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范例(3篇)

时间:

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范文

·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

·全国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获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个特色专业建设点

·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院校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概况

设计学类含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5个专业,培养具有双创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其中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1个,全部为省级以上特色和专业,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在行业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3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广播电视编导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拥有艺术学理论、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

播音与主持艺术主要培养以播音与主持能力为基础、采编播应用综合能力为核心、综合沟通能力为重点的,具有较全面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拥有艺术学理论、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招生计划及拟招生省份:

专业(类)招生计划拟招生省份备注

设计学类300北京天津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按设计学大类招生,一学年后分流至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5个美术类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60黑龙江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陕西甘肃

播音与主持艺术60黑龙江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陕西甘肃

注:以上专业均为本科,外语教学为英语,具体计划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四、报考条件

1.我校认可拟招生省份艺术类专业课统考合格成绩。

2.考生符合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艺术类专业报考要求,并须参加报考专业所属类别的省级统考,统考专业课成绩及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省份规定分数线,方有资格报考我校。请考生务必了解本省(市、自治区)招生政策,明确所属情况。

3.艺术类专业身体条件要求

设计学类各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无色弱。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无色弱,无夜盲,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无残疾;男生身高不低于1.68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考生发音器官无疾病,无色盲,无色弱,无夜盲,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无肢体畸形,面部、颈部、手、臂无明显疤痕、纹身、胎记及皮肤病。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4.我校所有非外语专业外语教学为英语。

五、录取原则

1.非陕西省生源:省统考专业课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均达到所属省份控制分数线,并符合本省(市、自治区)艺术类专业录取条件,录取时以艺术类专业课省级统考成绩的60%与高考文化课成绩的40%之和作为综合分,参照志愿,择优录取。

2.陕西省生源:省统考专业课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均达到省控分数线,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对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有特殊规定的,结合我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4.在招生计划未分科类(艺术不分文理)公布的省份,录取时按文理科合并统一排队,按照我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注:详细录取原则以我校公布的《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中相关条款为准。

六、学费标准

设计学类专业为9000元/人•年。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为11000元/人•年。

注:若上级主管部门对收费标准作出调整,执行新的收费标准。

七、其他

本简章由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招生咨询电话:029-86168100,86168101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学校网址:sust.cn(公网)sust.edu.cn(教育网)

附: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设计学类

设计学类含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5个专业。其中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1个,全部为省级以上和特色专业,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拥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3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设计学类依托陕西省重点学科设计学,构建了各专业通用平台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中心”。着力培养具有双创能力(创意和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在行业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动画(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特色专业

本专业贯彻以传统动画理论与技术为核心基础的“泛动画”专业领域拓展的人才培养宗旨,分“新媒体动画”和“数字动画”两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美学、语言文学、影视、动画创作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影视、动画、媒体、广告、网络、游戏、建筑、房地产等行业从事影视、动画创意、制作与研究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剧本创作与分镜设计、视听语言、运动规律与时间掌握、美术设计、网页创意与制作、摄像与影视短片创作、CG绘画技术、舞美与展示设计、动画表演学、动漫衍生产品、模型、材质、渲染、数字合成技术、动画短片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视觉艺术、品牌形象、商业包装、广告传媒、书籍装帧、印刷工艺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包装印刷、广告业、出版业、房地产、高等院校及研究单位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创意、设计、制作、策划、教学等工作的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意人才。

主要课程:三大构成、设计心理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创意思维与视觉符号设计、标志设计、VIS设计、版式设计、UI界面设计、导向标识设计、书籍装帧、包装造型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会展设计、设计材料与制作工艺、设计与市场分析、专业课程设计、丝网印刷、包装结构实验、专业实习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本专业拥有模型实验室、制图室、创新实训中心等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城镇化建设和人居环境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居环境设计综述、建筑制图与识图、手绘表现技法、模型表现技法、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基础、家具与陈设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施工工艺与预算、建筑装饰材料与应用、建筑测绘、园林植物造景、雕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展示设计、照明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产品设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陕西省专业

