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6篇)

时间: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韩国语语音词法句法基本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目前在我国学习韩语的人日渐增多。从语言学角度看,学习外语,首先要弄清它在语音、词法和句法方面的特征。本文采取韩国语与汉语、英语等相比较的研究法,探讨韩国语在这些方面的基本特征。

1.韩国语的起源

韩国语(“Han-gul”)是韩国的官方语言,也是韩(朝鲜)民族的共同语言。这一民族有5千多年的历史,起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而,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汉字(文言文)记录自己的语言。由于文字不一致,百姓难以掌握本民族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于是,朝鲜王朝第四代的世宗大王亲自研究并领导申叔舟等一批学者创造了称为“训民正音”的文字。这是韩语的最初名称。“训民正音”的含义是指教导百姓的正确音韵。《训民正音》创建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全国广泛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虽然韩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朝鲜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原因,韩国的发展历程也是经历有谚语、反切、国文、国书等不同的名称。到了1910年,朝鲜王朝学者周时经按照“大韩帝国”中的“韩”字,将它称为“韩国语”,后来将“国”字去掉,简称为韩语。

韩语的创造原理:一是辅音仿效人发音器官的形状;二是元音以天、地、人为根本;三是音韵体系参照汉语;四是以“性理学”(指宇宙本体和人性学)为哲学基础;五是表音以一字一音为原则;六是书写以音节为单位拼写成为方块字。那么,韩语属于哪类语言?根据构词,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多式综合语。韩语属于粘着语。它将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粘连在词根或词干上形成语法形式的派生词。粘着语中的词和屈折语的词一样都具有表示词汇意义的词干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但它们彼此的结合并不紧密,附加成分似乎是粘连在词根上,所以叫“粘着语”。日语、突厥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和班图语系的语言均属于粘着语。韩语在语音、词法和句法等方面都具有独有的特征。

2.韩语语音的特征

2.1语音音素不同。

韩语语音音素共有40个,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汉语语音音素共有32个,其中元音10个、辅音22个;英语语音音素共有48个,其中元音20个、辅音28个#5#。

2.2辅音体系的三重性。

韩语辅音由平(一般)音、硬(挤喉)音和激(送气)音构成。这与英语辅音的两重性不同,如英语的/k、g/、/t、d/、/p、b/。

2.3辅音中摩擦音少。

韩语辅音中只有3个摩擦音,而英语比它多个/f、v/等。

2.4音节中首音的辅音受限制。

韩语音节分为首、中、尾三部分。例如:英语“tree”(树)有两个辅音;“strike”(打、击)有三个辅音。然而,韩语音节首音中不可以有一个以上辅音。

2.5字母读写基本一致性。

韩语是靠部首发音的语言文字,所以字母的读音和书写符号基本一致,这也与汉语和英语不同。例如:汉语“我”的读音为[wo]声调为三声;英语“I”(我)的读音为/ai/。韩民族之所以文盲少,这与字母读写符号的基本一致性密切相关。

3.韩语词法的特征

3.1韩国语词汇是由固有词、汉字词、西欧外来词及它们的混合词构成。

在韩国语词汇当中汉字词居首位。韩国国语院出版的《标准国语大词典》中共收录词汇508771。其中,固有词131931个(25.9%),汉字词297916个(58.5%),外来词23261个(4.7%),其它混合词55523个(10.9%)。

3.2固有词的派生词和合成词丰富。

在汉语中,以“赤、红、朱、丹、紫”等不同的词表示“红”的基本含义。但在韩语中,由于其辅音体系具有三重性,所以由“红”基本词派生出许多语义近似的词。

3.3在固有词中,感知词丰富。

有许多拟声和拟态的词汇,它们难以找到对应的外文词。

3.4韩语是助词,词尾发达的黏着语。

韩语助词分为主语助词和宾语助词。

3.5家族关系的词汇丰富。

例如:英语中的“aunt”,用韩语来表达的话,就可以用“大伯母,小伯母,姑母,姨母”来表示。

4.韩语句法的特征

4.1添加语十分明显。

换言之,一个语素具有一个语法功能。

例如:韩语“他们的”文字中,“他”表示第三人称;“们”表示复数;“的”表示所属。这就与英文不同,即“their”表示第三人称、复数、所属。

4.2韩语是以动词结尾的语言,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

这与汉语和英语句型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相反。例如:“我吃饭”,韩语以汉语的倒装句表达它:“我饭吃”。动词放在最后。

4.3敬语系统发达。

韩国语在口语中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辈分、上下级、年龄、性别关系,表现出严格的礼节关系。在句子中,敬语以添加语尾或助词来构成相对敬语法、主体敬语法和客体敬语法。不掌握各种等级关系就会造成失礼,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敬语法在汉语和英语中是不存在的。

4.4韩国语主要用词尾变化来表现说话者对听话者所表明的意图、方式。

如“”(读)的四种方式如下:

陈述式:.读书

疑问式:读书吗?

命令式:请读书吧。

共动式:咱们一起读书吧。

每一种式的词尾,叫做“形”。以上四种方式的词尾分别叫做“陈述形”、“疑问形”、“命令形”、“共动形”。

4.5韩语是依靠词尾来表示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

而汉语的词没有词尾变法,主要依靠词序来表示句子中各个词之间的关系,即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

例如:汉语“我去”,“人多”,这些句中的主语是“我”,“人”。但是韩国语表示主语时,必须加表示主语的助格词尾“()”。即“”(我去),“”(人多)。同样,表示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时都有一定的词尾变化。这一点与汉语大不相同。

综上所述是韩语在语音、词法和句法方面的基本表达特征。这些特征足以表明,韩语是易读、易写、易用的发达语言。这一点正被世界语言界所公认。例如,英国语言学家Sampson在《文字体系》一书中写道:“韩语是任何国家都可以使用的最科学的文字体系”“毋庸置疑,(韩语的创造)是人类的伟业之一。”又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将“训民正音”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世界上约有5千种语言。其中近20种语言被世界70%80%的人们所使用,韩语是在世界上居第13位的语言。可见,韩语在世界中的普遍性直逼汉语和英语。在此,希望通过此文章,能给更多爱好韩国语的学者们在研究韩语基本特征上能给予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国立国语院.韩国语文法[M].首尔:韩国国立国语院,2005.

[3]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朴英顺.国语文法教育论[M].首尔:朴义正社,2005.

