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审计的理论知识范例(3篇)

时间:

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15-02

审计学是高校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审计学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高,学生普遍反映审计学难学,教师则普遍反映审计学难教。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对于其他课程,审计学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教材各个章节的联系十分紧密,很难将各个章节相互割裂开来。二是现代审计理论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内部控制学、概率论等学科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审计学之前应当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很抽象,并不是因为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和审计证据这些概念本身难以理解,而在于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在财务审计中,财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以及存在多少重大错报对于审计人员是未知的,审计人员需要采用适当的审计程序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判断。由于审计人员存在误判的可能性,必将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为了保证审计意见的恰当性,确保审计风险保持在一定可控范围之内,审计专业的学生应当熟悉和掌握审计风险方面知识。但是,鉴于风险概念较为抽象,且风险评价具有较强主观性,学生对审计风险的认知较为模糊,其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更是难以对审计风险作出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

(二)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学生认为审计学的学习难度较大,还在于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极为紧密,审计业务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审计服务。与审计联系密切的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内部控制学、概率学、公司战略学等。内部控制、公司战略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分析、判断财务报表错报风险的高低;概率学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判断抽样数量是否充分以及进行总体推断;会计学知识帮助学生判断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适当,能否真实、公允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因此,在学习审计之前,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尽可能地参与社会实践。我国高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于课堂和书本,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组织架构的现场体验,缺乏对公司战略、内部控制活动的深入认识,导致学生难以学习和掌握公司战略、内部控制对账务报表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方式。

(三)教学内容出现脱节。教学内容脱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学与基础学科之间出现脱节,二是审计学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践出现脱节。

1.审计学与基础学科的脱节。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特点,教学管理部门设计和制订课程教学总体任务和计划。然而,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更多从自身角度而不是从学生专业角度去讲解和传授知识。例如,一些教师在教授概率论时,更多地站在纯数学的角度来讨论概率,较少结合经济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去讲解概率知识。以至于学生在学习审计学时,还需要对学生概率知识进行回顾与补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2.审计学理论与审计实践脱节。在审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比较偏向于将各个章节相互割裂开来,按章节顺序逐章进行讲解。这种教课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即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方法。审计学提供的是一套由逻辑严密的概念、推理过程组成的,旨在识别和应对审计风险的审计思路,因此,各个章节的内容难以完全分割。在审计教学过程,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将各个章节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部分进行讲解,不注重将前后章节的内容相互融合在一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这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审计理论体系。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构建系统完善的审计教学内容逻辑体系。审计教学涉及大量概念,如审计目标、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等。同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又涉及大量分析、判断、推理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审计教师应当熟悉审计教材,掌握审计理论,并根据审计教学目标构建系统的、完善的审计教学内容逻辑体系,如图1所示。

按照审计教学内容逻辑体系,审计教学应当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即对被审计对象作出合理评价或鉴证。为此,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选取适当方法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合理保证评价或鉴证的准确性。在审计业务中,诸多风险因素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识别和降低审计风险,以保证审计结论的恰当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审计逻辑思维,即在课堂反复向学生传递审计逻辑推理的过程,并通过提问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审计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精髓。

(二)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包括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

1.增加情景教学。审计教学活动中会遇到大量概念、定义、推理过程,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适当地增加情景教学。即以学生日常生活为例作为类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审计的基本思想和推理思路。一般而言,学生对日常生活感触较深,也容易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来识别和应对风险。并且,审计的逻辑思维与学生的日常思维习惯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通过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事例进行推理和判断,进而将推理过程引申到审计教学内容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审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2.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旨在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计案例教学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识别企业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理论去解决审计案例中发现和识别的审计风险。审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选取案例。选取的案例应当有助于学生审计思路的塑造,审计理论的应用。同时,审计案例讲解之前,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去查阅审计案例的相关背景。由于不同背景下,所采用的审计模式、审计思路和审计程序并不完全一致,深入了解审计背景有助于学生对审计理论、实践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进而为审计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