本专业主要面向轻工产品领域,以设计研究、设计管理、设计创意、设计表达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整合设计资源、集成设计技术、重视设计实践为手段,使学生成为具有设计规划能力、系统设计经验和创新实践精神的高级设计师。毕业生能在企业、设计公司及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规划、市场及用户研究、产品策划与分析、设计创意与表达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管理与规划、市场与用户研究、消费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表现、造型材料与工艺、形态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开发与设计、快速成型与模型制作、广告策划与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服装与服饰设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本专业分服装艺术设计与皮革制品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以纺织服装、皮革和裘皮服装、革制品的设计为主,产品覆盖服装服饰、鞋靴、箱包和皮具,具有鲜明的设计特色。本专业在浙江、广东、江苏、陕西、福建等产业聚集地设多家就业实习基地。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服装服饰及皮革制品设计、结构、工艺与服装及皮革制品设计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及制品设计开发方面进行造型和结构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色彩学、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跟单、服饰配件、成衣纸样与工艺、手工艺术、形象设计、箱包设计、鞋靴设计工艺、鞋靴结构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工业制板、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工效学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广播电视编导(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部门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以及摄影、撰稿、编剧、广告、社教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专门人才。专业自创办以来,学科实力和影响力逐年增强。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在一些广电影视网络行业中立足发展并取得骄人成绩,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认可。

主要课程:试听语言、影视艺术概论、电视摄像、摄影基础、电视艺术学、影视精品读解、色彩与构图、电视专题片创作、栏目与频道策划、非线性编辑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播音与主持艺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主要培养以播音与主持能力为基础、采编播应用综合能力为核心、综合沟通能力为重点的,具有较全面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设计创新性实践平台“栏目化教学”体系将传媒实际要求与学生创意能力相结合,产生了一批音、视频教学研究成果。近年来学生在多项比赛中获大奖,毕业生竞争力强,签约单位分布面较为广泛,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范文篇2