[5]许龙等.韩国语教育学概论[M].首尔:朴义正社,2005.

[6]文教部.韩语拼写法[M].首尔:韩国文教部,1988.

[7]金振雨.第二语言习得[M].韩国文化社,2002.6.

[8]赵成文.在韩国语教育中对语法特点的研究.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小说语体;基本特征;交叉和渗透;文备众体

一、语体的概念及小说语体的界定

关于“语体”的概念,我国语言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就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及定义主要有:

林裕文:由于交际的目的、内容、范围不同,在运用民族语言时也会产生一些特点,这种特点的综合而形成的风格类型,叫做“语体”,语体不是文章体裁,也不能把语体看作特殊的独立的语言。

王德春: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不同的交际环境,就各自形成了一系列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这就是言语的功能变体——语体。

李熙宗: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目的、任务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语言特点的综合,具体表现为由词语、句式、语音手段、辞式、章法及符号、图表等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手段共同组成的特点系列。不同语体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基调。

这些定义都对语境在语言运用中的制约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其实,语体是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和信息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体是在运用全民语言时,为适应特定语境需要而形成的语言特点序列及其所具有的特定的风格基调。

同时,在谈及小说语体的特征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小说语体的归属问题。

一般我们认为,谈话语体和书卷语体是现代汉语语体的两大基本语体类型。我们首先把现代汉语体分为两类:一是适用于社会群体活动领域,具有严密规范、庄重典雅风格的书卷语体,一是适用于日常生活领域,具有平易自然、生动活泼风格的谈话语体;谈话语体和书卷语体这两大基本语体类型的内部,可再划分为种种具体的分语体来,如书卷语体划分为各自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文艺语体和实用语体。如文艺语体作为书卷语体的分语体,还有诗歌体、散文体和对白体等支语体。一般我们认为,小说属于文艺语体。

二、小说语体的基本特征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说属于文艺语体,而文艺语体又属于书卷语体或书面语体。在分析小说语体的基本特征之前,我们可以先来分析文艺语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文艺语体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我们可以对比得出文艺语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文艺语体不仅利用叠音、双声、叠韵、平仄等来追求语音的形式美,它更注重词语的选择与锤炼,即“炼字”与“炼词”,用以营造意境,深化主题。同时,在文艺语体中,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映衬、反复、设问、反问、通感、警策等各种辞格都被广泛运用。而且,在文语体中,为了表达的需要,省略句、倒装句、变式句等大量运用。以上文艺语体的基本特征也正是下位概念小说语体的基本特征。据此,小说语体的基本特征可以做如下系统分析。

1、小说语体感彩方面的特征

小说语体一般来说感彩强烈,强调主观抒情性,风格绮丽。文艺是以移情审美为目标的,其创作必然带有个人感彩。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强调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感染越深,则艺术越优秀。”每一位作者创作时的境遇和心理状态不同,所以文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或爱,或憎,或激愤,或苦闷,或欢乐,或哀伤,或悲悯,由此引发的凄者情感体验也是多种多样的。

2、小说语体词语运用方面的特征

小说语体在词语运用方面由于表达感情及追求美感的需要,所以往往讲求丰富的词语运用,比如固定语的运用,尤其是熟语的运用,比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谚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鲁迅向侄女解释为何自己鼻子又扁又平的文字:“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是一个惯用语,比喻遇到障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但作者当时是小孩子,还不懂得那么深的寓意。鲁迅的回答表面看是开玩笑,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便可理解:“四周黑洞洞”暗指当时黑暗社会,“碰壁”暗指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所受到的挫折与迫害。用设喻的方法巧妙地在话语中描述当时的时代背景,既幽默又隐晦地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个人遭遇。这表明运用对话可以使问题深入浅出,把不便表达的意思通过隐含意义表达出来。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通感意象;诗学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建构

Abstract:Synaesthesiaisalinguisticandalsoapsychologicalphenomenon.Thesynaestheticimagesresultingfromtheactionmechanismofexperienceofmingledsensationsembodytheindividualperceptionsofmatters.Also,thestudyonsynaestheticimagesthrowsaestheticandevenpoeticlightonthelanguageresearch.Inthecognitivedomain,thesynaestheticimageinvolvesthemappingofimagefromalowermodalityontoahigheronemorefrequentlythanitsinverse,themappingfromthemoreaccessiblepropertiesofthesourceimagetothelessaccessibleoneofthetargetimage.Intheaestheticdomain,thesynaestheticimage,asanovelmetaphoricalimage,providesmuchfoodforthesubject''''saestheticexperience.Meanwhile,intheliterarydomain,theimagerevealsitspoeticfunctioninnarration.Andthedeconstructionoflinguisticpatternsrelatedtosynaestheticimagesmayfacilitatetheunderstandingofsynaesthesiafrommulti-perspectives.

Keywords:synaestheticimage;poeticfunction;aestheticfunction;cognitivefunction;linguisticconstruction

在生活的经验中,人的眼、耳、鼻、舌、身诸种感官在特定的环境下往往是彼此相通的。这一点可以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得以证实。人的各种感官虽然各司其职,对各自的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经内导神经传到大脑的皮质,进入能够引起兴奋的相应区域。这种兴奋的“分化”使其他区域相对“抑制”,因而不同的区域刺激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出现个体(individual)感觉域的表现。但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间不是彼此孤立的、相互隔绝的,它们的边缘地带有许多“叠合区”,具有连接、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引起心理感觉的挪移,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幻觉,甚至是错觉。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1]之说。在语言呈现的策略上,通感是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去组配属于甲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或用乙感官域的心理表征去描写甲感官域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的表意功能将不同的官能感觉综合化,以创造新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这种艺术语言所唤起的通感意象较之一般意象更具有诗学、审美与认知的价值。有鉴于此,本文拟就通感意象的诗学、审美和认知功能及其语言的建构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探讨。

一、意象与通感意象

意象是“语言借以映衬和匹配指称(referent)的融合了主体的主观感受的情感意味的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2]。具象性与情感性是意象的显著特征。意象来源于经验,但它不同于来自经验的概念,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抽象,而是一种取象,它以具体表现一般,它凝聚着主体的心境、情绪等因素,因而是一种象和意之间的融合,是一种象征。意象成形的基础是人的心理想象,或者进一步说是文化心理想象。在文学作品中,意象是一种以语言单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意象的运用折射出修辞主体的观物能力、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独特的情感郁结方式。