3.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训相结合。审计学课程展现的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审计思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种思路,需要将审计教学与审计实训结合起来。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高校可以建立审计仿真模拟实验室,或者开发审计软件,让学生在审计课程结束前几周进行审计综合实训,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审计原理。在审计实训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指出审计实训各阶段应达到的目的,同时指明与实训内容相对应的审计理论,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审计思路和方法。

(三)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我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对企业的经营流程、管理模式、控制体系感到陌生和抽象。当学生对管理活动缺乏感性认知和深入理解时,就难以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从而影响学生对审计的深入学习。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加深对管理理论和审计理论的认识和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一是学校与企业、会计事务所共同建设审计实践基地。学校定期分派学生去这些实践基地参观、实习,了解企业的管理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学习账务处理和财务审计的基本流程;二是学校开办校办企业,这些校办企业既可以用做科研孵化基地,也可以当做学生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校办企业服务科研、教学的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自己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在寒暑假招收大学实习生。

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传统的工程审计课程主要是讲授工程类的基础知识,而信息化审计和工程结合的课程往往在毕业前期开设,而此阶段正好是学生踏入社会,准备着手就业的时期,因此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学习。另外工程审计应该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而现实中往往是理论部分在先,实践部分在后,导致了学生重理论部分,轻实践部分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只有理论和实践部分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目前急需解决的是信息化审计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加速,审计部门也开发了相关的审计转换软件,但是对于高校还缺乏审计软件和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审计的实践课程。未来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必定是依托信息系统审计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所以设计与岗位职业技能对接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靠课件上课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审计课堂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工程审计方向的学生,在工程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不时地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充实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培养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的高质量的审计课程师资队伍,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组织工程管理类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除了安排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相关培训外,还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关键是工程审计要点的视频展示,让学生产生形象生动的印象。另外也要使每位教师可以熟练运用审计教学软件,贯彻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2)组织教师到审计部门挂职锻炼。到审计部门进行实际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审计操作水平,进一步为教学服务。

(3)加强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有效结合。每周聘请校外信息系统审计专家到学校授课,不仅校内教师的知识拓展了,而且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

三、改革信息化教学方法和评定标准

目前工程审计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多数课程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考试方式仍然是以应试方式为主,改变当前普遍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1)开展网上工程类课程视频演示。由于工程知识点众多,课程讲解往往是先讲理论知识,然后通过看视频的方式巩固记忆。这种授课方式并不能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将工程视频放在互联网上或者毕博平台上,让学生先看视频,有了主观认识之后,课堂上通过视频加讲授的方式提问学生,提高学生课后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案例分析。工程审计课程中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和环境审计等内容,课堂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将专业基础知识和案例内容有效融会贯通,从而为下一步审计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3)采用互动式教学,譬如让学生亲自制作课件,然后上讲台讲课,使学生充分参与,增强学习效果。

(4)改革对学生综合评定的标准。目前多数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定主要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形式。这样许多学生会产生了一种思维:平时成绩不重要,导致学生在平时课堂的教学中不积极,因此应该将课程成绩的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甚至没有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建立审计实验室促进信息化教学

当前在校学生进入审计相关部门实习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少量的学生通过暑假社会实践的形式进入审计部门实习也只是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涉及的面较窄,甚至相关部门为了完成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给予学生的实践内容往往是与审计不大相关的内容。相比之下,最可行的就是建立审计实验室,基于此我院成立了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投资实验室,采取模拟审计、信息化审计的方式,模拟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将大型工程的实际信息资料输入系统,通过审计实验室的模拟效果,通过一系列操作,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所学的工程基本知识,工程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程序,以便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网络财务审计,真实模拟工程单位的工作环境,把各种工程知识和审计知识知识综合交叉在一起,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满足审计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审计;工程审计;工程管理;本科教学

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是基于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大学科知识平台,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所谓工程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审计标准,运用审计技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建设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和签证的活动。近几年,随着我国工程审计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工程审计在项目建设和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和突出,工程审计内容在广度上不断拓展和丰富,尤其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实施,对工程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既懂工程又懂审计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体系中增设工程审计课程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工程审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设置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完善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工程审计的人才需求。

