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书籍设计论文范例(3篇)

时间: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篇1

1.创造性地再现内容在书籍设计中,可以用到的设计元素有千千万,且设计师还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更多的视觉符号元素。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画和道家的太极,除了表现“形”与“色”等外在的视觉形式,还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和神韵,均有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在书籍设计中,我们要做的是对这些传统的视觉符号进行选择与重构,取之形态,延其意蕴,从而将传统文化传神的意蕴传达给受众;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原理,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一系列提炼和改造,赋予其一定的时代性,或是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现代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视觉上的趣味,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体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2.对意境的创造性的表达当代设计思想和制作表现手法与传统视觉元素的有机结合,可以使传统的纸质形态书籍拥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更为深刻的内涵。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个重要载体,用水墨和笔触的方式追求独特的意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中国画的水墨效果应用到设计中,如《姹紫嫣紅<牡丹亭>》一书的封面设计用的是传统行书与色彩艳丽的中国画中的笔触晕染开的底色,呈现出一种带有写意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视觉效果,图中没有写实的人物,只是用水墨的笔触传达其中的意蕴,这种对意境创造性的表达与主题极为契合,可以说是做到了意境的“神似”。

二、试析传统元素的视觉创新

1.传统图形的重构与书籍设计自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到商周时期象征权利的青铜器,从京剧脸谱到民间剪纸艺术,这些具有浓厚内涵的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完美映射,而这些传统元素的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成为今天的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素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兴技术的诞生使中国传统的视觉符号元素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新技术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观者面前,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设计师要在探索现代书籍装帧时继承传统文化元素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创新,才能使书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浣溪沙》一书,传统纹样被大量地应用在书籍封面和内页,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文字和内容达到统一,使书籍的内容得到有力的衬托,更能使读者的心境和书籍统一在一个境界中。还有张卫设计的《寓言十家》一书,剪纸的原形赋予其浓厚的民间色彩,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传统符号在书中表现出来的节奏感是“有意味的形式”最真实的写照。

2.汉字的创新与书籍设计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特有的线条造型具有天生的审美价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已经不仅仅承载着继承文化的重任。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尝试对汉字的结构进行打散和重构,使汉字图形化、视觉化,最终由实用性升华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可以说汉字是最能体现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民族性的一种手段,将汉字书法进行修饰运用在书籍设计中已经成为中国书籍设计的一大重要标志,而汉字本身的应用可以使得书籍的整体格调变得典雅质朴,同时还不缺乏现代感。

3.传统色彩的提取与书籍设计色彩在书籍设计中是设计师极为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设计追求外在的视觉冲击力,色彩作为视觉元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书籍设计中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书籍设计中,色彩运用得好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一本书的色彩大概就能使读者感受到这本书的性质。中国杰出的书籍设计家邱陵先生指出:“中国的书籍装帧要以含蓄淡雅取胜,以此来反映中国文化的东方气质。”中国传统色彩包括青花蓝、中国红、中国黄等最常见的颜色,中国传统的“五行五色”中的“五色”包括黑、白、红、青、黄。这些都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色彩总能让人寄托美好的情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师若能充分应用传统色彩的丰厚资源,挖掘出这些色彩背后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充分考虑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色彩应用习惯和人们的色彩心理映射,如,中国红的强烈而又不轻浮,青花蓝的清幽淡雅,都散发着强烈的民族特色。红与黄的色彩搭配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渲染出热烈的气氛,还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三、结语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整体设计;实践;创意

中图分类号:TS8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41-01

一、书籍装帧课程的学科重要性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与应用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系统地设计书籍并不断改进设计创新和设计水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此课程的鉴赏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并对书籍装帧的工艺制作与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实践教学在设计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会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把实践作为重点,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在讲授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书籍设计的基本方法、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应用、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概念书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前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设计工艺制作方面的难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国内外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浓厚的兴趣是“创意”、“创新”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设计意识、理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S,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和纸张材料市场,结合案例和市场进行讲解,用直观形象的感受,汲取不同的设计营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可以设置“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设计原理,艺术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创作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到院图书馆和本课程图书资料室阅览,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工艺和制作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现场“一对一”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搬到校内相关实训中心或印刷厂进行,在现场请印刷厂的师傅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书籍设计要通过印刷和制作的环节来完成,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通过一系列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和制作流程。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其应用面涉及印刷、电子媒体等,所以实践领域广泛。同时其效果也会直接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材料、印刷工艺、制作流程等,同时让学生与著作者沟通。通过市场调查、交流等实践环节,学生具备了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同时对出版、印刷有基本了解,增强了设计的适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辅以课外科研训练,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总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按需求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课堂讨论法,针对理论讲授和课题展开讨论,探讨设计方案,推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了解学生创作思路,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发挥个体特点形成创作差异。

