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范例(3篇)

时间:

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范文

5月14日,中国动画杰出贡献者、著名动画教育家、中国动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张松林先生追悼会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北京追忆座谈会同时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学会、吉林动画学院等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同仁为张松林先生送行,深切缅怀他为中国动画事业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国际动画协会会长NelsonShin、国际动画协会副会长DeannaMorse、国际动画协会前副会长DavidEhrlich、国际动画协会日本分会会长木下小叶子等国际友人纷纷发来唁电,中国动画学会、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动画学院、央视动画有限公司、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业界人士纷纷发表唁电,寄托哀悼,共同缅怀张松林先生。中国动画学会在唁电中表示:张松林先生将一生心血倾注于中国动画事业,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动画事业贡献了全部力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不幸病逝是中国动画行业的一大损失,他为动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生平

张松林,1932年出生,上海金山人,是我国著名的美术电影编导,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动画学会名誉会长,吉林动画学院名誉院长。先后执导动画片《谁的本领大》(兼编剧)、《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并作有美术片电影剧本《美妙的颜色》(集体创作、执笔)、《半夜鸡叫》(与虞和静合作改编)、《奇异的蒙古马》《怪老头》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外合拍的26集动画片《熊猫京京》中担任总编辑兼编剧,并在中央电视台出品的52集动画片《太阳之子》中担任剧本策划和艺术总监,在北京电视台出品的26集动画片《京儿娃和兔儿爷》中担任艺术总监,在央视摄制的52集动画片《西游记》中担任策划兼剧本统筹。前三部动画片均获得第四届全国少儿电视“金童奖”,《西游记》获得2000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最佳美术片奖。

张松林曾担任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十六届“金鹰奖”和少儿电视“金童奖”评委,“首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2001韩国富川国际动画节”国际评委,以及“第二届杭州国际动漫节”评委会总顾问等。1982年与2004年先后率中国动画代表团出席萨格勒布与韩国汉城的国际动画节。

张松林中学毕业后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于1950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从此踏入了美术电影大门。年仅18岁的他从后学起,循序渐进,先后参与了十多部动画片的绘制。

1960年他到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担任动画系副主任兼专业教师,全心参与国内大学专科动画教育的首次创办,带领学生执导制作了动画片《谁的本领大》和《没头脑和不高兴》。1963年因该校停办,又调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与人合作改编的木偶片《半夜鸡叫》,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创作评奖大会上荣获二等奖。

1977年后他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编辑室主任。他还先后发表了《创造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美术电影》《美术电影艺术规律的探索》《美术电影要走民族化的道路》《美术电影创作初探》等文章。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当代中国》电影卷、《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年鉴》等辞书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1985年,张松林参与创立中国动画学会,并长期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期以来,一直致力推动中国动画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7年,75岁高龄的张松林卸任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职务,获任学会名誉会长。此后,他仍不辞劳苦,继续为中国动画产业和动画教育的发展奔波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本报综合整理)

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张松林同志。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动画学会名誉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原吉林动画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文学编辑张松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十四时四十五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八十岁。

张松林同志是中国动画杰出贡献者,毕生为我国的动画事业鞠躬尽瘁。他于1932年6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自小热爱绘画艺术。1950年以优异成绩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毕业,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工作,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发展、辉煌各阶段的实践者和见证人。1954年,他首次在动画片《好朋友》中担任原画设计,后又联合执导了《蜜蜂与蚯蚓》、《小燕子》等影片;1961年,他独立执导了动画片《谁的本领大》;1962年,他成功导演了代表作《没头脑和不高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至今仍堪称反映现实题材的精品佳作。他还先后担任木偶片《半夜鸡叫》、《小八路》的编剧,大型动画系列片《西游记》总编剧等。他一生共参与200多部(集)动画片的创作,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种奖项。