1工程审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系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层次。我国国务院审计署及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政府审计机构所组织的审计,均属于国家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必须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界定了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涵义,即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项目,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项目,并要求审计机关对此类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本单位的专职审计机构针对单位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为主要目标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社会审计是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委托从事审计业务,为委托单位提供专业服务的审计活动。国家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尤其是需要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时,通常会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者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协助其完成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来从事建设工程审计活动,而由于建设工程审计业务的专业性很强,没有工程管理专业背景而仅仅具有审计知识的人员将无法胜任这一岗位,尤其是需要对建设投资项目开展投资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连续、全面、系统的审计、监督、分析和评价等跟踪审计时,缺乏工程背景的审计人员就显得尤为吃力。当前我国从事工程审计的人员多为工程造价等咨询类人员,也充分反映了工程管理知识在工程审计中的重要性。因此,工程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如果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展开,在现行工程管理本科教学计划中增设工程审计课程,让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接受审计方面的知识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工程审计课程设置的可行性

国家审计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等。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从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既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等土木工程技术课程,包括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等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包括会计学、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工程财务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包括经济法、建设法规等法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很好的契合了工程审计业务的专业要求。以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工程造价课程为例,目前我国高校通常开设72学时的课堂教学(含必修和选修)和两周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学生对该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将为学生做好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等审计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由于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工程审计业务内容的契合度较高,因此,在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再增设一门工程审计类课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审计的知识框架,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工程管理知识,起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此外,我国一些学者对工程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展开研究,并出版了一些工程审计方面的著作,如赵庆华主编的《工程审计》、朱红章主编的《工程项目审计》等,这将为工程审计课程的开设做了教材方面的准备。因此,在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增设工程审计课程,是培养工程审计人才的一条可行且有效的捷径。

3工程审计课程的设置方式

鉴于工程审计业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合性,建议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为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此课程,即在学生在具备了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财务、建设法规等专业知识之后,再开设本课程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对本领域感兴趣的学生真正领悟工程审计的真谛,从而为未来从事工程审计业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由于工程审计内容点多面广,建议将本课程的教学课时设置为32学时(课时过少将无法有效的保证教学内容完备和教学质量),并注意将课时在各知识点上合理分配。由于工程审计是审计知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这就决定了工程审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设置上,要注重审计知识和审计技术的讲授,并按照工程项目的阶段划分来开展知识单元的教学工作,设置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审计、勘察设计阶段的审计、招标投标阶段的审计、合同审计、造价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等知识单元。在教学时要注意突出本课程的审计”特征,即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如何运用审计知识、审计技术规范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明晰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审计依据、审计程序、主要审计内容、主要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文件的编写和审计人员的职责等。此外,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工程审计课程的实践性,将审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组织起来编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置必要的案例教学课时,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按照提供资料、设计问题、启发思路、得出结论的路径展开讨论式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力图使课堂成为尊重、平等、信任和民主的课堂。教师在讲授审计的一般理论和审计方法之后,把学生们分成几个讨论小组(一般3至5人为宜),将教学材料发放给学生,让每组学生首先利用课外时间,根据已经掌握的工程管理知识和审计知识对工程审计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将精心设计的工程审计问题,逐一提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他们各组的研讨成果,重新研讨、梳理、剖析问题,形成一份新的成果。接着,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学生在共享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揭示工程审计的内涵和实质,教师可以适时的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启发,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最后,教师对每次的案例教学进行总结,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通过案例式教学方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密切结合,在工程审计教学中将真正有效的贯彻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的密切结合,还可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建立。

4结论

随着我国工程审计在项目建设和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和突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均需要大量的工程审计人才,加上工程审计更为强调工程背景,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工程审计业务内容契合度较高,因此,在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增设工程审计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是一条培养工程审计人才的可行且有效的捷径。对于工程审计课程设置,最好在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之后,即在大学四年级开设32学时的选修课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设置上,要注意突出本课程的审计”和实践”特征,按照工程项目的阶段划分来开展知识单元的教学工作,并设置必要的案例教学课时,利用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形成新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2.

[2]赵庆华等.工程审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1-12.

[3]杨翠萍,代伟.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工程审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煤炭工程,2010,(2):124-125.

[4]赵素琴.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架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