四、书籍装帧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设计题目,模拟设计系列书籍一套、概念书籍一本、书籍招贴一份。可以结合部分真实的书籍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涉及到具体制作书籍的过程,明确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及构成原理,学会从原稿处理到书籍出版的编辑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我们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书籍设计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历史和现状,仔细研究实践个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德)维尔堡.发展中的书籍艺术[M]..余秉楠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毛德宝.装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丘陵.书籍装帧艺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个几千年文明艺术古国,有着更多自己优良的文化艺术文明,所以在我们的书籍设计中更能对自己国家的艺术特,点触手可及,同时也让它更好的给我们指引设计之路,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展现自己的内在气质!

中国的书籍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文字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中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在经历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正在向传统回归,正因为把握了这种时代特征,才使得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具迷人的魅力。发展自己独有的特色就须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中国发展书籍设计更需认真学习和融合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体现自己的个性与气质。

1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

任何一种文化或学科都是在传承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同样也是如此。但是,现在我们对书籍设计的继承认识是非常不够的,导致目前书籍设计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但很多从事书籍设计的人,已经理不清设计的路子该怎么走了。一所谓新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头脑,在迷茫中,自觉不自觉地倒向了完全商品化的方向。对于书籍设计来讲,这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书籍设计丢掉了传承的观念,而去模仿一些流行的东西,看起来这很省力气,能够吃饱饭。但是,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成为一种普遍,并在设计界扎根的话,终究会被读者所抛弃。

设计师们必须经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诸多设计元素的组合与编排来传达设计的某种意念,全方位的了解、学习、发展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艺术语言的继承,同时又必须掌握现代的审美趋向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实验性探索。书籍设计无疑需要带着民族文化的自尊,但也应该尊重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精神,汲取各国之长,使图书版式设计保持创新的态势,走向现代的书籍艺术世界。我国著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的《朱熹大字千字文》和《梅兰芳全传》;张守义先生的《春明外史》;王序先生的《意匠文字》;张志伟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等,像这些优秀的书籍设计经典之作,它们的创作根基就是来自传统,又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传统的而不是古板的,是时代的而不是浮华的。这样的作品是可以使读者读时悦目,品时赏心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脊梁,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2把握书箱设计创新与传统文化继承间的和谐统一

艺术设计需要追求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创新离不开对国外先进设计思想的学习与借鉴。然而盲目的抄袭,只能是简单粗放的模仿和放弃自我,只有拥有自主、民族特点的设计才能在国际设计领域获得成功和认可。现代艺术家马哈蒂尔曾在他的讲演中指出,亚洲人如果盲目地学习和模仿西方,就会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文化。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才是一个国家设计文化的生存之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艺术思想、美学原理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许多艺术理念、哲学思想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和可贵的前瞻性影响。在设计中寻求传统文化与创新借鉴的平衡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关注的间题。

与文化传承有着最密切联系的装帧艺术设计应当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应立足本民族的文化,从中寻找属于自身文化标记的设计特质,建立对传统设计文化的自信。我国传统书籍装帧文化从书籍形态到印制工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设计思想和经验是我国装帧艺术文化的灵魂。仅以装帧形态为例,在已发现的敦煌遗书中,古籍的装帧形式就有卷轴装、梵夹装、绳装册叶等多种样式,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装帧形式还有龙鳞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袍套装、线装、毛装等多种形制,每种装帧形式都各有其特点,如明末清初的学者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记录:“卷册用旧锦做囊或紫白檀做匣。匣内衬宣德小云鸯白绩。以檀末掺新棉花为胎,不但展舒发香,且能避虫”。由此可见这种纸板木胎的古代锦囊匣不仅工艺精致而且极具艺术内涵与实用价值。这些凝结了古人设计智慧的艺术构造为现代书籍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形态参考。

其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局限于简单地使用几个中国元素;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思想,也不是照搬几个外国纹样。在学习与继承中,真正的核心是文化。我国著名设计师赵健对此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对于当代的设计师来说,传承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的问题,而是借鉴西方人对现代设计原理的理解,来挖掘我们中国人原来没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完全整理好的中国的视觉遗产。”原“世界最美的书”评委、德国柏林出版社、布鲁斯帕瑞出版社制作总监雷纳特?斯蒂芬女士在评论中国书籍设计时曾说“我认为你们国家有很好的书籍设计师,并且我希望他们不要受太多的西方国家书籍影响,而要注意你们有自己的文化的书籍设计。”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才是创作优秀设计作品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