对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应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督促家属积极帮助老人就医,尊重、照顾和体贴老年患者,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子女的孝道,感到欣慰,作为子女更不能让老人为子女的事业和家庭而担忧,从而减少了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经常向老人解释就医的必要性,说服老年高血压患者就医。鼓励高血压患者使患者获得战胜疾病的勇气,,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张密,浅谈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35):第178页

[2]刘玲,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工程,2011(10):第130页

[3]王廷玉,黄平与罗云,治疗老年高血压心理治疗60例效果观察.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第77-78页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康复科;心理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67-02

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老年人患者生病之后由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以及精神都处于了劣势,加之生活环境与生活地位的转变,让他们人际关系与角色都有了较大改变。这些因素都为老年患者带来了一些心理障碍[1]。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与护理,就能够有效的缩短康复时间提升疗效。

1老年患者的资料分析

本文是从我院的老年康复科2011年2月到2012年1月收治案例中,随机选择了100例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对他们进去相应的心理特点分析并阐述护理体会。在这100例患者之中,有6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其中年纪最大的为92岁,最小的微60岁,其平均年纪约为76岁。这些患者中,有46例为高血压患者,26例为肝心病患者,8例为脑出血患者,25例为老年痴呆病,32例为癌症术后患者,30例为肝硬化患者。

2老年康复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对老年康复科患者进行相应的观察和谈心,发现很多老年人在病患期间除了对身体疾病担忧之外,还有心理的压力特别大。总体来看,老年患者的心里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具有失落感

在老年康复科患者之中有一部分是退休之后的人员,这就具有失落感。本文研究的100例康复者中就有40例具有失落心理,占据了总数的40%,其根源就在于过去上班的时候整体忙里忙外,过的十分充实,但是现在一退休之后就闲下来了,感觉没事可做,于是长时间在无聊与空虚中度过,产生出了负面情绪,比如情绪低落、急躁以及情绪抑郁等[2]。

2.2社会地位发现变化

有一些老人过去工作时是领导身份,身边时刻都有一帮说好话的人,内心养成了啥时都喜欢主观臆断性格。但是一旦退下来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他们内心就会极度不平衡的郁闷[3]。在100例研究者之中就有24例退休后收入下降,有10例的身份发现了变化,有2例角色发生了变化,有6例不被子女关心。这种心理特征在领导干部身上表现尤其明显。比如,有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由于过度生气而诱发了高血压脑病住院,经过了解可知,这位患者做领导做了几十年,突然从位子上退了下来,周围的人见面称呼自然也就随之而变,患者内心产生了较大失落感,心中憋住一股无明业火,其发病根源就和心理上有联系[4]。

2.3,家庭上的问题

通过相关了解发现,这100例之中有8例根源在于夫妻感情不合,有6例是婆媳的关系矛盾,有6例是父子的关系紧张,有10例是丧偶孤独。老年人退休无事闲居在家中,加之自身的情形不好,极易产生出各种矛盾,一旦吵架就会气结于胸发生疾病。比如一位脑出血患者就是退休之后时常和子女发生争吵而生闷气,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发生了脑出血[5]。

2.4,恐惧、焦虑的心理

老年患者一旦生病住进医院,就会产生各种焦虑、恐惧心理。焦虑主要是源于家庭因素、身体不适、经济压力以及医院环境等多方面;而恐惧且多来自于疾病威胁到生命。一旦住进医院,许多老人都担心花钱过多,怕痛以及担心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6];同时老年人也担心误治、误诊,担心治疗以及护理会带来不适。尤其是患者患上了诊断不明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疾病,更加容易产生出恐惧感,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而延误康复。

2.5悲观、忧郁的心理

人到了老人就喜欢操心,操心完了儿女事情就开始担心孙子辈的成长,同时也担心自己健康。这样想法郁结于心,对许多小事都会大发雷霆,致使性格孤僻、做事固执偏激、极难和人合作。尤其是患病之后更是少言寡语,对任何事情都事情了相应兴趣,有一些老人患者饮泣不语[7],有一些是自暴自弃,甚至出现了不治疗的想法。造成这种根源在于,其一老人患者康复比较慢,而且并且极易出现反反复复,导致患者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其二,长期住院降低了家庭的关爱,极易悲观失望,十分消极。