2007年10月27日,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广播电视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当前数字视听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探讨了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在产业结构、节目生产与营销、人才培养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并从理论研究和媒体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在发展战略、行业类型和个案分析等不同层面,对广播电视的发展做了大量前瞻性的思考。来自广播电视学界、业界的众多理论研究者和媒体工作者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全面对话和深入交流,其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分享和认知的互动使多元与融合、突破与创新成为此次论坛的最大特征。一、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教育改革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广播电视专业教育者和多年从事实践工作的管理者一起探讨了视听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如何推动广播电视教育改革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认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应该继续坚持广播电视传统教育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同时不断丰富广播电视教育的内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媒体的需求。高晓红教授将中国传媒大学在长期专业教育中确定的教学面向,归纳为六条线:写作线,培养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观摩线,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数量众多的优秀电视、电影、戏剧、话剧作品,积淀深厚的专业基础;英语线,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说话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理论线,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后劲;创作线,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广播电视作品,并积极进行国内和国际交流。复旦大学孟建教授结合复旦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对综合性大学在新闻学院办广播电视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孟建教授认为复旦大学在四个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第一,构建了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第二,修正了仅仅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目标,转变为理论和实践兼顾;第三,从业界到理论进行分层培养;第四,创立了高校、政府、媒体三方合作的共建模式。同时,孟建教授反思了目前综合性大学办广播电视专业的三个问题:第一,存在饿不死、长不大、做不强”的问题;第二,存在如何更专业的问题;第三,存在如何迎接学科与媒体的双向汇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首先提出了对广播电视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第一,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应该强调通识化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在人文、社会、艺术,包括自然学科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第二,广播电视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专业划分与市场并不相关,学校教育尚未有效地与市场需求结合;第三,广播电视学是一个广义的领域,因而广播电视专业教育中电视新闻与电视艺术也不能截然分开。在此基础上,周小普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包括全校平台课、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课、部类平台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科研和实践环节。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对本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模式做了介绍,并强调了广播电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的教育特色在于:第一,广博的文理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交叉学科的优势,开设大量平台课;第二,厚实的新闻采编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全能的媒介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石长顺教授也对目前专业教育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认为提高写作能力和注重实践应该成为今后亟需加强的方面。二、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理论创新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围绕广播电视研究和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广播研究起步到广播电视学建立之间的历史分成了四个阶段,即缓慢起步(民国时期)、曲折前进(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恢复成长(改革开放以来至80年代末)以及走向成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赵玉明教授认为,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的广播电视学的特点在于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旅游卫视总编辑、央视市场研究顾问靳智伟先生用丰富而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当前中国受众时间处于分割状态,从而导致中国电视竞争格局成为一种份额竞争。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理念与实践都发生了变化,靳智伟先生主张应该修改传统新闻的定义,将新闻看作大众关注或能引起大众关注的报道。中国传媒大学高鑫教授对于时下研究的热点———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证,认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是一种多重品格的真实,是创造性的真实,而非生活本身的真实,因为电视具有创造的潜能。通过对纪录片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高鑫教授认为对当代电视纪录片应该给予全新的理性界定,即以真实的纪录生活为主,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扮演和搬演的真实再现,甚或意象性的虚构,完成对真实创造性的诠释。华中科技大学何志武副教授和石永军博士生分别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电视传播的两个个案进行了研究。何志武副教授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以高官访谈”为例探讨了电视访谈的民主政治传播价值,认为高官访谈”在为促进民主制度传递信息和搭建讨论平台方面是具有价值的,但此类节目价值的深化却常常受制于政府官员对社会稳定的担心。石永军则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以湖北经视社会影响力调查为例分析了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构成要素,认为频道综合影响力指数作为衡量频道影响力的标准,包括中观竞争力(频道入户率、频道满意度、频道观众规模、频道期待度、频道人气指数)和微观竞争力(频道栏目的竞争)两个方面。三、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对当代电视生存环境及发展趋势从六个视角进行了思考。其一、政治视角,电视的政治功能发生了极大转变,要求提升电视说服力;其二、市场视角,电视产业的相对滞后发展,要求提升电视竞争力;其三,社会视角,电视与观众传播关系的变化,要求提高电视公信力;其四、文化视角,电视建构社会文化的作用,要求提升电视影响力;其五、艺术视角,电视作为一门艺术,要求提升电视感染力;其六、科技视角,媒介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提升电视到达率。#p#分页标题#e#清华大学陆地教授对当代中国电视媒体转型的原因、内容,以及由之而来的创新进行了全面的透析。陆地教授认为,传统业务与市场竞争加剧、广告经营模式后劲不足、观众总体规模下降是电视媒体转型的主要原因,而这种转型包括技术、业务、盈利模式、战略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陆地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电视媒体在转型中创新的内容和途径。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和博士生周莉从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出发,对目前新兴媒体偏向于技术市场的趋势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发展更应该重视公共传播,坚持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价值。他们在报告中首先对传统媒体公共传播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对新兴媒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技术市场模式和公共传播模式作为新兴媒体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从新媒体手机电视的运营情况出发,探索了广播电视产业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认为手机电视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分为超市模式、独立运营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手机电视的发展应该采用阶段化的运营策略,分为市场导入期、快速成长期、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手机电视运营应该结合行业发展,而不能照搬传统的广播电视模式。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也对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视听新媒体崛起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而复旦大学孟建教授则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媒介融合浪潮下电视发展和媒介化社会构建的问题。在此次论坛上,还有来自电视、新媒体、动画等领域的业界人士做了相关的报告,使得论坛的内容更加充实、多元。论坛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理事会议,批准新会员入会,决定下一届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年会将在重庆大学召开。

广播电视专业综合能力范文

目前,广电系统正在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推进以无线有线合并为先导的体制改革。这种改革,对于目前正在组建集团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浙江广电来说,已随着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的完成,进行了初步实践,迈出了第一步。根据浙江的实际,在探索建立频道制过程中,实施频道专业化、对象化,已与集团化改革同步进行,甚至先于其他改革,并为未来的集团化运行积累着有益的经验。现在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必然性

1、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自然要求。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给电视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可以被传输的电视频道的数量,使原本稀缺的频道资源突然变得丰裕起来。现在,像杭州这样的城市经过改造后的有线网络,能够传播六十多套甚至更多的电视节目。这使电视频道有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实现差异性传播。

2、实行频道专业化,是适应受众市场不断分化演变的必然结果。80年代中期以前,电视台少、频道少、节目少,电视业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而今天,中国拥有上千个电视频道,年产节目60多万小时,受众近11亿人。在如此庞大的收视市场上,同一地区的几十个电视频道忽视受众性别、年龄、文化、职业、民族、地域的差异,整天播放大同小异的同质或同类型节目,其效果实在无法想象。出现这种状况,不能完全归咎于电视从业人员,而是应该更多地从电视本体缺乏受众意识和对象性去探究原因。因此,认识和适应受众市场的多层次性和欣赏趣味的多样性,是传播模式由“传播者本位”的“传受型”向“受众本位”的“受传型”转变的社会动因,电视频道专业化正是这一转变的必然结果。