意象具有多种存现形态,其一就是通感意象。通感首先是建立在生理的联觉上,进而上升到心理的联觉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建立在感觉的联觉上,建立在知觉的统觉(多维感知)上,建立在表象的综合性的基础上,而具有生理和心理联觉表现基础的通感意象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经验的筛选,渗透了特定的情感和意味。无论在文学艺术创作的活动中,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活动中,通感意象是一种塑造意境的实现手法。可见,通感意象是主体为了创造审美效果、表达心境,借用跨感官域之间的映射藉以言语呈现策略而营造的意象,是一种交感意象。

二、通感意象的功能:诗学、

审美与认知

感觉范畴中的联觉是初级的、简单的认识,带有普遍性,而修辞语言中呈现的通感意象则更复杂、更高级,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它集文学性、审美与认知于一体。言其文学性,是因为它具有诗学功能,透视出叙事的文学性。言其审美,是发话主体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湛的语言技巧,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意象,使不同感觉共同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产生丰富的感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共通感[ZW(DY]共通感是指“将个人感受事物时所享受的愉快、崇高传达给他人的必然性心理规律”。参阅林同华:《美学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ZW)]的观念、审美相似律和超时空的思维机制,接受主体就能够发挥想象力,模拟创造(发话)主体的审美定式,去审视、关照和感受通感意象,品味其真意,从而为之动容、为之生情。同时,从认知的角度看,通感意象又映现了发话主体认识客观现实、表达意念的思维方式。

[1.诗学功能

诗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艺术,其研究的范畴已超越传统的诗歌领域,涉足到整个文学领域。诗学语言的本质是语言的自指性,聚焦于自身的音响、词语、句法、修辞的审美意义。这样,在诗学的视野下考究文学语言的运用问题时,文学性就会凸显成为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定义,文学性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有关(自指性),指的是那些打破常规的变异的、反常的、前景化的表达方式。”[3]所谓的诗学功能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诗学观的一种发挥,是对诗学语言风格效用的一种认识。通感意象是变异的、陌生化的意象,是意象范畴中的非典型意象,具有标记性特征,即感觉的移借、沟通的表现特征,其诗学功能是构建前景效果。在语言结构上,通感意象能造成语言感受上的陌生感、新奇感,使语言表现具有诗学价值,让人体验到通感意象语言的多感性,语言意境的丰富性和完美性。如“青色的夜流荡在花荫如一张琴,香气是它飘散出的歌吟”(何其芳《祝福》)。视觉的“夜”、“一张琴”,动觉的“流荡”、嗅觉的“香气”和听觉的“歌吟”融合在一起,致使意象在多个感觉域间移动,由此构筑出新颖独特、无理而妙的意境。同样,下例所营造的诗学效果也跃然纸上。

(1)Herewillwesitandletthesoundsofmusic

Creepinourears:softstillnessandthenight

Becomethetouchesofsweetharmony.

(WilliamShakespeare,TheMerchantofVenice)

译文:我们就在这儿坐下来,让音乐的声音悄悄送进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和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朱生豪,译)

2.审美功能

通感意象的营造是审美的需要,它凝聚着取象的情状以及发话主体的“情”和“意”。它是发话主体从“以眼观物”发展到“以心观物”的心理产物。通感意象的潜在张力就在于人的感官体验的心理表征。发话主体对意义的传递不是靠语言线性组合律来实现,而是建构在对语言超常规组配所营造的跨感官域意象的感悟上。换言之,通感意象是从新颖的角度[CD2]跨感官域的视域[CD2]去把握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感受的相似性,来勾画、渲染取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唤起包含情感意味的拟态意象。这种意象是情感意念的外化形式,是客观“象”(实存“象”)的审美化。它可以超越其客观形质以寻求与情感的契合。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立象”可以传达情意,那“象”与一般意象不同,其美的特质体现在把相异感觉域的情感色彩赋予核心意象上,使核心意象被追加了本身不具有的特征,而新特征的追加意味着对核心意象审美空间的扩大,由此便生成了像《荷马史诗》中那样绚丽多彩的通感意象:“Likeuntocicadasthatinaforestsituponatreeandpourforththeirlily-likevoice”(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诗人把百合花的视觉意象给了知了鸣叫声的听觉意象,同时又把“pourforth”(倾泻)的动觉赋予了听觉,使蝉鸣似乎有了色泽,有了动感。

发话主体借艺术语言营造的通感意象所遵循的理据(motivation)不是理性逻辑,而是情感逻辑。情感逻辑是“以情感为内趋力,调动感知、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推动心象思维的过程,本质化与个性化的交融统一”[4]。因而通感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创造的“陌生化现象”极富新意。如长于营造通感意象的唐代诗人李贺,在其笔下的“绿”就有寒绿、凝绿、颓绿、静绿;红,有笑红、冷红;雨,有红雨、香雨;风,有酸风;光,有冷光等。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受话主体对通感意象的接受是一种意象性的审美活动。在艺术语言的刺激下,受话主体在认知域中建构起审美意象,并对其进行意象性解读和关照,将其整合、充实成一个完美意象,即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完形[ZW(DY]“格式塔”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艾伦菲尔斯在《论格式塔性质》(1890)一文中提出,经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柯勒、考夫卡发展,于1912年正式创立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是对整体的感知。格式塔心理学最主要的美学代表是阿恩海姆,他强调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并把主体所具有的完形能力纳入审美活动的研究中。[ZW)],再通过审美判断以把握通感意象底蕴的情和意。这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既要依赖于外部输入的信息(语言语境),也要依赖于解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心理图式。

在审美的过程中,由于想象与联想、共通感等心理功能的作用,通感意象开拓了受话人的情感世界,使受话人可以感觉到通感意象的表情冲力。这两者是统一的[CD2]“表情”是在通感意象的可感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因此,对通感意象的解读就是对发话主体的情感流露、价值取向的重构。

可见,通感意象一方面使发话主体“情趣意象化”,另一方面使受话主体“意象情趣化”,它架构起审美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审美的中介。例如:

(2)Softmusiclikeaperfumeandsweetlight

Goldenwithaudibleodoursexquisite

Swathemewithcerementsforeternity.

