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整理7篇)

时间: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操作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查资料,知道汉字的由来,并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特有的美。

应会:通过比较与设计,把字与绘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起来,达到美观、新颖、有趣的目的。

隐性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

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还没下班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

(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

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

(写拼音)

那你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

(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新授:

a:看画猜字

(象形文字是现代各种文字产生之前古代人类用于记录和交流的图形符号,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化而来的。板书:象形文字)

(这个米字的原始形式就是画了九粒谷子,它后来演化为,最后定型为米,表示稻子种在田里,被田埂分成四部分。

b:欣赏象形文字

1、先让学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作(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可再让大家猜字)主要让学生边猜边欣赏边总结,这些象形字是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来设计的`。板书:“抓主要特征”。

2、再请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和老师准备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月、木、林、鱼、水等象形文字的写法以及和现代汉字的区别,以及大概了解这些文字的演化轨迹。

三、学生作业,师辅导:

作业:

(要求用象形文字的造型方法来设计,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

我可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试着设计其中的一个字。

(云目手人足口川石燕)

四、讲评,欣赏学生作业:

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1、欣赏学生作业。

2、学生自评、教师讲评。

五、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可从书本上,网上多找一些关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及古代书法方面的资料。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昆虫不同的特点画出不同昆虫的作品。

2、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到入新课

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

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习性。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绘画作品)。请学生看是怎样表现昆虫的特征的。

5、出示作品,看看画家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表现

1、教师演示画出昆虫。一边画一边讲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所画昆虫的特征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评价: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剪出,贴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意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切割移位的方法,感受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移位作品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进行切割。

教学难点:

进行有序的排列。

教学过程:

1.欣赏:

2.发现:这样的作品会产生变形的`效果。

3.动手切割要点:

4.重新组合要点:

5.布置作业:根据自己所带的图片经过切割后再重组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教学活动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将表现性绘画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教学中我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学习。

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同学,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示手法,使同学对由于底面不平而发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同学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同学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外表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同学衣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同学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同学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让同学用自身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和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同学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发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布置(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丰满,从而发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同学评价作品,小结。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发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2、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3、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冰川与晚霞》

2、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展出示学习目标。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1、提问:如何绘制《冰川与晚霞》?

2、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展示教师作品

2、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1、组织学生讨论

2、归纳小结

3、欣赏电视中的作品评析作品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第二节

一、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放映录像)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粘贴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3、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

(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

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请看作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七、学生绘画开始

展示作业,讲评

教学反思:学生在调色技法上掌握不够。不是太干就是太稀讲课时应也要侧重讲一讲。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和工具资料和线的关系,充沛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示力。

教学重点:

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

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

各种绳子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线条,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又可描绘它们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示作者的风格和情绪。有的线短促而激烈,有的线条舒展而柔美,有的线条粗犷而有力,有的线条轻柔而恬静……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给人的感觉不同,我们来试验一下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变化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欣赏

欣赏书中的例图,了解线条的.变化和特色,(木炭笔线条松软,深浅明显且层次丰富,柔软的毛笔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钢笔画的线条钢劲有力,富有弹性,但深浅和粗细变化不大;铅笔也可以画出变化无常的美丽线条,非常丰富的层次,因此可以细腻刻画对象……)

2、线条不只可以表示不同的对象,还可以表示自身的情绪,体现个人的性格特征。

3、线条还可以表示质感,粗糙的、细腻的、光滑的等质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示。

4、用线条去表示对象时,需要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

5、用流畅的线条画速写,可以表示运动着的对象。

三、同学作业

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一个形象,可以使用各种笔来完成,在作画过程中体验线条的变化。

四、课后拓展

1、收拾与整理,坚持室内清洁卫生。

2、还可以用摆拼的方法完成线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