张松林同志不仅在动画创作上颇有建树,在动画理论研究和探索上贡献也很突出。他曾发表《美术电影艺术规律的探索》、《中国动画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前景》、《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等论文、专著40余篇(部),并积极投身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当代中国》电影卷、《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年鉴》等辞书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张松林还先后在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十六届“金鹰奖”和少儿电视“金童奖”、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等部级重大赛事中担任评委。

张松林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动画教育家,对中国动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他就全身心地投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的建设,并担任副主任,培养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动画人才,如今这批学生多已成为我国动画界的大师级人物。上世纪80年代,他深感中国动画的后继乏人,为顺应时代要求,他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各地动画教育的发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设立动画专业,加快动画人才培养,先后为全国动画公司、院校输送了一批批动画专业骨干,如今他们也都成为各个岗位的中坚力量。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为动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张松林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孱弱,还依然活跃在第一线,积极推进高校动画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在担任吉林动画学院院长期间,大力推进动画教育改革,积极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艺术人才。张松林老师毕生为动画教育人才的培养、梯队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松林同志是中国动画学会创始人之一,早在1985年,为了联合全国动画业界,加强专业研究,扩大对外交流,他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批老艺术家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动画学会,并先后担任秘书长、副会长、名誉会长等职。为了推进全国动画发展,他呕心沥血,南北奔波,谏言献策,赢得了政府和动漫界的信任和尊重。他还致力和国际动画行业协会的广泛合作与交流,把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运用于中国动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动画学会逐步成为全国动画人的温馨之家,并在推进动画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松林非常关心国产动画片的创作,不辞辛劳、倾力扶持各地动画公司的项目制作,先后在大型动画系列片《熊猫京京》、《太阳之子》、《京儿娃和兔儿爷》、《三毛流浪记》等作品中担任总顾问、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工作,在他言传身教的帮助下,一些中小动画公司迅速成长和发展壮大。

张松林同志一生淡泊名利,为人谦和,品格高尚,处世低调、无私奉献,古稀之年还乐于创新,不断进取,无愧为后人之楷模。在弥留之际,心里仍然牵挂着他钟爱一生的动画,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就这样,张松林同志走了,带着对事业的眷恋和不舍,留下的却是对中国动画的美好希望。

张松林同志永远告别了他毕生奋斗的中国动画,告别了他所挚爱的家人、亲朋、同事和好友。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好长辈、好同事、好朋友而扼腕痛惜!我们将永远怀念张松林老师,他的高尚品格与精神将常驻人间,时时照亮后来者!

安息吧,张松林老师!(张松林治丧委员会)

艺术作品

《好朋友》(1954)原画

《野外的遭遇》(1955)动画

《壁画里的故事》(1959)动画设计

《蜜蜂与蚯蚓》(1959)动画设计

《谁的本领大》(1961)编剧、指导老师

《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导演

《半夜鸡叫》(1964)编剧

《小八路》(1973)改编(执笔)

《阿龙与利利》(1989)编剧

《奇异的蒙古马》(1989)改编

《自作自受》(1991)编导

《太阳之子》(1992)剧本统筹、编剧

《熊猫京京》(1996)编剧、总编辑

《西游记》(1997)策划、剧本统筹

《三毛流浪记》(2006)艺术顾问

声音

“提高质量是我们增强竞争能力的首要问题,不论从专家还是从观众的反映来看,国产动画片的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特别当我们着眼于努力发展动画片产量的时候,容易忽视质量。如果不注意提高作品质量,那我们在国际竞争面前,将会失去优势。提高质量,首先应重视前期创作的剧本和造型。作为一部动画片,如果在文学和美术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上达不到应有水平,那就很难进入国际市场。”

——十二年前,当中国动画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分钟时,张松林先生谈动画行业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几个突出问题。

“我们在发展动画片的同时,应当重视作为三位一体的电子游戏动画和网络动画的开发。目前我们国内企业在这两个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希望有识之士,能在这两个姐妹行业中大显身手。”