译文:[HTK]柔软的音乐声飘逸着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

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味出极精美的味道,

包裹着我让我沉寂在永恒之中。

诗人西蒙斯听了肖邦的乐曲,情感涌动,官能相通,创造了艺术语言特有的境地。乐曲优美动听,诗人仿佛有了“soft”(触觉)、“perfume”(嗅觉)、“sweet”(味觉)、“light”(视觉)、“golden”(视觉)、“odour”(味觉)、“swathe”(触觉)所包含的官能体验。诗人内心的感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音乐之美也得到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由于读者呈象能力的存在,承载着通感意象的艺术语言便能激活读者的知识草案(script)与情景模型(situationalmodel)去体验诗人情感思维的运行过程。这就是通感意象的审美功能。

3.认知功能

通感意象的呈现向我们揭示了主体认识事物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把属于乙感官域的意象特征映射到甲感官域的意象上,使甲感官域的意象染上乙感官域的意象色彩。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是隐喻的一种特殊表现。无论是从认知路径、认知原则还是从认知功能来看,通感的认知性都可以从Lakoff和Johnson[5]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中得到启发性阐释。但通感毕竟不是普通的隐喻,其源域(sourcedomain)与目标域(targetdomain)的基点是感觉,即两域均为感觉域,这种感觉域的表现意象自然不同于一般隐喻意象。例如,我们把温觉映射到听觉,就会得到像“coolthesoundofthebrook”(让小溪的叮咚声冷凝下来)这样想象突兀新颖的通感意象句。

通感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心理联想,而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之间相似性的联想。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觉域的意象中所体验到的心理美感的相似性。由于这种心理基础的存在,在特定的语境、情感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以一种感觉域的意象特征去映射另一种感觉域的意象特征的认知方式,人类凭借这种认知方式来发展、丰富和升华其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心理美感的相似性为基础、情感为逻辑的感觉域之间的映射也透视出通感智能(intelligence)(包括意象的形成和感受相似性联想的流利性)[6]。例如韩愈《听颖师弹琴》对颖师所弹的琴声的描绘:

(3)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

这两句是把视觉映射到听觉。诗人写琴声的轻快、流畅,像无根的浮云、随风飘扬的柳絮。轻快、流畅的声音是听觉感知的,而这种感知在此境中类似视觉感知的状态:像无根的浮云,飘扬的柳絮那样。于是,两种感觉域中的意象就相通了。

在通感意象中,意象特征的映射方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表现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简单向较复杂的映射。对此,Ullmann[7]从共时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得到例证:他分析的2?000个通感例句中,有80%呈向上的等级分布(hierarchicaldistribution)。他将调查中的六种感官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在通感意象的运作中,由触觉域向听觉域映射的现象最为普遍,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这是因为视觉域的语词比听觉域的语词丰富得多。据心理学的统计,正常人大脑贮藏的感觉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因此相对视觉域的心理表征而言,听觉域的心理表征更多地诉诸于其他感官域特征的补充。此外,其他感官域中自下而上的映射现象也不乏其例。

(4)Howdoestheroomstrikeyou(你对这个房间的印象如何/这个房间给你的印象如何)?

(5)Themustardishotenoughtobiteyourtongue(这辣椒辣得咬舌头)。

(6)Theviolingaveasoursound(小提琴发出酸的(刺耳的)声音)。

(7)Sheflashedasweetsmile(她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8)a.aloudshirt(花哨的衬衫);b.quietcolors(朴素的颜色)。

(9)Hisvoicewasacenserthatscatteredstrangeperfume(他的嗓音好似香炉,散发着奇异的芳香)。

上述例句中,感官域的体验特征均呈现出从低级感官形式到高级感官形式的映射。例(4)中的“strike”是从触觉映射到视觉;例(5)中的“hot”是从温觉映射到味觉,而“bite”一词则是从触觉映射到味觉;例(6)中的“sour”是从味觉映射到听觉;例(7)中的“sweet”则是从味觉映射到视觉;例(8)中的“loud”与“quiet”是从听觉映射到视觉;例(9)中的感官的心理体验特征是从嗅觉映射到听觉。

三、通感意象的语言建构

通感意象的语言呈现策略是,在情感逻辑的统摄下,突破语言规范,把隶属于不同感官域的词语组配在一起,使语法产生变格,或用一感官域的感觉去描述另一感官域的感觉,跳越了思维逻辑的常规性,使核心意象的语义兼容了相异感官域词语所特有的语义色彩或确切地称之为情感色彩,从而造成一种独具效果的“陌生化”意象。

在词语的层面上,任何一个词语都是伴随着其语义特征的存在而存在。尽管词语的语义特征存在模糊的边界,但仍具有相对的范畴稳定性。那些意义相关联的词构成一定的语义范围,即语义场(semanticfield)。这样,表示感官体验的词语依据其语义的心理表征不同可以归属为相应的感觉的语义场,例如视觉感知的色彩词就应属于视觉感的语义场。正常的语义搭配发生在同一义位汇聚下的语义关联域[CD2]语义场中。具有相同义位的词以其语义特征的相容性而能组合在一起,而不同义位的词往往存在着相斥性,这就是语言结构规约的结果,也就是语词之间构成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然而在语言的现实应用中,常规的语义组合在表达个体感受与体验时有时显得极为乏力,词作为选择的对象一下子陷入贫困之中,于是一种“陌生化”的语义组配形式就成为必要,这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在这样的修辞活动中,主体鲜活的感受得到升华,人们也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语言视野,语言本身也因此而意味隽永。通感意象生成的语言形式就是有意打破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把不同感觉语义场的语词组配在一起,造成语义结合上的“错位”,即语义特征的不相容性。从这一点上看,语义组合的“错位”是通感意象构成的灵魂。产生意义“错位”的词语类型可以分述如下。

1.名词型

多数名词可以独立唤起意象,构成名词性自足显像词。在相异感官域的超常规语义组合中,一个名词性自足显像词能把属于自身语义场的感觉特征映射到核心意象上,从而生成通感意象。例如:

(10)Themusicbreathingfromher[ZZ(Z]face[ZZ)].

面庞的美丽本是一种视觉感知,是视觉意象的心理表征,它却产生了一种音乐美妙的听觉感受,这种听觉体验在特殊的情境下映射到了视觉域的心理表征上,由此生成的陌生化意象语句写尽了“她”那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

(11)Jean''''sreallyquitea[ZZ(Z]dish[ZZ)],isn''''tshe?