3、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市场竞争的合理选择。随着中国电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卖方市场中以生产为核心的“台”的观念在市场上趋于淡化,买方市场中以收视为核心的“频道”观念逐步强化。观众手上原来被称为“遥控器”的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频道选择器”,我们只有以频道为单位来履行我们的宣传功能、娱乐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并实施经营。与此同时,现在的市场已不是靠统货取胜的市场,而是“个性产品”或“特色服务”大行其道的市场。以电视节目这一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的电视业市场,更应该追求节目的创造性、特殊性。时下的中国电视市场上众多雷同的节目和频道之所以还能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行业垄断,经不起真正的市场检验。

4、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内部机制改革的迫切需要。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充分激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积极性和创造性都需要与全新的体制形成合力。同时电视媒体的产业化运作也需要有市场化的运作体制相配套。在未来的电视产业中,频道是核心单位,频道制将是电视产业中的核心体制。

5、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精办电视节目的必要前提。精办电视节目的目标是什么?是通过精办、精选节目形成电视节目的品牌,并以此累积为频道的品牌。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中,品牌的价值高于一切。电视市场也是如此。但是正如可口可乐只能是饮料品牌、并不能成为西服品牌一样,电视台也不能幻想靠其某一个频道的品牌而惠及其它频道。事实上,凡是用一个制作、管理系统办多个频道的鲜有成功的例子;反之却能够出龙出虎,其中即使有称为台的,其实也是频道制的别称。

二、浙江电视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初步实践

浙江电视探索频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实行省级电视无线有线合并的过程,也是实施集团化改革的过程。去年,我局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认真调查、反复研究,于10月30日对原省级电视三个播出机构,即浙江电视台、浙江有线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实施三台合并,对原来分属无线、有线三个台管理的六个频道,实行体制改革,整合成新的浙江电视台统一领导下,以一个新闻综合频道为龙头、五个各具特色的专业频道相配套的多功能、系列化的新格局,今年元旦向社会公众亮相。这标志着浙江电视台站到了新的发展高度和新的起点,也标志着我们组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电视业发展较快,特别是1994年率先上星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合并前,浙江电视台、浙江有线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的日子都比较好过,都有较强的实力。在这种状况下推进改革,搞三台合并,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此,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1、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小而全”“低而散”的体制弊端,破除“小富即安”的满足感,树立危机意识。

应该看到,在内挤外压的新形势下,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好日子”是不牢靠的,对照国外先进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真是可以用“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来比喻。如果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体制性的弊端对事业发展的障碍,及时推进改革,创新体制,很快就会失去优势,大大落伍。“小富即安”只能小步慢走,决不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何居安思危,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后劲不足等矛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关键问题。

实际上,在改革前的分离状态下,省级电视三个台六个频道,已明显存在着分散、失衡、无序三大弊端。

所谓“分散”,是指机构重叠,力量分散。原来我省省级无线有线三家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是副厅级单位,浙江有线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是正处级单位,相互独立,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管理分散。再从功能定位上看,三台没有明确分工,都在向“小而全”、“综合化”方向发展。如新闻节目,大家都抢搞时政新闻,有的台制作和把关的力量都比较弱,给加强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所谓“失衡”,就是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扭曲。比如浙江电视台,有40年历史,500多名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办两套节目,自办栏目71档;而浙江有线电视台,创办仅7年时间,正式编制只有90人,却拥有3套节目,自办节目仅17档。再如硬件配备,有线台三个频道没有正规的演播厅,而教育台有个演播厅由于缺乏资金来装备,空着当仓库。这种“苦乐不均”的现象不是市场细分造成的,而是机构壁垒的人为结果,浪费大,效益低。

至于“无序”,以电视剧购买为例。三个台三班人马,为各自的利益争抢电视剧,使得电视剧购价恶性攀升。去年浙江电视台及其钱江频道两套节目的电视剧购片总额,拼命控制在1400万元内,而有线台一个娱乐频道,同年的购片总额已高达1800万元。三台分立的体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节目的再生价值,难以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事实证明,体制弊病带来了内部的无序“竞争”,不仅浪费了资源,消耗了投入,而且不利于宣传管理,实际宣传效果也不好。因此,实施浙江省级无线有线电视三台合并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广播电视创新体制和机制,整合、优化电视资源,解放生产力,提升浙江电视整体形象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强电视宣传管理,更好地为宣传工作服务的迫切需要。

