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老年人的口腔护理范例(3篇)

时间:

老年人的口腔护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修复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90-02

1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逐渐降低,器官功能也逐渐减退,口腔疾病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现在的大部分老年人都在承受着各种牙齿疾病的困扰,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做好老年口腔修复显得至关重要[1]。

2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保医保不健全、老年人口素质较低,并且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超过10%。几乎每个老年人都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其中牙体结构的破坏,特别是牙列的残缺给了很多老年人带来了正常生活的不便。步入老年之后,年纪越大,导致牙结构出现破损的情况也越加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对牙体进行修复。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从小缺乏较好的口腔知识,平时口腔护理做的不到位,所以年老时各种口腔问题都不约而至,但在进行口腔治疗时又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导致牙齿问题没得到很好的治疗,造成我国老年人牙齿修复率低于外国老年人牙齿修复率的现象。可见,我国老年人的牙齿修复状况不容乐观。

3造成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的因素

3.1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较为明显的退行性变化[2]。

3.1.1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的釉板组织会出现裂痕,同时其裂痕间隙内的水分丧失,最终会导致牙齿的裂开。与此同时,牙釉质的颜色会改变,且渗透性降低。

3.1.2牙本质的变化。牙本质在老年时期容易变成硬化牙本质,且牙体脆性系数变大。同时,随着牙体的髓腔空间变小,会造成拔牙的难度增大,使根管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1.3牙周组织的变化。老年后,牙周组织的细胞活性降低,会出现牙周组织的萎缩的现象。同时,牙周膜腔变窄,血管的形态出现异常。有些甚至出现牙的颈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压根暴露在外面,使牙体出现松动。

3.1.4颞下颌关节的改变颞下颌关节盘及髁状突关节区的各种纤维在老年时会出现分布紊乱的现象,如成纤维细胞变少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导致皮质骨的吸收增大,从而改变关节的正常面的结构。

3.1.5口腔粘膜的变化代谢功能的衰退容易导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组织的变化。如:黏膜细胞萎缩。而黏膜组织脱水会降低组织张力和弹性,引起黏膜组织逐渐变薄及缺乏水分。同时,血管分布的降低,会导致损伤的组织修复时间长,从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

3.2行为习惯因素

3.2.1龋病多好发于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口腔卫生及护理较差及机体营养不良等的人群,而龋病中发生率最高要数根面龋和颈部龋。

3.2.2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时口腔卫生观念较差、饮食时食物嵌塞、及伤及牙周组织的创伤等因素引起。

3.2.3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较多、过度饮酒、习惯进食较烫的食物等,会导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现白斑。当然,牙颌组织的改变及口腔修复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导致白斑的发生。

3.3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很多老年人尽管知道自己存在很严重的口腔疾病却无法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从而导致生活质量日趋下降;老年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之口腔卫生宣教不普及,使得很多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相对短缺,自我保健意识缺乏,从而导致个人口腔卫生较差;某些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信任等原因而不愿及早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从而导致了我国老年人整体上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

4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临床观察经验总结

4.1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类型和特点

4.1.1固定修复活动修复是以前较常用的修复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口腔修复多以固定修复为主。固定修复能有效利用残根残冠,增强口腔的咀嚼功能。

4.1.2活动义齿固定义齿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当牙齿缺失量较多时,活动性修复是主要修复方法。在进行活动性修复设计时,应从修复对老年人所带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考虑。如:复杂义齿的设计要使用弹性较好的钢丝卡环,同时,也可使用联合卡及延伸卡,以成分利用口腔内剩余牙齿支持其稳定的作用。在设计活动义齿时要保持连续性的思维模式,即为方便以后的义齿修复维护,应在设计时多设计便于以后使用的备用卡环。

4.1.3种植义齿种植义齿被誉为人类的第三付牙齿,近年来,由于各种牙齿材料及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种植义齿得以广泛运用于口腔、颌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问题的修复治疗。以前种植义齿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复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来,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从修复的目的进行分类,口腔修复又可以分为美学修复、功能性修复和治疗性修复。其中,功能修复的内容为牙体、牙列方面的修复以及缺损颌面部的修复;而治疗性修复册则对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正治疗。

4.2老年人口腔修复特点

作为医务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应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点,采用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适应水平的修复方案,使该方案遵循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原则。并做好对老年人口腔修复前及修复后的的相关健康教育,使其重视口腔卫生,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4.3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方案的制订