美貌女子的视觉形象本诉诸视觉,却以佳肴类比,顿有嗅觉和味觉的美感,视觉通达了嗅觉和味觉。在通感意象的营造中,名词“dish”触发的嗅觉和味觉的语义特征赋予了视觉域的感知上,从而在言语的呈现上就有了“秀色可餐”的通感语句。

2.动词型

运用与核心词语分属不同感觉语义场的动词,造成语义特征的映射关系,从而构成一种陌生化意象即通感意象。例如:

(12)ThesamebrightfaceItastedinmysleep,

Smilingintheclearwell.Myheartdidleap

Throughthecooldepth...

(13)Hisnamestinks.

例(12)描写情人那张动人的脸,作者不是藉以视觉行为来表现,而是用味觉域的动词“tasted”(品尝),以味觉代替视觉,生成的意象别具一格,感彩显得更浓、更重,也更渗透着亲切感。例(13)运用了动词谓语“stinks”(发臭),使主语“name”(名声)似乎有了嗅觉域的行为意象特征。这是感官域中的感觉特征从嗅觉映射到听觉的语言呈现。

3.形容词型

形容词的运用基本涉及两种构造功能:一是充当定语,二是充当表语,两大功能依据形容词的语义分野或是描述对象的性质,或是表述对象的状态。在营造通感意象的语词范畴中,形容词是一个很活跃的词族。形容词型通感意象的成因是形容词超越其自身的感觉语义场与相异感觉语义场的词语配置在一起,造成语义结合上的“错位”,这样,形容词就把属于自身语义场的感觉色彩赋予核心词语,使其词义具有了某种超常属性。例如:

(14)Shealwaysflashedthatsweetsmile,evenwhenencounteringdifficulties.

(15)Hersweetvoicemademerelaxedattheverymoment.

(16)Hernameisfragrantwithgooddeeds.

例(14)、(15)中的修饰成分味觉“sweet”(甜蜜)分别转向视觉和听觉,使“smile”(微笑)和“voice”(声音)都有了甜蜜的特征,使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分别染上了味觉域表现的特征。例(16)以嗅觉“fragrant”(芳香的)修饰“name”,激活了嗅觉域的表现,使“名声”似乎有了芳香的特征。

4.副词型

在语义关系的构造中介入了来自不同感觉域的副词的语义特征,由此生成的通感意象也能产生奇特的意境美。例如:

(17)Itisabitterlycoldnight.

天气的冷热程度本应诉诸感觉域的副词来修饰,这里却用了味觉域的副词“bitterly”,于是寒冷似乎有了苦涩,一种奇冷的感觉也随之而生。又如E.Spencer的名句“SweetThames!Runsoftly,tillIendmysong”(Prothalamium)句中“Runsoftly”的语义超常规共现使人感到流水潺[FK(W][TPpz1,+3.4mm。3.5mm,Z][FK)],轻柔可触,视觉意象中顿生触觉的感受。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通感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手段,开拓了语言美学领域的新境,是语言美学领域的一朵奇葩。通感意象的语言营构形态可以超越语词范畴的单一类型或多级类型共现的界阈,达到较高层面的语言范畴,如句与段。文中例(3)便是一例,再引英文一例以窥一斑。

(18)Thenagaintherewasaburstofsound,andaburstofbrilliantlight,themoonhadexplodedonthewater,andwasflyingasunderinflakesofwhiteanddangerousfire.Rapidly,likewhitebirds,thefiresallbrokenroseacrossthepond,fleeinginclamorousconfusion,battlingwiththeflockofdarkwavesthatwereforcingtheirwarin.Thefurthestwavesoflight,fleeingout,seemedtobeclamouringagainsttheshoreforescape,thewavesofdarknesscameinheavily,runningundertowardsthecentre.(D.H.Lawrance,Womeninlove)

译文:[HTK]突然,又传来一阵响声,接着是一道耀眼的光亮。月亮在池面上炸开了,白炽、凶险的光焰如碎片一样四处飞溅。完全破碎了的月光像白色的小鸟迅即在池内扩展开来,沸沸扬扬地四下乱窜,与强压过来的层层黑浪搏斗着。逃窜到最远处的粼粼波光喧嚣着,似乎在和池堤喋喋不休地进行争吵,企图逃到岸上去。黑暗的浊波汹涌地压过来,朝着池中翻腾。(李建,等译)

例(18)是用一种感觉去描写另一种感觉。在对月亮的描写中,作者创造出由视觉向听觉、触觉挪移的通感意象:月亮的视觉形象得到诸如“炸开”、“喧嚣”、“争吵”等听觉形象和“沉重”(heavily)触觉形象的渲染。这例通感意象的语言表现形态使人读之联想奇妙,产生一种视之有象、闻之有声、触之有物的复合性心灵感受。

四、结语

通感意象的客观存在有着自身本质性的基础。在揭示通感本质的过程中,其内涵的丰富性获得了不断的扩展与延伸。事实上,我们已看到,在美学的范畴里,通感蕴涵着主体对取象的审美体验,即通感的审美功能,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揭示了主体对事物的一种认知方式,一种跨感官域的认知方式,而在文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则具有诗学的功能,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无论从何种角度来透视通感的内在属性,通感的表现形态是离不开语言的,借助其语言的构建模式,我们能更深入地洞察艺术语言所要表达的感觉的经验。这种经验是感觉在不同感官域中泛化的表征过程。我们也由此能更完整地认识感官联袂所营造的意象的多面特性。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64.

[2]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135.

[3]王东风.从诗学的角度看被动语态变译的功能亏损[CD2]《简•爱》中的一个案例分析[J].外国语,2007(4):50.

[4]骆小所.浅谈艺术语言和情感逻辑的关系[J].修辞学习,2001(1):31.