2、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无线有线三台合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台合并,是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对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迫切需要。面对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能否保证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播到群众中去,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99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82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推进地(市)、省级无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的合并,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内部矛盾”,进而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去年4月,丁关根部长、徐光春副部长在杭州视察调研工作时,对我省广电集团的组建工作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我们实施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实现三级贯通,尽快组建广电集团,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1999年底,浙江省委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把组建广电、报业、出版三大集团作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中央、省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为我省广播电视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极好机遇。

三台合并是对原有体制的突破,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工作的核心和难点。合并前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形成了较大的思想阻力。有人认为,三台合并是搞“一大二公”;有线无线合并会形成浙江电视台“一统天下”的局面,削弱甚至失去内部的竞争机制,也有的担心失去部门或个人的既得利益,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十分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认识上下功夫。要求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上来,使大家认识到,改革的着眼点在于我省广播电视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不能因为部门(单位)甚至个别人的既得利益,而损害了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去年8月兰州会议以后,我们结合贯彻会议的精神,组织全局140多名处以上干部,举办了4天研讨会,从务虚到务实,充分讨论,议透问题,对于统一大家的思想,起了很好的作用。

3、突出重点,围绕频道整合做好无线有线三台合并工作.

这次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构隶属关系的调整,而是广播电视体制的一项改革,是资源优化配置、结构重新组合的一次重大变革。目的在于使浙江的省级电视,变“分散”为集中,变“失衡”为平衡,变“无序”为有序,从“各自为政”转向组建“联合舰队”;在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大背景下,在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下,把浙江的广播电视事业搞强搞大。

在筹划合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部长丁关根同志,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同志,广电总局副局长吉炳轩同志,以及浙江省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柴松岳和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去年都到浙江广电就广播电视的改革问题视察或听取汇报,给予指导。特别是光春同志和省委宣传部前任部长李从军等领导,不仅为我们把握整体改革方向,还具体指导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步骤的细节问题,给了我们许多指导和帮助,在关键时刻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还有总局机关一些司局的领导也给了我们许多支持和帮助。所以三台合并,其实也可以说是“合”上级领导之力,“并”各方群众智慧,才得以推动的。

这次合并,我们重点做了“合频道、并机构、合管理、并人员”的工作。

首先是对原有三台的频道进行整合,这是三台合并、实施频道专业化、对象化最核心的问题。从受众角度讲,频道是观众接触最直接的对象,从经营角度讲,频道也是节目经营和广告创收的基本单位。合并后,统一用浙江电视台一个台名和台标。以频道为基本经营单位,对频道资源按照统一的规划,重新定位,实行频道化管理,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和对象化。我们按照电视宣传和节目生产规律,对原有三台自办的各套节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强调由“广播”向“窄播”转变,突出频道专业化、对象化和地方台特色,体现电视节目的贴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合并后浙江电视台的六个频道,有了明确的性质和专业化定位:

上星频道定位为新闻综合频道,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其他五个都确定为专业频道。钱江都市频道,由小综合台转为立足杭州面向全省城市的对象化频道;经济生活频道,要求紧扣百姓经济生活,沟通国家宏观经济与其的内在联系;教育科技频道,改变大教育的取向,服务教育、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树人育人;影视文化频道,要求从建设文化大省的高度,从影视和文化两方面来设置节目,经营频道;体育健康频道,强调突出体育优势,服务全民健康。通过这样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以一个新闻综合频道为龙头,五个专业频道相配套,既有整体统一形象又有合理专业分工的多功能、系列化的新的电视播出体系。

其次是调整归并机构。办公室、总编室、人事部、制作部、播发部等这样一些综合管理部门,由台里统管;时政新闻和对外宣传由台负责,节目可部分覆盖专业频道;各专业频道内仅设综合科、节目科和广告科。今后还要按照宣传与经营彻底分开的要求,将经营性、服务性的工作从电视台剥离出来,使台和频道成为纯粹的宣传业务机构。

第三是整合规范管理。一是健全集体领导与分工、分级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台长负责制,频道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二是实行全台统一领导下的台和频道两级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