3老年康复科患者的护理

事实上老年患者比其他群体患者更需要护理,但是尤为种种原因导致这种护理上存在区别性。因此护理者必须要抓住老年人心理因素,不同患者要因病、因人以及因时、因地不同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心理诱导、安慰以及鼓励等多种方法[8],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早日从烦恼中解脱,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本文就是从这类护理特征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3.1老年康复科患者的护理特征

3.1.1首因效应;老年患者刚刚入住到医院,对陌生的环境、生活上的单调、疾病的折磨,更有可能是死亡的威胁,这些都易造成负性的刺激,到时老年患者产生了强烈心理反应。根据这些特征,就要针对老人做好首因效应,就是要做好老人接触某种事物的首次印象,这种感知认识即为第一印象。只要具备了良好的首因效应,就能够为老年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依赖于安全意识,为后面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埋下基础[9]。因此,医院必须要热情接待患者,了解其过去职业特征恰当的进行称呼,比如李科长、张局长、赵老师等,让老人感觉自己被人尊重的慰藉。同时还要尽量帮助老人适应新的环境,热情周到,让老人得到信任、安全以及温暖之感,为之后治疗打下良好心理基础。

3.1.2整个治疗过程都要进行心理治疗与护理;虽然药物能够治疗老人的疾病,但是心理护理却是药物没有办法替代良药[10]。心理护理要穿插、交融以及渗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适时与老年患者进行交谈,通过一定的交谈技巧与护理技巧比如诱导法、安慰、暗示法以及角色转换法等,从护理中挖掘患者心理活动,进而引导患者走出心理阴影。同时还要根据患者需要与病情拟定一套护理计划,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之下实施护理,才能取得积极的疗效。

3.2护理具体措施

3.2.1构建良好环境;一直以来,人和环境都有着密切关系,人置身于良好起居环境中,能够感觉到心旷神怡。而老年人大都睡眠情况不太好,主要根源与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功能逐渐减退,致使新陈代谢变缓慢。因此就要为老年患者营造一个良好休息环境,还要针对性的对他们失眠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夜间不是万不得已不要惊动老年患者,确保他们具有良好心态配合治疗[11]。

3.2.2留意语言交流;老年患者大都感到孤独,极想有一个人和他们交流。因此在护理之中,就要多和老年患者进行交谈,要体现出护理上的照顾与关心。老年患者因为听力降低,反应相应迟钝[12],因此护士就要做好言语平稳,音调柔和,让患者从交流中感受到亲切,进而提升患者心理适应能力。

3.2.3,音乐护理;轻音乐对患者的身心调节都有良好作用,从临床上研究表明,当人情绪急躁之时一旦听到了舒缓音乐之后表情就会慢慢平静,血压也会相应降低[13]。因此,对于老人患者护理过程之中,就要采用音乐来调整患者情绪,进而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将心理一些问题宣泄出来,早日康复。

4结论

从本文100例患者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对于老年患者必须要从其心理特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措施,才能得到良好效果,通过观察显示有76%的患者情绪乐观,也都较为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但是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于登瀛?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J]?中华护理杂志,2008(9):513.

[2]邹晓清?影响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5):21.

[3]张菊兰.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交流技巧[J].中国当代医药,2011(2):187-190.

[4]吴英平.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J].医药卫生,2006(3):154-156.

[6]徐萍.浅谈老年心理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8(08):212-214.

[7]黄金月,刘咸璋.香港社区护理的发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

[8]郑翠红,姜小鹰,肖惠敏.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老年护理[J].莆田学院学报,2005,12(1):33-35.

[9]于玲家,李兰花,赵光华.人口结构的改变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674-675.

[10]赵婉丽.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4):235-236.

[11]胡莉云.关于强化老年护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