口腔医生在制定老年人口腔修复方案时,要做好对病人的全方位检查。即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时,除了常规检查外,还要对老年人牙齿的其他情况做全面检查,如:老年人旧义齿使用的基本情况、口腔余留牙的健康状况、牙槽嵴的变化情况、牙周组织及黏膜组织的损伤状况、上下牙槽嵴间跟颌间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及相关的口腔肌肉的使用情况等。在充分了解病人的口腔疾病状况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制定好修复方案后,要做出适合老年人不同口腔特点的修复设计,还需要从其全身的健康情况及经济条件等方面考虑,采用与这些方面相对应的修复设计。其中最常使用的修复是固定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修复。当然,修复也要因人而异,如病人牙齿缺失较多、牙间隙过大,就应该考虑可摘义齿联合修复或可摘局部义齿等。同时,口腔医生应结合老年人口腔修复前牙齿检查、详细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的询问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与口腔疾病相关的行为习惯,结合老人现阶段生理、心理状态因地制宜为每一位老人制订口腔修复方案。同样,根据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人造冠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种植义齿修复等不同修复类型确定具体修复方案。此外,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其生理各方面的功能都在不断地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使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也越高。所以,口腔医生在进行口腔疾病的诊疗和修复时,除了要具备口腔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的相关临床及营养等各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这样,才能在对病人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的同时,充分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作出全面的口腔诊治及教育病人做好口腔的防治工作。最后,考虑到老年患者在经济及心理上的条件限制,应对其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及适当的心理辅导,以达到有效治疗病人的目的。

4.4修复过程

由于老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某个特殊阶段,其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医生及护士应让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接受治疗。许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是可是治疗很多种疾病的,因此,让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生信任,对医疗环境满意,对医疗技术满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4.5老年人口腔修复效果的维护

为保证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应对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培养其正确的口腔护理意识,并及时发生口腔问题,积极配合口腔牙齿的修复治疗[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不断提高,步入老年行列的人也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健康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系数的主要因素。而口腔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健康问题中的一大问题,对此,我们要给老年人在口腔的修复上提供帮助和支持,研究出适合不同类型的口腔修复的方法。在宣传上,要采用广播、电视、报纸及及宣传册等形式对其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口腔护理行为,以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在医疗方面,为其制订个性化治疗和修复方案;经济上采取某些优惠措施,以保证某些存在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能够及时获得口腔修复治疗。这些方面的努力,将有效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状况。

参考文献

[1]苏凤丽,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2.

[2]李建虎,孙诛逸,张圃等.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J].现代肿瘤学,2007,15(2):163-165.

老年人的口腔护理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在基层医院登记的14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性84(57.53%)例,女性62(42.47%)例,年龄范围在62~85岁,平均年龄(71.52±2.81)岁。经调查,所有老年人均为该社区的常住人口,由社区医院负责监测其基本健康状况,口腔健康行为、疾病状态各不相同。

1.2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笔者搜集相关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腔行为的文献资料,了解口腔行为概况、疾病影响,以及基础知识。对比分析不同文献资料观点,总结老年人口腔行为对其口腔疾病患病率、疾病状态影响,得出有效结论。

1.2.2抽样调查法采用分层调查法搜索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开展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由社区医生、护理人员负责签名调查,按照既定名单签发调查问卷,并用电脑按编号录入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数据性。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测评该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评分,其中口腔健康状况良好:90分以上,一般:80~90分,存在问题:70~80分,差:70分以下。

1.3调查工具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口腔调查问卷标准,调查内容包括口腔清洁知识、体检知识、疾病状态,以及口腔疾病治疗方法。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2.1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总体情况调查过程中,146例老年人患口腔疾病93例,患病率为63.69%,补牙49例,补牙率为33.56%。其中,128例老年人有龋齿,患龋率为87.67%,龋齿数目从1~6个不等,平均龋齿数为(1.82±1.03)个,人均失牙数为(2.08±1.08)个,见表1。

2.2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及疾病就诊情况本组研究中,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其口腔健康行为水平、能力迥异。其中,能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78(53.42%)例,了解口腔疾病知识的46(31.51%)例,常做口腔护理的12(8.22%)例,有口腔疾病预防意识的24(16.44%)例。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行为侧重点不同,见表2。

3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基本状况一般,龋齿、补牙、刷牙行为规范度、口腔疾病预防意识能力等都存在诸多缺陷、问题。146例研究者中,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水平是按照年龄段变化的,年龄越小的老年人接受口腔疾病知识、掌握口腔行为规范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综合数据内容,笔者总结了几点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3.1地域文化差异乌鲁木齐市地区偏僻、文化、生活水平远不及发达城市,尤其是当地的老年人,他们没有接受过现代化的口腔健康教育,不仅无法获取相关行为规范、口腔疾病知识,固有的地域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口腔健康行为在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中间有效传播。

3.2老年人对口腔健康不重视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都会忽视口腔健康,即便患有口腔疾病,老年人也会当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忽视。上述错误观点、观念,会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心态。

3.3基础医疗服务能力差综上分析,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疾病状态代表了大多数偏远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低下、低能的现实问题,要想改善老年人的口腔行为,必须针对客观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①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普及范围,以乌鲁木齐市为示范中心,以社区医院为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邀请广大老年人参与,以综合提高社区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②突出口腔疾病预防意识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向老年人客观解释、直观反映口腔疾病的影响力,让老年人对其"敬畏"、"重视",只有这样,老年人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重视口腔疾病预防(刷牙、口腔护理、疾病就诊)等工作;③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让社区医院拥有医疗服务自主性和功能性,鼓励社区医院深入社区,主动找到有口腔疾病或存在疾病隐患的老年人,以"上门服务"、"电话咨询"、"意见反馈"等形式,给予该社区老年人以全方位的口腔医疗服务,从而杜绝口腔疾病问题发生。总而言之,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工作工程来支撑、实现,无论是在基础医疗服务中,还是日常健康教育,都应将口腔健康等相关性问题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田雯,马敏,张莹,等.银川市3808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0):659-661,665.