第四是统一调配人员。我们的原则是“按需定岗,择优竞岗,以岗定薪”。一是交流,全台人员不管哪个频道、部门,根据需要、特长,统一调配使用,优化组合。二是分流,择优分流,有的到管理、服务部门,有的充实到别的节目部门,不符合条件的临时人员要辞退。

为调动好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性,在整个合并工作中,我们尤其重视处理好上下几个层次的利益关系,包括局与台,台与频道,频道与栏目组、个人,并研究、制订相应的责、权、利规范。

三、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初步成效

合并实施五个多月,合成运行三个多月,三台合并的整体优势已初步呈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宣传管理得到强化,增强了党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

光春同志在2月份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暨两台台长会议上指出:频道专业化、对象化改革,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跟中央的政策对得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二是要跟社会需求对得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频道。三是要跟宣传宗旨对得上,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能影响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

加强党和政府对广播电视这个重要阵地的领导和调控,准确、迅捷、形象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发挥好“喉舌”功能,这是这次三台合并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合并后,各频道的宣传工作由浙江电视台一个口子统一管理及指导,分级负责,层层把关。各频道节目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独立编排、各具特色、资源共享的原则。节目设置及编排由台统一审定,调改方案须报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批准;日常编排由各频道编辑部初排,报台编务会审定。这样,宣传管理明显加强,制度更为健全,调控更为有力。除原有的三级四审、重播重审等制度外,又新建了宣传例会、新闻例会等十大例会制度,严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提高引导水平和节目质量。

综合频道和五个专业频道的新闻现在实行统分结合的原则,规定时政新闻必须由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中心统一采制提供,各专业频道只搞符合各自定位的专业新闻。这样,各频道的新闻在各自的领域里,做专做深做透,占据制高点,形成权威性,体现某项专职的“喉舌”功能,结果就从整体上扩大了新闻舆论引导的广度和力度,更好地发挥“喉舌”功能。从实践三个多月的实践来看,现在的浙江电视台,时政新闻主干突出,新风扑面;专业新闻深度发掘,精彩纷呈,形成了“众星拱月,相映生辉”的格局。另外,还可以集中全台六个频道的力量组织重大战役性宣传报道,使宣传声势更大,效果更好。刚刚结束的全国和全省的“两会”报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省“两会”期间,六个频道协同作战,综合频道负责现场直播,报道全貌,专业频道配合开辟专栏,跟踪采访,战役打得很成功。尤其是全国的“两会”报道,3月1日开始,在北京梅地亚设立的临时直播室,按照会议的进程与安排,每天采用演播室对接的形式进行直播,把“两会”的内容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浙江及全国的观众。省委书记、省长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各代表团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对提高浙江电视台在全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提高了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台合并后,理顺了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壮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提高了竞争力。人、财、物得以在一个体制下统一使用和调配,使得原来在三台分立时无法做或做不好的事情能够凭借系统优势,顺利完成。

比如大型活动。影视文化频道对“雷峰塔”地宫发掘现场的直播,是近年来社会影响和操作难度最大的。如按原来的体制,不仅一个频道做不了,就是整个有线台也不可能做好。这次尽管以频道出面,但全台各部门相互协调、充分保证,使长达10多个小时的直播信息丰富、衔接流畅,效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浙江电视台的整体实力与形象。

再如设备调度。原来无线台有两辆直播车,有线台有一辆直播车,三台各有各的演播厅,合并后全部统一调配使用。体育健康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元旦开播的晚会或活动,第一次使用了浙江电视台的大演播厅。3月24日,体育健康频道的“甲B”足球联赛直播,首次出动两辆大直播车进行了现场直播,打破了多年来三台分割状态下形成的“壁垒”。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来实力最强的浙江电视台,也是一家所做不到的。

又如节目利用。过去是“自产自销播了算”,现在可以“一产多销串着播”。像《浙江卫视新闻》,专业频道要安排重播。体育健康频道每天一小时的“浙江电视医院”实行与新闻综合频道链接直播,直接覆盖全国。新闻综合频道还每天专辟了午间一小时集萃各专业频道的优秀节目。

除了体现系统优势,资源优化配置还提高了竞争能力,促进了良性竞争。体育健康频道最近从浙江绿城足球队获得甲B主场独家转播权,没有花一分钱,直接原因就是我们把省级电视的体育转播权统统并给了这一个频道,独此一家,因此就不付分文,独占鳌头。

