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方案 > 工作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收集6篇)

时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并动手实践,亲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统计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方法:观察法,询问法,上网查询,实验法等。

活动对象:

二年级2班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大自然的馈赠——认识各种蔬菜(分组进行)

1、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搜寻身边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称及基本形状)

2、收集各种蔬菜的图片(也可以画下来),并向有经验的老农询问其生长过程(最好是自己能从始至终观察一种蔬菜的`生长),写下观察日记或了解到的内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统计大家最喜欢的蔬菜。

1、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蔬菜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让同学们能认识更多的蔬菜,了解关于蔬菜更多的知识。

2、游戏:猜一猜出示一些蔬菜的图片或特征,让同学认一认,猜一猜。

3、统计”最喜欢吃的蔬菜”性别茄子黄瓜白菜番茄红萝卜冬瓜南瓜扁豆空心菜土豆生菜男生女生

4、上网查询:它们的营养价值(分组查询→汇报,交流)提示:要多吃蔬菜,促进健康!

实践活动:

今日我当家

1、根据蔬菜的食用方法,选择一样或几样蔬菜来烹饪一种食品(主要是拼盘等简单的菜,要在父母帮助下进行)

2、品尝并请父母指导评分

3、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烹饪经过和自己做菜的感受。

活动总结反思

1、是否积极去参与实践(观察,询问,查询)。

2、是否能积极与人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乐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学校的活动特色。

二、活动目标:

1、活动主题:实现整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整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集体与个体结合,自主与创新结合。

3、活动过程:常态规范。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要求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中有指导,课后有反思,力争每堂课都实实在在。

4、活动评价:不断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继续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成果展示为主要形式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资料:注重积累。每位任课老师要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不断更新活动网页。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习,提升活动课程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随着课改应运而生的。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充分认识开设此课程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明确此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

1、加强自身学习。期初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每位教师要善于从报刊杂志、教育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课改信息,明确活动动态,学习优秀案例,汲取成功经验,边学习边实践,不断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重视同伴互助。同年级的老师要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教师之间要经常切磋交流,形成合力。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人人要出谋划策,寻求对策,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活动内容的开发、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途径的展开等等,老师们要不断反思,不断跟进。

(二)注重整合,丰富活动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必须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多方整合,以拓展活动的实施空间。各年级在制订活动方案时,要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结合起来构想。开展活动时,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研究;启发学生从数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深入调查;与劳动技术教育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开展学习技能、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上查阅资料,网页制作等……各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重视引导,努力寻找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点。

2、与特色活动相结合。教师要用心抓住时令特色,关注校园动态,挖掘课程资源,开展主题系列研究。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进行考察、研究、体验等活动。

3、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劳动技术研究”这一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红豆”、“走进红豆杉林”、“走进香樟苗木基地”、“走进养蟹养虾场”等体验性活动。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成长。

(三)关注常态,规范活动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与实施的课程。要扎扎实实开展好活动,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从细节着眼,从实效入手,关注平时,关注问题,关注专题,关注典型,把握好活动的全过程。本学期,我校将特别关注常态下活动的开展,做到规范,有序。

1、期初,精心制订计划。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块内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结合学校的校本特色,多方整合,制订好详细、全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形成系列,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2、期中,常态实施计划。每位教师要严格按照期初计划上好每堂课。课前重准备,及时备好每节课,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课中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学生观点争鸣,组织学生分工探究,教师要全程参与,全面指导;课后重延伸,督促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开展活动,不可“放任自流”。同时,要及时记录活动点滴,设计活动方案,及时向“小能人网站”推荐优秀活动成果,积累收集相关资料上交教导处。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3、期末,全面总结活动。结合期初制订的活动计划和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六个一”的考评要求,认真反思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结合亲历活动的体会,认真撰写活动案例;及时做好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工作、资料的整理工作。学期末,每位任课老师向教导处上交一份有质量的活动资料。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会议,贯彻活动计划。