老年人的口腔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龄;腹部术后;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7-0115-03

doi:10.14033/ki.cfmr.2015.07.05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比例逐渐增加,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腹部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用于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同时术中放置引流管将腹腔中积聚的脓、血、积液及渗出物、消化液(胆汁、胰液)等及时引流至体外,以防止腹腔内感染,促进切口及吻合口的愈合,减少毒素的吸收,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1]。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67例65岁以上的腹部手术行腹腔引流患者术,现将引流管护理的观察与护理整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的患者67例,男48例,女19例,平均年龄(77±8)岁;其中65~75岁47例(70.1%),76~85岁18例(26.9%),85岁以上2例(3.0%);胆石征25例(37.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3例(34.3%),其他12例(17.9%),其中乙状结肠1例、肠梗阻2例、结肠肿瘤4例、腹部外伤5例;术后根据手术需要均在腹腔相应部位放置引流管,平均置管4d。

2结果

腹腔引流管滑脱1例,患者拔脱4例,堵塞2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7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3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外科临床护理上接触高龄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患者一般体质较弱,患者多有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加上“怕病”的心理,至就诊时往往病程已经较久,腹腔炎症、污染较重,因此急腹症患者手术后,均需要置引流管。故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工作环节。

3.1术后护理

床位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交接患者手术部位、切口部位、敷料包扎情况及皮肤情况,了解引流管的种类、数目、引流部位和引流液的性状,尤其注意置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2],核实后在登记表上签字。对引流管进行标识并妥善固定确保引流通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引流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床位护士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嘱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定时按摩四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协助床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2肢体的护理

评估术后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休征、术后肢体的感知觉和活动度。对有躁动及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避免引流管被患者抓脱,避免坠落事件;常规行腹带护腹,避免老年患者咳嗽、躁动时切口裂开[3],使患者卧位舒适、肢体功能位。

3.3引流管的观察

严密观察引流管液的情况,正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腹腔引流液一般为淡红色,且引流量10~100ml[4]。腹腔引流液出现棕黄色或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食物残渣或粪便,提示肠漏;放置胰腺周围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或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引流管24h无引流物,提示可能出现管道堵塞或脱出;术后24h内,引流液为持续增加的鲜红血液,则提示腹腔出血。认真观察记录引流管液体的量、色、质,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

3.4引流管的通畅

腹腔引流管要保持整体是密封通畅的,勿使其折叠、扭曲,患者翻身时勿受压,术后巡视病房时,常规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并记录。

3.5引流管的固定

术后要记录引流管的深度,做好标记,避免移位、脱出,妥善固定于合适位置。引流管要选择合适的活动长度,以免患者翻身、活动时挣脱,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或负压盘,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引流管应固定于低于腹壁平面,防止引流液逆行回流造成腹腔感染,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时要给予暂时夹闭引流管,合理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应用[5],每班定时查看妥善固定引流管。

3.6引流管的更换

每日更换引流袋、瓶或负压球,标识日期并签名。保持腹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如有敷料潮湿、引流口有B出,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置管部位有无发红、肿胀、渗液等情况象。更换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前,检查待换的引袋、瓶或负压球等,外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6]。更换时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流入引流装置。

3.7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依从性较差,术后因疼痛、卧床等因素,易产生焦虑和不安,对治疗缺乏信心[7]。术后应定时巡视,询问患者,多跟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不安与焦虑情绪,运用放松技巧转移患者注意力,如询问家庭住址、既往病史、子女情况等,观察患者的腹部及全身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

3.8拔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应该根据引流液量的变化,决定拔出时间,严格遵医嘱给予拔除[8]。拔管后,应该严密观察、记录患者腹部有无不适,引流管处的皮肤、敷料有无渗出,发现问题时,立即向值班医师汇报。

3.9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个性、生活习惯、情绪状况和行为模式用患者理解接受的方式介绍留置腹腔引流管理的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配合[9],耐心、细致、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腹腔引流管是医生对腹腔内病情变化的观察,是本次疾病治疗的手段之一,将腹腔中积聚的脓液、渗出液体等引至体外,避免感染,有利于术后恢复[10],老年患者大都有基础性疾病,病情一般均较重、病程也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易怒、恐惧、悲观等心理,护理人员在巡视、换药、沟通过程中,均应保持一颗同情心,应该允许、耐心倾听患者传达的各种信息,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1],让患者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4-75.

[2]虞建明.老年病人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0):2739.

[3]杨爱民.高龄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在ICU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210.

[4]刘肃,张静.管道滑脱评估单在泌尿外科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33-34.

[5]张希,唐芙蓉.经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4(8):693.

[6]吴志娥.留置引流管外科手术病人的有效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3c):824-825.

[7]马玉荣.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09,6(1):2467.

[8]王艳秋.399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0,2(2):78-79.

[9]付连英.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58-59.

[10]韦升余,韦进.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