[5]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篇4

论文关键词:回译,思维模式,翻译实践

译者思维习惯的研究是描述翻译学的新视角,是从根本上探究翻译这一交际活动是如何完成的,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由作者内化而成的一些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是被反复灌输而来,是结构化的,持久的,生成性的以及可变型的(Thompson,1991:12)。这一定势习惯使得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同时也难免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因此,译者想要高保真地完成翻译实践,需要了解源语作者的思维模式及源语语言的结构特征。回译是普通翻译学的一个概念回译,它指的是将他人的译语文本再翻译回归源语文本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4个要素:译语文本,他人,再翻译,回归源语文本的过程(王正良,2007)[1]免费论文下载。实践证明,回译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了解译者思维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回译法有助于分析两种语言不同的结构特点及两种语言持有者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特征,从而克服翻译过程中由译者思维模式的差异引起的错译,误译等现象

1译者固有的思维结构特点

1.1母语本位思维

任何译者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从属于整个社会,种族文化系统的。译者一方面从社会,种族文化系统中吸取营养,同时也受到它的限制和束缚。刘泌庆认为:中国特定的哲学思维,语文结构,文化心理和审美态度(或倾向)使流水句这种组合的形式风格形成了日久年深的基本表现法传统”(2004:284)[3]因此,译者的母语本位思维会影响到其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如果译者不能把握源语语言的结构特征和意会源语的意境之美回译,就极有可能会出现用母语曲尽非母语文本的现象,从而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

1.2对译语读者的思维倾向

翻译过程的总目的就是以译语读者为关照对象,尽量把源语承载的信息传达给译语读者。而以读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势必让译者采用归化的方法来处理源语中的信息。从而导致源语的词,句,篇章甚至文化意象均发生较大的变化,最终可能使原作者神韵丧失殆尽,原文在译语读者中的理解错位。

1.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又称心向,是指思维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对译者来讲,是译者对熟词熟语的臆想,即望文生义,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使源语信息误传,导致误译免费论文下载。

2回译法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2.1回译的实践功能

实践证明,回译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回译的过程富有戏剧性和挑战性,能够解除传统的顺译的禁锢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回译是传统的汉译英练习的一种非常好的补充方式。同时回译,回译也是克服以上普遍存在的译者思维模式影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回译练习,学习者一方面可以对比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源语作者的思维模式特征,从而从根本上把握正确的翻译思路译出合适的译文。

2.2增强英汉对比意识

潘文国(1997)[5]认为英语中名词占优势,汉译却是动词占优势,英语中使用名词,形容词等表达的概念汉语中经常是直接使用动词;在句子结构上,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在话语组织上,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英语以形合为主,而以意合为其补充。英汉语结构上的差异远不止这些,译者应善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在汉译英过程中,译者应当通过大量的回译练习克服母语本位思维,思维定势等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回译,从而高保真地完成翻译过程。

2.3明晰译者思维差异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译者思维经历了由意合到形合,由螺旋型向直线型,由主客体混溶变为区分主客体,由形象思维变为抽象思维等等一系列的思维模式特征的转变。这些思维模式的转变正是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特征差异的体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当在掌握英汉语语言结构差异的同时,转变思维模式,克服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顺利完成翻译过程免费论文下载。回译能够帮助译者分析比较汉英译者的思维差异,并将源语文本以符合译语文本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2.4选取合适材料进行回译练习

学习者将经典汉译例重新译回英文,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对英文的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汉英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源语作者的思维特征有更深刻的体会,为译出地道的译文打好基础同时夯实英汉语的语言基本功并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在回译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源语语言特征及源语作者的思维模式特征,从而学会用更地道的语言表达词义,语法,句法,语篇回译,修辞,文体,文化等,并最终实现准确合适的翻译。

3结语

译者思维结构普遍存在其固有的一些特征,包括母语本位思维,思维定势,以读者为中心等等。回译就是对译文进行再次翻译,把自己或者别人的译文翻译回原文。通过回译练习,源语与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差异及源语作者的思维模式特征就会非常明了化,译者思维结构中固有的一些特征就会凸现出来并能够得以有效的克服,从而帮助译者顺利完成翻译任务。

文献

[1]王正良.回译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篇5

摘要:

本文从Talmy①所建构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和Slobin②提出的语言-思维关系假说出发,采用中法本族语者口述的“青蛙故事”,对其产出的运动事件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参照Slobin前期研究结果,主要在运动动词使用、背景成分描述、特定情节分段叙述和运动背景描写四个方面进行汉法对比,兼顾量化研究及质性研究,力求探寻汉法运动事件口语表达中两门语言特有的表达模式,揭示汉语和法语的语言类型学特征。

关键词:

运动事件;类型学;词汇化模式;法汉对比

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最基本的经历就是对自己身体和周围空间的理解,因此人类最初获得的是空间经验,并成为人类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和源泉。Lakoff①将这种在空间关系基础上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假设称为“SpatializationofFormHypothesis”-“形式空间化假设”。在丰富的空间经验中,运动事件当属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其基础性、广泛性、客观性引起了众多认知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在此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人员发现,面对同一客观运动事件,不同语言在语言编码表征上采用的手段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越来越集中在运动概念化和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上,探寻两者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不同语言在运动事件词汇化语言编码手段上的差异性,及其此种差异性对语者思维和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在此类研究中,影响最广泛、最著名的当属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和Slobin提出的语言-思维关系假说。本研究旨在从Talmy的理论框架出发,遵循Slobin的研究范式,探寻汉法在运动事件口语表达中呈现出来的类型学特点,分析这两种语言在运动事件类型学中的位置。