广告经营也是同样。这次合并中,浙江电视台专门成立了广告协调机构,以加强对全台六个频道广告的经营管理和协调,增强对外整体竞争实力,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同时照顾原有利益,各频道原内设的广告经营机构及职能也暂不取消,分别在全台统一的政策和协调之下独立经营各自的广告业务,重大问题由台里统筹协调。今年第一季度,六个频道广告收入1664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30.4万元,同比增长28.89%。

再就是覆盖问题,合并前三台为抓覆盖各自为政,效果不明显,现在通过局台的统一协调,一个口子对外,六频道的有效覆盖率均大为提高,目前教育科技、钱江都市、影视文化频道已基本覆盖全省。

3、频道设置专业化,初步形成了符合市场细分要求的、合理的电视节目体系。

实践表明,专业频道只有在本专业领域内做好内涵的纵深挖掘,才能抓住并吸引更多的目标观众,从而使电视台作为一个整体在内容涵盖上达到既“全”又“深”。在节目改版过程中,我们严格实行专业化,要求有所规避,有所抢占,把原散落在三台的新闻、教育、娱乐、经济、时尚、生活、影视、文化、科技、体育及健康等内容,均按照各自呼号及专业特色实施归并整合,有的增强了新闻节目的档期,有的增加了演播室类节目的数量,还有的增设了有相对固定受众的新栏目,同时也引进了一批深受人们欢迎的名牌节目,停办了收视率较低的栏目,重新改版、包装了名牌栏目。现在,各频道在节目设置上雷同、重叠的现象基本没有了,针对各自目标收视群体,围绕其收视兴趣和习惯设置的特定节目已构成频道的主体。辅、补充性的节目,因为事先圈定了节目外延,其综合化的成分也大为降低。通过这样两个层次的着意强化或削弱,初步形成了一套有鲜明特色的、符合频道专业化要求的节目体系。

4、内部机制得到活化,初步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合并后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各频道之间呈现了摩拳擦掌、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态势。经济生活频道目前正在筹备拍摄《飞越浙江》大型专题片,向建党80周年献礼。教育科技频道正在积极筹办“五月的鲜花”——全国著名高等院校新世纪西湖歌咏会,清华、北大、复旦等全国22所名校领导参加了相关的新闻会,活动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影视文化频道春节前组织了60多人的演出队伍,赴省内重要城市举行“老朋友,新面孔,心连心”大型广场文艺巡回演出,辗转千里,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拉近了频道与观众的距离。

5、为实行频道化管理积累了经验

合并后电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必须有新的运作模式,这就是我们理解的频道制。这个新体制,应该是能够适应频道市场运作,并能够随时对市场做出反应的新体系。这次三台合已经为此积累了一点经验。它告诉我们,电视市场是很大的,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占有市场,就需要在频道制下确立一个大市场概念。频道是收视市场竞争的基本单元,节目是频道的零配件,零配件的生产可以是大生产,也可以是小生产,而总装则必须是大生产模式。在今天,我们当然还缺少优良的零配件(节目),但我们更为缺少的是以大制作为基础的总装线(频道)。频道制的大制作要求制片人、编辑、记者抛却本位的利益和个人的情愫、爱好、追求,把一切融入到频道总体的利益和频道的风格之中。频道制的大制作要求以频道为单位而不是以栏目为单位,进行策划包装,要求对采访资源和时段资源的共同享有。频道的大制作可以使我们在任何突发性事件和任何特殊要求面前应对自如。可以更大程度地履行好频道所确定的主功能,更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要求。频道的大制作还要求节目的质量、形式、服务、信誉、收视份额、广告回报等方面均有不同凡响的表现。而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实行频道化管理才能得以实现。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专业化定位还没有完全执行到位,还有错位、越位现象,要坚持原则继续下决心调整。尤其是那些边缘模糊、容易形成交叉重叠的非主打节目,稍有放松或疏忽,“小而全、综合化”的倾向就会抬头。

2、自办节目过量增加,人力物力增大投入,忙于应付。合并后,六个频道的自办节目量增加了4个多小时,摊子铺得比以前大,效果未必见得一定好。自办节目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两者不一定成正比,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最佳的选择区间。如何确定自办节目量的最佳值,形成数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的良性运行机制,形成频道节目经营、成本核算的最佳效益,最终实现频道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频道在节目设置上是否符合市场原则的标准之一。