3、围绕下发材料,各班讨论活动内容,制订本学期班级活动方案。

4、综合实践年级负责教师会议,整理形成一学年研究系列。

5、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三月份:

1、抽查各年级各班开展活动的情况(主要看是否按计划进行)。

2、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准备参加区级评比。

3、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4、参加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研讨活动。

四月份:

1、更新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制作。

2、组织全体师生春游活动。

2、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五月份:

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堂展示。

2、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六月份:

1、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2、上交活动总结与案例。

3、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师生考评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吃瓜果的卫生。

2、让学生懂得吃不干净的瓜果有害健康。

教学重点:

生吃瓜果必须要洗干净。

教学难点:

生吃瓜果必须要洗干净。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你们爱吃水果吗?吃水果前洗不洗手?削不削皮?

二、探究新知

1、吃瓜果有什么好处呢?

瓜果的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有助于消化,人人都喜欢吃。

2、生吃瓜果为什么要彻底洗干净呢?

3、吃了不干净的水果有什么危害呢?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小结:

瓜果蔬菜在生长中除了需要阳光、水分外,还需要很多的粪便和农药,粪便中有很多的细菌、虫卵,很容易污染瓜果蔬菜,农药也残留在上头。另外,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也易被病菌污染。假如我们生吃这些食物时没有洗干净,很容易把细菌、虫卵及残留农药吃到肚子里,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

所以,当我们生吃这些食品时,必须要用流动水彻底洗干净,能削皮的削皮,不能削皮的'用热水烫一烫。道“病从口入”,像肠炎、痢疾、肝炎、蛔虫病等,就是嘴巴这个唯一的入口吃进去的,所以,当我们伸手去拿西红柿、黄瓜、苹果、桃子、杏、梨等瓜果时,先要问问自我“我们的手是不是彻底洗干净了?这些瓜果是不是洗干净了?”必须保证洗净手、洗净瓜果再吃。

6、吃瓜果什么时间吃有利于健康呢?

7、一次能不能吃太多呢?为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9、教师小结:

瓜果中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而瓜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应在饭后吃适量的瓜果利于食物的消化。但不可在饭前把水果当零食吃,更不可过量,以免影响正常进食。

有胃病的学生要少吃或不吃含酸性较多或带刺激性的水果,如杨梅、李子、柠檬等。经常大便干燥的学生要少吃莲子、苹果,而应多吃香蕉和梨。对因维生素C缺乏而常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或伤口不愈合的学生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鲜枣、山楂、柑、柠檬、草莓等。天气炎热可吃西瓜、黄瓜解署。

三、巩固练习

1、吃水果时要注意什么?

2、吃水果前你是怎样做的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篇4

一、实验研究目标

三年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围绕“美化校园”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绿化。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理解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关系,培养对自然的关怀和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独立于周围生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实验研究内容

(一)课程的特点

1、通过“校园绿化”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情感、能力、认知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校内外设置绿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从事各种调查活动,实现校内外紧密融合,强调语文、数学、自然、艺术、劳动的渗透与融合。

运用调查、研究、观察、积累等多种方法和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实际种植、规划设计等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体验,培养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开展有计划、有效果的实践活动。

3、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感受生活,在各种主题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学期“校园绿化”的综合实践分为三个方面:

1、专题研究:本学期开展了两次专题研究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实践,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校园绿化研究课题。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去花圃进行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小组合作。

2、操作实践:

春天来了,调查适合野外种植的花木,买花种在学校、户外、花坛,定期养护。

2、学生们相互配合,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为绿地设计花园,选择一两套较好的花园设计图纸,根据图纸现场种植花园。

3、植树节前后组织一次植树活动。

4、在合作小组或班级之间开展盆花种植比赛。

5、对市场上的热销花木进行调查,对热销花木的名称、原因、养护方法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三)课程实施

1、课时:

周二安排在周四下午的第一和第二节课。

2、类别类型:

(1)方案设计型——学生在学习简单的园艺知识和艺术图案知识后,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花坛设计和校园绿化总体规划设计,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民主交流。