一、研究背景

Talmy认为运动事件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并将其定义为“asituationcontainingmotionandthecontinuationofstationarylocation”②。一个基本的运动事件由四个语义成分构成,分别是:运动物体–图形(Figure),运动物体的参照物–背景(Ground),物体运动遵循的轨迹–路径(Path),以及运动本身–运动(Motion)③。此外,一个运动事件还可具备其副事件(Co-event),对主事件起详述说明的作用,包括运动的方式(Manner)和运动的原因。在运动事件的所有概念成分中,路径起着核心图式和事件构架的作用,因而被Talmy94认为是整个运动事件概念成分中最核心、最基本的语义成分。他根据不同语言对于运动事件中路径概念成分的典型编码方式,将语言分为两大类:卫星框架语和动词框架语①。前者对路径的典型表达方式是通过动词的附加成分(satellite)表达,包括小品词、词缀等,主要涵盖英语、罗曼语之外的印欧语言、汉语等;而后者对路径的典型表达方式用句中主要动词表达,主要涵盖罗曼语(包括法语)、闪族语、韩语等。在卫星框架语中,英语被认为最典型,而在动词框架语中,西班牙语则最典型。英语通过run这一句中主要动词表达了运动和方式两个概念成分,而路径则由介词out表达。西班牙语与则不同,句中主要动词salio表达了运动和路径两个概念成分,而方式则由副词短语flotando这一动词附加成分表达。Talmy这一以运动事件构建为基础的两分分类法在此领域具有开创性,吸引了众多学者关注。虽然Talmy这一分类法强调以路径的典型表达方式为依据来划分语言类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语言中仍存在许多非典型表达方式,影响对语言归类的判断。许多学者就这一现象对Talmy的语言分类理论提出了补充,其中以Slobin提出的语言-思维关系假说影响最为广泛。他提出即时思维概念,认为在交际中人们的即时思维方式会受到语言编码可及性的影响。他将Talmy语言分类法中两种语言类型的典型语言英语和西班牙语进行对比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了专门针对汉语这类连动式结构语言的等义框架语言类型②。在Talmy的语言类型分类法理论框架下,众多学者对汉语类型归属一直存在争议。Talmy将汉语运动事件表达中常用的动趋式结构(例如:例句2中的“走出”)中的趋向动词“出”归为动词附加成分,因此将汉语纳入卫星框架语类型。汉语研究学者主要在动趋式结构中趋向动词的归属问题上(应属主要动词还是动词附加成分)未达成共识。戴浩一③基于汉语动趋式中第二个动词可以独立使用的现象(如:她出了门。)提出汉语首先当属动词框架语言,其次才属卫星框架语言。针对此现象,Slobin提出在汉语这种连动式语言中主要动词和附加成分是均等的两个成分,在运动事件表达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此类语言归为第三种类型即等义框架语言类型。依据Talmy的语言类型分类,法语被认为主要通过动词或动词词根表达路径语义成分的语言,如例句3和4中,动词“entrer”和“venir”同时表达了运动本身和路径两个语义成分,因此法语被归入动词框架语言。但法语中除了有诸如例3-例5中的用法外,还存在用动词词根表达方式语义成分而用词缀表达路径的形式,如例8中的动词“accourir”的词根“courir”表达了方式和运动语义成分,而路径则由词缀“ac-”表达,表示运动的目标。在Talmy的理论框架中,词缀被归入卫星成分,法语中类似例8的表达方式具有卫星框架语特征。对于法语此种分类方法的讨论和争议并没有针对汉语归类那般激烈,研究法语的学者们更多的是将Talmy对法语归类方法进行整理和补充。如Kopecka②在将法语和波兰语进行类型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虽然法语运动事件表达中存在两种语言类型表达并用的情况,我们不能片面生硬地将法语归入哪一个类型,而应将法语类型特征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法语类型特征呈现出由卫星框架语特性逐步发展为动词框架语特性的过程。目前,针对运动事件的类型学研究多针对西方语言,或西方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中西语言的此类对比研究多集中在英汉之间,罕有汉法之间的类型学对比实证研究。本研究尝试在汉法类型学对比研究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在类型学理论框架下,参照前人对比研究思路,以实证研究为方法,兼顾量化及质性分析,力求探寻汉法运动事件口语表达中两门语言特有的词汇化模式,揭示汉语和法语的语言类型学特征。

2)研究对象

汉语和法语本族成人语者各12人③(年龄为20-30岁)参加本次实验。

3)数据收集与分析

上述受试被要求阅读一本没有文字的连环画,名为«Frog,whereareyou?»④。该故事书由24张图片组成,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小狗一起寻找青蛙的故事,故事中包含大量的运动事件。实验采用一对一进行的方式,每位受试被引导者要求先逐页阅读该故事书,然后引导者针对受试提出的关键名词做出说明,以便能顺利产出语言样本。随后要求受试想象面对一位不了解该故事的第三方口头叙述该故事,受试所做的口头陈述被同步录音供后续分析。研究者将口语语料转写为文本,每组各产出12篇完整文本。并参照Berman和Slobin⑤的方法将文本划分为分句,挑选出其中描述运动事件的分句进行分析。分别统计了运动动词使用的类符数和总体分布、运动背景成分的描述分布特征、特定故事情节运动事件分段或合并叙述方式和该情节运动与物理场景静态描写的分布特征。

三、结果与讨论

1)运动动词使用情况

本研究分析的运动动词包括自动类动词(如“走”、“aller”)和致动类动词(如“扔”、“emmener”)。统计表明,汉语本族语者产出了共95类运动动词(见表1),其中32类路径动词,32类方式动词,37类原因动词①;法语本族语者共产出了69类运动动词(见表2),其中路径动词31类,方式动词14类,原因动词21类,同时表达路径和方式的动词1类,同时表达路径和原因的动词2类。两门语言就运动动词种类使用而言,差异显著。根据Slobin的英西对比结果可以发现,英语作为典型的卫星框架语言,拥有丰富种类的运动动词,尤其是方式动词;相比之下,西班牙语作为典型的动词框架语言,拥有的运动动词种类相对较少,尤其是方式动词,但是路径动词相对较丰富。这是由于卫星框架语主要在动词附加成分中表达路径,而在主要动词或词根中表达其他成分,尤其是方式。而动词框架语则主要在主要动词或者词根中表达路径,而在动词的附加成分中表达其它概念成分。参照此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汉语在使用动词种类方面呈现出卫星框架语特征,而法语却表现出动词框架语特征。此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汉语中运动事件可以使用单个的运动动词①表达(36.8%),如:爬、摇、上;但使用最频繁的是动趋式结构(63.2%),即一个副事件动词(V1)+一个或者几个趋向动词②(V2),如:跑来、跳上、走出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运动事件各概念语义成分在主要动词及其附加成分之间的分布(如表2,表3):综合这两种情况,可以发现路径语义陈分在V2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果按照Talmy的分类法将V2看作动词V1的附加陈分,汉语确实具有较明显的卫星框架语特征。而在法语中,类似中文的动趋式类的动词组合很少出现(5.8%),运动动词多单独使用(94.2%)。整体上,运动事件各概念成分表征呈现出较复杂的情况,主要动词和动词附件成分中可表征的语义成分较多,但路径成分仍主要通过主要动词表达(39.4%)。根据Talmy的分类标准,法语呈现出较强的动词框架语特征。

