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学生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精选4篇)

时间: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

围绕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就需要做到:一是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像雷锋那样,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转化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认同和追求;二是要像雷锋学习毛泽东思想那样,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三是要像雷锋那样,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防止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面前迷失方向。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围绕树立共同理想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就需要做到:一是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引导人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二是要像雷锋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三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脚踏实地,发奋学习,增长才干,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四是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始终能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着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强大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民族精神的彰显,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围绕形成强大精神动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就需要做到:一是学习雷锋甘当“螺丝钉”的敬业精神,像雷锋那样“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二是学习雷锋的创新精神,像雷锋那样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创造工作新业绩。三是要像雷锋那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鲜明的道德标尺,形成基本道德规范。

围绕着形成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就需要做到:一是学习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二是以雷锋为道德楷模,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雷锋精神更深刻地融入民族血脉;三是学习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自觉到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砥砺品行,自觉到基层岗位上接受锻炼、成长成才;四是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五是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毛概论文:《法治社会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篇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民革江北区委的指导下,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研读和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体会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我们参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事业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炙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进步性,保持广泛性,增强创造性,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崭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当前,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还是社会的主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现象诸如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也在不断地冲击、挑战着人们。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和谐的文化范围。和谐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一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一个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从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建设奉献终身。

三、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我们民主党派人士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们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使我们更好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贯穿到民革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努力学习,提升素质。

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审计工作荣辱观。在审计工作中,树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为荣,营私舞弊、包庇违法乱纪为耻;遵守审计纪律、廉政纪律为荣,违反审计纪律、廉政纪律为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为荣,损害国家利用和安全为耻,积极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其次,要扎实学习审计、财政、金融、法律等业务知识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既要坚持向“书本”学,不断补充新的审计专业知识,又要坚持向“实践”学,让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在审计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方针为途径,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坚持说实话、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在审计工作中深刻认识用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作为判断审计发展的标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解除难题、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既能坚持“沿着老路攀高点”,不断加强业务工作,又能坚持“开辟新路创亮点”,从创新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方法、创新审计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彻到审计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审计的视角关注民生并致力于改善民生;就是要在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探索规律性上下功夫,推动审计科学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审计的基本工作方针,也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服务大局、服务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政府对审计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审计工作要做到服务发展大局,应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 篇3

三、为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与兴旺繁荣提供坚固的思想纽带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共同携手,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空间,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共同的利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共辱共荣,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们从历史正反面的经验教训中深深懂得:团结是国家富强之本,是民族振兴之本。任何时候都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团结,维护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已深深地印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繁荣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为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与兴旺繁荣提供坚固的思想纽带,可以把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凝聚人心,振奋人心,使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共创大业。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团结协作,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群众的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极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旗帜鲜明、极具针对性地昭示了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践行的价值观,对在全党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操守,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客观的价值事实或价值关系在人们的主体观念种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种能动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传授给群众,并使群众将之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对全社会各个层次的发动,使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升华, 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操发生整体性, 前进性飞跃,达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动作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1-23、

[2]李亚彬。高扬旗帜统一意志凝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7-03-01、

[3]赵存生。熔铸和谐中国之魂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07-04-06、

[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N]、人民日报,-10-31、

[5]钟青林,张国斌。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问题[J]、理论界,(1):64-65、

[6]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一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12-20、第01版。

[7]胡雪城。文明创建要始终坚持群众性原则[J]、学习月刊,2006(9):118、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 篇4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优良品德、全面发展德智体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开展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活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把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利用多种载体和形式,深入进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知、认同。

1、全面推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和要求教师广泛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培育大学生勤学报国之志,增强开拓创新之能,构建立业为民之基,使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断入脑入心。

2、深入开展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活动。在全省高校师生中开展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普及活动,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内宣传栏等多种载体,通过开设专页、专版、专栏,大力宣传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引导师生提高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3、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铸就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深入扎实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领个人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与社会共同理想相统一,大力倡导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筑牢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三、推动大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在广泛宣传〔〕普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始终坚持以校本德育为主导、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主题班会为手段、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典型宣传为抓手、以服务学生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1、营造良好氛围。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利用开展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载体,促进大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及时树立一批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宣传和表彰他们模范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学生在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为推动大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

2、建立有效机制。各高校应根据实际,建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学校教学、宣传、共青团、学生会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工作局面。建立有助于大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考核方式方法,把大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考试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既要考核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又要考查平时的德才表现。

3、加强组织领导。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高校党委班子应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党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部署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及时解决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真做好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和讲评,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有助于大学生成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光辉的旗帜,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作为本课的结束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学生成才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工程”,可以确保发展方向、体现本质要求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等。核心价值体系隶属于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判定一个国家的性质,不仅要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且要看它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彰显一个国家的性质,而且主导着它的发展方向。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思想引导行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宰着他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信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成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有了这个“魂”,我们就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为了谁,服务谁,这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质的根本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的伟大事业,它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共产党人宗旨的深刻把握,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的深刻揭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思想资源、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蕴含着人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价值观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历史和现实表明,如果没有共同价值观,一个国家、民族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就没有凝聚力。党的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把它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作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千秋基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打牢思想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面临着许多已知、未知的风险和考验。这就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凝聚社会共识、打牢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肩负着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重任,发挥着打地基、立支柱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工程”。

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的一个基本现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基本状况。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强大凝聚力,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会面临各种情况和问题,特别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质疑和不同声音纷纷扰扰。这就要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按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在多样中立主导,在差异中谋共识,提升社会思想意识的有序化、健康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最根本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只有高举这一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当前,凝聚社会共识,就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工程”,可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造活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动力。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强大的力量支撑和动力支持,需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坚持不懈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昨天,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今天和明天,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就能激发中华儿女振兴中华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特别是在理论创新方面,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可以说,正是在改革创新精神激励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当前,我们党面临的首要危险就是精神懈怠,而精神懈怠就源于理想信念的缺失。理想信念是“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始终是共产党人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工程”,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它坚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作为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何为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建成的标志是什么?文化强国的建成,不仅是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重要、更根本的是看这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国民的精神状态,是看这个国家、民族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否有向心力、凝聚力,是否具有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活力,是否具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环境;看这个国家的国民是否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文明素质,是否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等、包容、开放的社会心态。换言之,关键是看这个国家、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水平。核心价值体系强,则国家、民族就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化强国。现实中,一些国家大而不强,缺乏持续的发展后劲,与核心价值观、凝聚力的弱化有直接关系。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争夺发展的制高点、道义的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文化的竞争,根本上是不同价值体系的竞争;一个国家、民族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染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战略,核心价值观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想在不同价值观、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大力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鲜明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真正强盛起来。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果人民群众没有幸福感,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精神懈怠,民心涣散,就不能说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更不能说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