——2001年,国产游戏业尚在谷底、网络动画方兴未艾之时,张松林先生在一次会议上呼吁动画的多样化发展。

“今天我国的动画业虽然还不够兴旺发达,还有不少遗憾。这也正好说明我们动画产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正等待大家去开发。”

——张松林先生在一次采访中笑谈中国动画面临的困难。

“制定公正合理的动画片播出价格标准,来解决目前动画片播出费既无标准又价位过低的不正常状态。这个问题从1998年北京年会提出到现在,已经许多年了,始终没有能解决。它影响制片机构的利益和投资者的信心,那么如何解决,建议:第一,可以以制片成本和节目播出时段的广告收入这两个数据为参照,平衡双方利益,找出一个合理的平均价位。第二,根据片子的质量好坏,分成三等,并以收视率来确定等级。第三,电视台也应该根据地区差异,分成甲、乙、丙三类不同标准,这样是公正合理的。总之,大家共同商讨,努力解决这个多年的悬案。”

——张松林先生在2003年的一次学会报告上向相关部门领导提出的建议。

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临清贡砖烧制技艺;文化象征;造物思想;意义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是一项中国临清一带古老的汉族手工技艺。贡砖的烧造最早始于明永乐初期,这种烧制技艺是山东临清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的独特经验。明初到清末,京城北京大量的营建宫殿、钟鼓楼、城墙和帝王寝陵都是靠临清贡砖来营建的。在北京城,首先是故宫和十三陵,其次还有日坛、天坛、国子监、地坛、月坛,各城门楼、文庙、清东陵和清西陵,到处都有带着“临清”印记的贡砖。据文献资料显示,北京修建皇城所用的贡砖,绝大多数都来自临清烧制。

一与贡砖烧制相关的寺庙和信仰

临清运河两岸曾经存在很多寺庙道观,这些寺庙道观既是僧徒教民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又是临清各行各业的工匠们祭祀祈愿的地方,它们构成了临清工匠们的信仰空间。工匠们信仰这些寺庙中的神抵,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神抵能为他们祛祸赐福,能够满足他们某种精神的或物质的要求。工匠们在精神上依靠这些寺庙中的神灵,这些寺庙也确实给工匠们提供了精神生活的空间。

在临清贡砖烧制工匠信仰空间中,与运河水运和商业经营活动相关的水神信仰、商业神信仰最为普遍。祭祀水神的金龙四大土庙和天妃庙等寺庙数量多,香火旺盛;祭祀窑神和财神的关帝庙、财神庙等则是众多窑户们顶礼膜拜的场所。

关公财神信仰,在景永祥窑厂办公室内东南角供奉一座太上财神像,奉祀的是武财神关羽。关羽为三国时期人物,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从不为金银财宝所动。后世尊其为“武土”、“武圣人”,被神化为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具有“全能”法力的神抵。因其忠诚、信义和公正的品德,符合商业道德和诚信原则的要求,烧窑的窑户们也都希望对于贡砖的银两交往能够以诚信为宗旨,公平买卖,不欺诈窑户。商人之间也需要诚信原则进行交易,所以关公化身成为商贾和工匠们共同信奉的公正不阿的保护神。

二临清贡砖的行业谚语和俗语

“肚大窑门宽,必定出好砖”,是指贡砖砖窑形状大小以容纳砖的数量为宜,其罐状形胎,土窑的肚子要大,窑门更大,这样烧出的砖,颜色好看,碰墙放出铜音经久耐用,然而将制作好的土砖坯装入窑内,作窑的方法顺序,多人往窑内运砖坯,老师装窑。

“饺子配酒,越喝越有”。这句话是贡砖砖窑窑工自我安慰的。发薪以后,窑工们就会买半斤带汤的饺子,买半茶杯老白干酒,配上饺子往板凳上一坐和熟人边聊边喝,自我陶醉。一般都是几个人去小酒馆,也是各喝各的。过去的小酒馆里,一般配有猪头肉、豆腐干、花生米三样菜,就这样窑工们喝酒也买不起菜肴,或是只买一样下酒菜。