2)背景成分描述

Slobin在对英西对比研究中,将受试对故事的陈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带有背景成分①的描述‘Plus-ground’,一类是不带有背景成分的描述‘Minus-ground’②。其中,成人在英语故事叙述中多用‘Plus-ground’(82%),而在西班牙语故事叙述中多用‘Minus-ground’。英语中带有运动背景成分描写的语句普遍涉及2到3个成分,而在西班牙语故事叙述的语句中,同时出现2个背景成分非常罕见。经本研究统计,成人在汉法故事叙述中此两项的差异并不突出:中文‘Minus-ground’占47.8%(如例9),‘Plus-ground’占52.2%(如例10);法语中‘Minus-ground’占45.9%(如例12),‘Plus-ground’占54.1%(如例13)。但是如果进一步研究其各背景成分描写分布,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带有背景成分描写的语句中虽然主要涉及一个背景成分,但是同时存在带有2个背景成分描写的语句(如例11);相反,法语故事叙述中带有背景描写的语句至多只涉及一个背景成分(如例13)。针对此结果,参照Slobin的研究,可以表明,汉语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卫星框架语特征,而法语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动词框架语特征。(9)突然蹦出来一只鼹鼠③。(10)他爬上了高高的树干儿④。(11)于是他们就这样从屋里找到了屋外⑤。(12)Lenidtombe⑥.(译文:鸟窝掉下来。)(13)Etlàlechientombedelafenêtreaveclepoidsdubocal⑦.(译文:于是狗就戴着罐子从窗户上掉下来。)

3)特定情节分段叙述

Slobin在英西对比研究中,针对青蛙故事中的悬崖情节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其中包括对该情节中连续发生的运动事件的分段叙述分析。悬崖情节涵盖故事书中的第13页至第18页,Slobin将其详尽划分为6个叙述段:1.小鹿开始奔跑;2.小鹿奔跑着,头顶带着小男孩;3.小鹿在悬崖边停下;4.小鹿将小男孩扔了下去;5.小男孩和小狗都掉了下去;6.小男孩和小狗落到了水中。Slobin①以此为标准分析英西故事叙述中对该特定情节的分段情况,结果表明,在英语成人本族语者对该情节的叙述中,分段数量都大于3段,平均分段数为3.0。但是只有75%的西班牙语成人本族语者对该情节的分段叙述大于3段,平均分段数仅为2.1。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同样的标准分析汉法成人本族语者对该情节的分段情况(如表4、表5),结果发现,两门语言的受试对象对该情节的分段数目都较多,平均分段数分别为:汉语3.7,法语3.4,均高于Slobin研究统计中的英西平均数,这说明汉法在此方面都呈现出卫星框架语特征。但如果将汉法两者间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汉语的平均分段数高于法语,汉语的卫星框架语特征更明显,法语的卫星框架语特征相对较弱。

4)物理场景描写

Slobin在其对悬崖情节研究中还针对该情节中发生的运动事件的物理场景描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25%的西班牙语成人本族语者在叙述中对该物理场景进行了描写,而没有一位英语成人本族语者在叙述中做了此类描写。Slobin认为,背景故事叙述中的背景成分描写和运动事件物理场景描写可以让人推导出运动事件的路径。动词框架语正是运用此种方式来弥补在背景成分描写中的不足。汉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如表6、表7),两门语言的悬崖情节叙述中都较多的运用了物理场景描写(汉语中占42%,法语占25%),可见例14和例15。参照Slobin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汉法都表现出动词框架语的特征。但汉语中的物理场景描写比例比法语中的还要高,这表明汉语呈现出的动词框架语特征较强,而法语相对较弱。(14)小男孩和狗狗一起掉到了悬崖下面的水潭里面②.

四、结语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语言思维英语教学启示

1.引言

从古希腊到今天,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思维和语言特征,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得出对英语教学有益的启示。

2.思维

2.1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人们常用动脑筋来描述这一过程。心理学界通常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叶奕乾、祝蓓里,2005:164)。

间接性是指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的事物。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抽取起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一切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思维概括的结果。

2.2思维的主要凭借

思维主要凭借表象进行。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表象的功能在1岁左右出现,并逐步成为思维的主要工具(李晓文、张玲、屠蓉生,2003:177)。表象能够将思维的内容具体化,人们在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抽象思维时,人们需要借助于表象。通过表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等。表象在思维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3.语言

3.1语言的特征

思维的表达需要借助于语言,在思维过程中,人们主要借助于词和语句来反映现实世界。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思维伴随劳动和交流而产生。个人在生活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学习语言,并发展思维。

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是因为语言的特征最适合抽象思维。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任意性,创造性,结构性,位移性(胡壮麟、姜望琪,2002:5)。语言是抽象符号,每一个符号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是符号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却是任意的。语言的任意性为人们进一步的创造提供了平台。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又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语言的复杂结构能够表达各种意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语言符号可以自由地表征事物,表达和传递思想,并且可以进一步创造出新的表达。

3.2语言对思维的作用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掌握了语词之后,人能够学习和理解一些表象无法表征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思维内容通过语言得到整理和创造。原本模糊的思想,通过语言的表达而变得清晰、有条理。在交流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清晰,甚至在交流中会产生新的思想。交流、表达、反思、总结等都是整理和提升思想的重要途径。

4.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由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各自研究视角、方法和理论背景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语言决定思维,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B.L.Whorf),他师承萨丕尔(E.Sapir)关于人的认知和世界图式会受到语言的支配的观点,提出了语言相对性和语言绝对性假设。语言相对性假设认为,由于语言不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同。语言绝对性假设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通过语言,思维是由语言来决定的。沃尔夫的这两种假设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第二,思维决定语言,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与沃尔夫的观点相反,皮亚杰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从语言和思维发生的起源来看,思维起源和发生要比语言深远得多、早得多。皮亚杰是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第三,两者既相互作用,又相对独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Vygotskg)。维果斯基一方面承认思维的发展受制于语言,另一方面又觉得不能把语言和思维等同起来。他认为语言和思维好比两个圆圈,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那是语言和思维一致的地方,这可称为有言语的思维(verbal-thought),但这并不是包括所有形式的思维和所有形式的有声语言(转引肖少北、张文香)。

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我们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思维。言语的内容是思维。没有思维就不会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对思维具有重大作用。第一,语言是人们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思维载体,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必须运用语言作为主要媒介和表征。第二,语言能给思维提供更多的刺激。当物体不在眼前,或者抽象的概念等,通过语言,人们也能进行思维。第三,语言表征事物,语言本身的特点会与被表征者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接受。因此,语言的特点会影响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5.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从运用形式来看,可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内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材料,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言语编码: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外部语言是将内部语言外显化;或用口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互相转化构成了人们表达观念、感情、传递信息的四大基本要素(也称语言的四大能力):听、说、读、写。其中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听、说、读、写与思维关系密切: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吸收,也是思维对语言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过程;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也是思维将其结果转化为语言信息的过程。所以,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因为这四大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和材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应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文,张玲,屠蓉生.现代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壮麟,姜望琪.高级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