3、专业化与创收的矛盾尚未理顺,造成有的频道在节目设置上尚欠专业,一个频道往往要兼顾宣传与创收两头。目前各专业频道仍承担着广告创收的任务,就这一点而言,节目设置在外延上越宽泛就比较容易能够赢得收视率,对创收也就越有利,而这正是与频道定位的专业化要求相违背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矛盾,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的办法,把创收的任务逐步从各频道中剥离出来,由独立于频道外的专门经营机构来承担,把频道功能单纯化,作为一个纯粹的宣传机构,只负责节目生产与播出,让总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日常节目管理、提高节目质量上来,专心致志地抓好宣传工作。当然,实行这样的体制,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才能在承担宣传任务的频道与承担创收任务的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约束、相互激励、协调运作的机制,否则有可能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

4、频道化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原来三台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在宣传、技术、创收、人事及分配制度上各自都有一套独立的管理、考核体系,由于各台起点不一,在制度建设上宽严的标准、尺度就不尽相同。如何在考虑各台历史沿革前提下,尽快理顺这一关系,是我们在内部管理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5、专业频道之间节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有待探索。这里的共享,不是指靠拿来主义单纯地重播已有的节目或信息资源,而是指各频道如何根据自身不同的定位,综合利用、开发同一个较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问题。“雷峰塔”地宫发掘是一个特例,各频道发挥了协作精神,相互补充、多角度展示,信息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但在日常运行中,选题的多角度开掘与信息资源的多层次利用仍是不够的,有争当主角、不甘配角的倾向。

6、频道系列格局中如何合理界定主频道和辅助频道,以优势资源赢得优势效应的问题尚需理顺。合并后的“磨合期”内,几个频道在人财物的分配上基本还是平均使用力量,配置倒挂的问题虽然已基本解决,但平均用力是难以形成突破性局面的。频道定位依据的是对受众市场的细分,但细分不等于平分,目标市场本来就有一个主和次的划分,用力当然也不能不分主次。如何在新格局内找到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形成一种市场冲击力,以此带动其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五、深化改革的新课题

我们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正在面对和将要面对各种新的课题,需要我们继续实践,继续探索。这里提几点想法。

1、频道的专业化与频道化管理。频道是基本的节目经营单位,基本管理核算单位。要彻底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和对象化,就必须突出频道的经营地位,实行频道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而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原来台的概念势必将淡化,台将不“台”,如何处理台与频道的关系,值得研究。还有,现在浙江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播出单位来对待,没有进行独立的核算和经营,在频道化新格局中,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位置。这样说不是要削弱其龙头频道的地位,而是要在体制上进一步理顺关系。

2、频道专业化程度与集团化改革。频道专业化不仅仅是节目定位的专业化,是否还有承担任务的专业化单一化,即宣传与经营彻底分离。根据专业化分工与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在集团的构架里,频道应作为一个纯粹的宣传业务机构,不承担经营创收任务,经费由集团统一拨给。现在钱江都市频道就是由别的公司广告经营,频道按比例分成提取来保证经费的。这应该成为方向。今后广告经营应由集团内其他的专业机构来承担,总监无须心挂两头,应该集中精力抓准节目定位、抓好节目质量。从试行效果来看,这样的办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3、频道的品牌意识与精品战略。在市场化程度已进入一个新层面的时候,电视媒体的经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纳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和理念。品牌意味着观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品牌代表着观众对频道的感受、印象,从而产生对频道的信任和亲近。为了建立频道品牌系统,创立几个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名牌栏目十分必要,要通过名牌栏目来吸引观众的对媒体的注意,从而把整个频道支撑起来。所谓名牌,就是精品。精品主要有这样几个评价标准:导向正确、内涵深邃、特色浓郁、策划精细、制作精致、反响强烈等。电视频道要想拥有自己的品牌,就必须对栏目精益求精,特别是创牌子的时候更应如此。不讲特色,不讲品位和品质,是永远创立不出名牌栏目的。

4、频道化管理与广电集团内部的制播分工。专业化要实行频道化管理,频道化是不是要制播分工?频道主要办好新闻和几个重点栏目,而各频道需要的那些互通的节目,是否应该在集团内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制作专题类、文艺类节目,满足几个频道的节目配置,而这些通用节目还可以进行输出交易,逐步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