(2)知识普及——鼓励学生上网,从图书馆学习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并关注学生自主建构和应用知识普及的意义。

(3)实践活动型——组织参观,实操种植花草,开展园林养护等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体验、感悟和探究。

(4)研讨班——举办校园绿化专题研讨班,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在自主或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民主的讨论。

(5)成果——交流——不仅是物化成果的交流,也是失败过程中成功经验教训的交流。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成功过程的经验和失败过程的教训是比综合实践活动后的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6)论文答辩式——要鼓励学生组成“专家组”,对学生撰写的专题研究论文进行提问和答辩,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思维能力和自信心是让学生体验“防御”过程的最终目的。

3、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研究组,校长为实验研究组组长。

三年级班主任和综合实践老师,自然、劳动、音乐、美术、科技、体育为项目组成员。

4、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个部分: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重点是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水平。评价标准应为“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校园绿化”综合实践中的`各项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即以学生现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突出学习过程的意识、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思维和方法。

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应用评价方法的前提是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和“咨询讨论评价”等方法。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的活动是令人满意的还是需要改进的。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让学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与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验和进步的喜悦。文件封面中收集的数据如下:

(1)学生成绩:标本、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图纸、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等。

(2)获奖证书:

(3)各种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重新学习不满意的其他评价,直到得到满意的其他评价。教师评价应由学校管理和学生评价两部分组成。

实施实验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1、一月,九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花卉种植基地。

老师有一节关于花坛设计的课。

做好组织工作。

2、十月

学生花坛设计图。

学生们种植盆栽花卉。

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优秀园林设计图的评价。

开展花卉种植比赛。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题目。

在学生中开展教师评价。

3、十一月

设计研究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学习。

写一份研究报告。

室内种植和定期养护。

在学生中开展教师评价。

4、四月,十二月

植物知识测验。

花卉市场热销花木调查(热销花木名称、热销原因及养护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确立一个研究课题。

做好两个活动的组织工作。

在学生中开展教师评价。

5、五月,一月

在导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综合性实践研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

整理材料袋,做好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篇5

一、主体的产生

本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即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情感目标(快乐教育),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前的准备很重要,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有关环保资料的准备和对学生小组活动的指导,只有谁备好这一切,才能成功。因此,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功夫。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环境之美。随即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形成一种反差,从而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然后请出活动小组讨论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师是参与者,适时得当参与其中,点拨指导。这样做既重视儿童的认知心理及认知特点,又符合教学规律,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的教学。在活动中让学生做自由组合,团结协作、展示自我等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的环保问题,还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同时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快乐。活动中,把一切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汇报,学生当评委、学生出点子这一环节的设计经历知识获得过程,经历深思熟虑的思维形成过程,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重新撞击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去获取新知,体验运用知识的快乐。学生能在活动中交流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充分地体验到爱护环境的快乐。

本课教学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切合实际,易操作)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自由组合小组,选出组长,分配任务)

3、制订活动计划。(收集资料,拍摄照片,调查采访、问卷)

4、展示活动成果。(手抄报、三字半、书法、宣传标语、摄影等)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环保知识。

2、训练目标:通过采访、拍摄、书法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

1、课件(有关环境污染和优美的风景图片等。)

2、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录音《上学歌》录音等

四、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地球妈妈的美。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配《上学歌》录音

2、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蔚蓝色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欢快地上学,他们多幸福呀,这一切都得感谢地球妈妈。(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直观、生动的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光片并配上轻快的歌,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动物、植物之美,生活的幸福,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情也生了。同时,我还让他们跟随音乐哼哼唱唱,充分放松学生的身心,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为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的谋私利,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些画面。

(二)导语引入,激起对环境污染的恨意。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并配上只有一个地球录音

2、师描述:河流干枯,荒芜土地,垃级成堆,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破碎的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离开地球我们别无所去,我们怎能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不管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在课上,我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世界当前有关环境的信息一图片,让他们观看,并听录音激起他们对所关注的环保问题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促进参与品质的形成。)