“三分做工,七分烧工”。在贡砖烧制生产工艺中,三分是做工、七分是烧工。匠人称烧窑行业是“火中求财”,这就奠定了烧工在整个贡砖烧制过程中的地位。为了掌握火的温度准确性,窑工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火候,为了使产品的成品率提高,加大烧工和匠人的责任心,窑主往往采用以出窑的成品率实行分货制和工钱分配。

三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体现的造物思想和文化意义

第一,材尽其用。

手工造物活动必须根据材料的特性来进行,随着物品用途的不同,采用的材料也不会相同,材料是造物的基础。可以说,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周边独特的水土环境资源成就了临清贡砖优良的原材料,优质的“莲花土”和充足的水源。

第二,惜物用物。

中国先民的手工造物思想同爱物惜物的传统一样,带有比较真挚的感彩。“惜物用物”是指广大手工艺人在对物的使用过程中,珍惜物的使用,以延长物的使用寿命,或者拓展物的功能用途,或充分利用当地环保材料做到可持续发展。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的窑匠们在对烧砖的过程中同样表现出对物勤俭节约的美德。自古以来,烧砖取土造成的土坑都作为养鱼池,临清贡砖砖窑附近的土坑把运河的水引进来之后,变成了养鱼池,取土烧窑与生态养鱼根本不冲突,这样既不浪费土地资源,又做到了生态绿色循环。此外,临清贡砖烧制对窑柴的利用也达到了绿色环保现代水平,本身这些棉柴、玉米和大豆秸秆属于农作物的再利用,烧完窑之后的草木灰变成了耕地里急需的天然化肥,草木灰又可以重新回到土地,给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天然营养,这样完全达到了能源无污染循环利用。

第三,物以载道。

手工器物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文化属性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社会活动形式和受众心理表现出来的,大致包括实用性、审美性、象征性等几个方面。手工艺人们对生活有自己执著的追求,对人生的价值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不尚浮华,只是以自己诚实的劳动换取人生价值的实现。在这些大都是自制自用或是定制的器具中,同样表现出一种朴实、严谨的风格,而在朴实之中又流溢出情趣和机巧。柳宗悦在《民艺四十年》一文中写道:“须留意极其地方的、乡土的、民间的事物,是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的无作为的制品,其中蕴涵着真正的美的法则。”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造物器物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

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范文篇3

为此,作为中国钟表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周刊媒体,《北京青年》周刊自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多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以及多项钟表文化活动。今年,第五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再次博得众彩。《北京青年》周刊期望这项活动能展现最具代表性的钟表文化人物和事件,不但可以给钟表业界、媒体及腕表爱好收藏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向大众提供一个了解钟表文化的平台。

2012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中,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淼,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电视剧《北京青年》著名演员张俪、任重等政界、体育界、文化界人士,以及众多国际钟表品牌代表,与三百余位贵宾共同出席了活动,并见证了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揭晓的全过程。

工艺篇:顶级修复让古老钟表再现活力

当晚的第一个大奖开奖前,作为颁奖嘉宾的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感言,能获得“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的人一定是热爱钟表,长期从事钟表事业,有执著精神的人。而颁奖嘉宾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同样表示:花剑训练与制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需艰苦执著的练习,所以热爱最重要,否则难以坚持到完美!接着,大奖开启,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津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奖杯,获得2012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工艺篇奖项。

王津激动地说:“此时此刻,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首先是感谢,感谢《北京青年》周刊举办这次活动,并给予我如此殊荣。第二个词是自豪。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华之年,来到故宫博物院,并在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这片沃土中成长。经过第一代文物钟表研究与修复技术传承人徐文磷老前辈和第二代传人徐芳洲、白金栋、马玉良、陈贺然四位前辈的一起努力,作为第三代传人的秦世明、齐钢与我在马玉良师傅的培养与教导下,得以不断进步,同时我还培养了第四代弟子亓昊楠,使得文物钟表修复事业得以不断延续,这些都在我人生的画屏上涂下了一抹最绚烂的色彩。第三个词是行动。我会继续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文物钟表保护事业,激情逐梦!

之后,王津还希望通过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JonathanBetts)先生,让两馆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交流,为文物钟表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传承篇:承袭钟表一门趣味盎然的学科

第二个奖项,便是授予对钟表传承和研究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体物理学家李淼,以及著名演员任重共同揭晓。李淼说:“作为物理学家,时间就是运动。计时即周期性运动。而作为文学来讲,时间就是体验生活。”而任重则说:“说到体验,我们演员几乎天天都在体验各种角色的生活,其实时间是我们需要共勉的事,有的人戴表,未必尊重时间。相反,有的人不戴表,却很珍惜时间。”

大奖揭晓,2012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传承篇大奖由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JonathanBetts)获得。在贝茨看来,钟表学是一门学问很深又很让人着迷的学科,涉猎很广。同样,学习钟表和精密计时设备的历史也可以让人学习天文学、航海学,家具珠宝的历史以及各种文化中的时尚元素。当然,时下手表设计是一门很前卫时尚的学科。“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去学习计时仪器的全部知识,包括从过去的到现在的,那么你几乎可以了解到生活的全部。”贝茨还表示:“回顾以往获得此奖项的那些富有天赋的杰出专家,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让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两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馆员也和我一同在此。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兼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博物馆,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和故宫博物院就是其中声名显赫的两所博物馆。我很期望今后这两家博物馆能加强彼此的交流。”

传播篇:发展钟表重新定义中国钟表业

最终揭晓的是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传播篇大奖,作为颁奖嘉宾的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认为,钟表文化是对“未来”与“时间”的贡献。而颁奖嘉宾著名演员张俪表示,传播正能量就像拍戏一样,从一个新人开始,到作品慢慢被人熟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奖项由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获得。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代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上台领奖时谈道:“今天代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领奖,感触良多。经历了近25年的发展,让我感受到‘中国钟表业’的不断进步和‘中国钟表文化’的重大张力。今天,我们期待给‘中国钟表业’一个新的概念。‘中国钟表业’不仅仅是中国的钟表制造业,而是包括了‘与中国相关的钟表工业、商业、媒体’,是由一切与中国相关的中外钟表人和事构成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但令中国的钟表工业获益,而且左右了近30年全球钟表工商业的巨大改变,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机会,让世界看到只要与钟表有关的产业都与中国紧密相关,互动发展。全球化,创造出目前‘50%以上瑞士手表卖给中国人、80%手表产自中国、拥有数百本钟表媒体’这独一无二的‘中国钟表文化’。”

至此,第三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之2012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全部揭晓,荣誉实至名归。虽然,这样一次评奖无以概括钟表界所有人的付出。但《北京青年》周刊希望以此为推动世界钟表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之后,在这晚的明城墙上,古墙、腕表、走秀、音乐……瞬间变身“时间秀场”。钟表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明城墙的古朴肃穆相得益彰,同时也让大家领略到古今文化碰撞之美和中西文化融合之美,再次阐释了钟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历史回顾

第一届2007年:BQ联手“时间观念”举办

获奖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郭福祥、香港著名钟表制作大师矫大羽、钟表大师许耀南

第二届2009年:BQ联手“亨得利”打造

获奖者:《名表》杂志主编孔繁金、腕表收藏家张又旭、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关雪玲

第三届2010年:BQ与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FHH)共同呈现

获奖者: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FHH)主席FrancoCologni、斯沃琪集团前董事会主席NicolasG.Hayek、制表大师许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