(三)组织活动。

(根据小学生爱表现,喜欢各种文娱活动的特点,在课前,我就让他们事先自由组合小组—信息组、采访组、摄影组、问卷组;编写环保小报、制作环保宣传牌、拍照等节目,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演,既对教学内容作了补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学的高潮。师生在欣赏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升华。)

1、确立四个自由组合的环保行动小组:

a.信息组b.采访组c.摄影d.问卷组。

2、准备活动:

a.信息组(小组讨论准备怎样收集资料。)-------师:适时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任务。(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

b.采访组(小组讨论怎样去进行采访的方式。)——师:采访时遇到困难该怎么做?怎么解决?

c.摄影组(小组讨论准备拍摄哪些照片。)——师:一定要是感受深刻的,触目惊心的,有代表性的照片。

d.问卷组(小组讨论出问卷内容。)——师:调查的人群要有针对性,要注意态度和方式。

3、师小结: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亲爱的妈妈。但当前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让我们为环保出出金点子吧!

4、布置任务:a.写建议书b.写信发宣传单c.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d.出手抄报e.写书法f.表演g.摄影展h.制作警告牌i.发明资源循环使用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课下调查、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会给垃圾分类,了解垃圾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统计、计算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环保的意识。

3、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课前调查搜集生活垃圾的名称、种类、用途,家庭中一周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多少?

2、让学生课前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

3、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废旧的垃圾物品。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实践活动课。课前让你们调查、搜集了生活垃圾的名称、种类、用途,家庭中一周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多少?

2、老师在上课前做了统计,课件展示内容如下:

3、废旧电池

4、过期药品

5、废塑料

6、废金属

7、剩饭

8、废易拉罐

9、废纸

10、废玻璃

11、果皮、菜皮

12、废油漆??

13、让学生根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分一分?填在统计表中。

14、学生借助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后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可回收垃圾比较多。紧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调查数据:

平均每人每天产生200克到250克垃圾,全球约60亿人共有10亿到15亿千克的垃圾。但至少有亿千克以上的垃圾被回收。比尔盖茨说:“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即,废弃物,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揭示课题:变废为宝

二、探究新知

1、

(1)教师借助夏天同学们喝饮料比较多引出夏天可回收垃圾饮料瓶比较多,出示回收饮料瓶的数学题:

一个学生一天回收2个饮料瓶,这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多少个饮料瓶?

9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多少个饮料瓶?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回收饮料瓶的重要性。

(3)教师引出这只是9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的饮料瓶数量。那么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生呢?由于三年级同学年龄小不会计算大的数据,但是让他们感悟到回收的饮料瓶很多很多。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4)课件展示: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吨二级原料。学生感悟到废饮料瓶是一种资源。

2、

(1)教师借助学生天天做作业,引出回收废纸的题目:一位同学一个月回收2千克的废纸,我们临城实验小学三年级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45名学生,三年级一个月能回收多少千克的废纸?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生板演。

(2)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回收废纸的重要性。

(3)教师引出这只是我们临城实验小学三年级一个月能回收废纸的数量。那么一所学校、全区、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校呢?由于三年级同学年龄小不会计算大的数据,但是让他们感悟到回收的废纸很多很多,再次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4)课件展示: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千克,大约可以少砍2棵大树,所以同学们保护环境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

3、同学们了解了塑料饮料瓶可获得二级原料,废纸能生产再生纸,少砍大树、节约资源,你还知道生活中这些可回收垃圾有何用途吗?学生交流探讨得出结论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经过简单改造后变成美丽的装饰品、科技小制作。还有的回收后再利用?

学生再次重温比尔盖茨的话语:“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即,废弃物,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

三、巩固拓展:

欣赏图片感受废物利用的价值,激起学生废物利用创造的热情。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感悟、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出示: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垃圾回收、举手之劳、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

变废为宝

1、有害垃圾

2、可回收垃圾

3、厨余垃圾

学生板演:2×30×92×5×45﹦60×9﹦10×45﹦540(个)﹦4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