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整理6篇)

时间: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读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学习古诗基方法。

3、体悟情感,积累经典。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

2、体悟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题目。这个题目很有趣,大家听好啦。如果说美酒叫琼浆,美食叫琼酥,美花叫琼葩,美玉叫琼瑶,美貌叫琼姿,美文叫琼章,那么,海南为什么简称琼?(因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风情万种的三亚,举世瞩目的博鳌……阳光,沙滩,海浪,椰林,还有热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意浓。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胜日寻春单元,去诗中寻找春之美。

板书课题。读题。绝句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出示杜牧简介。

我们在读经典时,关注一下作者的生平,对更好地掌握诗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整体把握,概读全诗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

3、划上节奏依节奏读

4、全班齐读

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细读全诗

真要品出江南美,还需要我们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出示第一句,读:千里莺啼绿映红

a、拿出笔来,从这句诗里选一个字,围绕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写一个词,或写一句话,想像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写一段话。

b、江南春当然美,你看,千里都是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呢。(让学生质疑,千里并非实数,而是概数,极言多。)

原来,这个“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处处”的意思。其实,古诗词中,千、万、九等数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诗句可由学生自己回顾出来: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里共婵娟。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等。)

假如说我们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万里碧浪。)

c、怎么读,才能读出“千里”之感。(生读,拖长“千里”)

d、江南美,声美色也美。

2、出示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同学们,第一句诗被同学们嚼得有声有色,我们再来品品第二句(生动笔,发挥想象,品第二句图景)。

“水村山郭”是静默的,“酒旗”是招展的,这一句,被同学们字斟句酌,又嚼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怎么读才能读出静动之变。(生读,低读静高音读动)

3、出示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a、读读这两句诗,你能围绕江南春景,写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吗?烟雨蒙蒙,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轻轻地,缥缈的声音读

b、这里又有一个数字:“四百八十”,南朝是不是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呢?在《南史·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说明南朝的寺庙有五百余所,杜牧应该写“南朝五百余座寺,多少楼台风雨中”,不是更多吗?(生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的.确,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古人对四八这两个数字是比较喜欢的。比如“四”,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纸墨笔砚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为文人四艺,天下为四海。可见古人对四字情有独钟。“八”字就更多了,你知道哪些含数字八的成语?(友情深:八拜之交,官清廉:八府巡按;会周旋:八面玲珑;很威风:八面威风;神通广大:八仙过海;很有才华:才高八斗)另外,佛经里也常用“四万八千”来形容极多,比如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等。在这里用“四百八十寺”,既是古人用数字的习惯,又暗合佛语里以“四八”表示多之意。

南朝建了这么多庙宇,历经风雨,依旧是红墙碧瓦、画栋雕梁、钟声悠扬,在这迷蒙的雨雾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更添一种迷离之美,历史之美。

c、这两句,

4、小结:回顾全诗,短短二十八字,诗人却从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江南春景,(引读,并指导学生读出动静声色等)

江南春美,声美色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生)

江南春美,静美动也美(师):水村山郭酒旗风(生)

江南春美,晴美雨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

5、齐读全诗,要读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明有暗,要读出诗人的赞美之意。

三、争议主题,深读全诗。

同学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人觉得最后两句诗应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加上问号,同学们觉得有什么变化?(还有几座庙宇亭台存在这蒙蒙烟雨之中呢?)

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四、拓展延伸,泛读美句。

杜牧笔下的江南,很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诗人是怎么写江南的。(课件出示:)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美景)

苏轼: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美酒)

韦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美人)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忆)

皇甫松: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美梦)

生读,大致概括出括号里的内容。

总结:江南美,海南美,中华大地,处处美。诗美,读诗的人更美。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到更多的诗词,能感受更多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江南春绝句

杜牧

江南声美、色美、静美、动美、晴美、雨美。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3

【课前预习】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

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

(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中描绘了莺歌燕语、绿柳桃红、水村山郭、酒旗飘展,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明朝学者杨慎认为应该为“十里莺啼绿荫红”,后又有人认为改为“一里”更为恰当,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其实十里也听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为“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就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的景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边读边在脑海浮现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思考一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最后两句在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无限感叹:江山依旧,南朝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统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没能保佑他们。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总结过渡:春天的美景引发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体验,我们也不由在杜牧这一感叹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么,宋代词人宋祁面对美好的春景又引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二、读“玉楼春”佳词,探析词的通感化手法

(一)赏“玉楼春”东城美景

1.学生初读诗歌,注意停顿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色?请用笔标出来。

明确: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头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扣“玉楼春”惜春情思

3.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表现城市游乐生活。下片抒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题预设1:学生经过品读和思考,基本能说出:上片描写景色,下片抒发感情。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追问: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若第一个问题仍回答不到位,教师可提示:这里描写的景色与之前的诗词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问题预设2:作者笔下的游乐生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对这种概括性的问题可能感到为难,可提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爱还是厌恶?从哪里看出?

明确:作者笔下的这种生活是美好的。晓寒还在,绿杨已笼烟。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为了下片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问题预设3:怎样看待词人在下片所抒发的“及时行乐”的情感态度?

此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

春景的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终会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却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认为要珍惜春光,及时行乐。不过,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时光,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该怎样“惜时”呢?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写手法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讨论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而清代的李渔认为“闹”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学生讨论明确:

“闹”有争吵、热闹之意。“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把生机勃勃地大好春光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小结:春天从来是美的,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诗人表现美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客观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诗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比较阅读领悟春景

三、比探杜诗、宋词“春诗”之异同

过渡:方法交流寻捷径。

怎样做比较阅读?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师生交流。

指导语:两首诗词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因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因而风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齐读这两首诗词,来品味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

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

(一)“春诗”之异

1.《江南春》:全诗四句,写景开阔,处处柳绿桃红,莺歌燕舞,有山有水。在这怡红快绿之中,水秀山明之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壮丽的佛寺,若隐若现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景物,既有当时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

《玉楼春》着笔细节:词的上片写景,开头首句总写春光明媚;二句转为实写“縠皱波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四句从远处绿杨烟外,近处红杏闹春,特别“闹”字将大好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诗立意高远,文字明白如画,诗中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特定情境相适应,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的美丽景色。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楼春》:本词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细腻。言情缠绵但不轻薄,措辞华美但不浮艳,将珍惜时光、留连春光的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春诗”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宋祁的词也描写春天的明丽美景,其中“闹”字历来倍受称赞,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发,百花争春斗艳的情景。

2.笔法:两首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致的观察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

四、开展“春诗”朗诵会

指导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描写的春景、写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应该如何朗诵这两首诗呢?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1.学生练习: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活动。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2.熟读成诵,背诵这两首诗词。

板书设计

莺啼绿红

晴景

村郭酒旗赞美

南朝数寺感叹

雨景

楼台烟雨

春光无限好(写景)

赞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叹)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对诗句的语言加以揣摩,明确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悟到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旨在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课堂上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品味、成诵。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个别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2.抓字词理解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领会诗的意境。

3.借助资料领悟诗情,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通过本堂课的学诗方法拓展学习《题临安邸》,感受不一样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导诗

1.师: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师: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杜牧写的《江南春》(板书课题);

3.读题

师: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生:江南的春天

师: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写

小结学法:理解诗题,能帮助我们知道诗的主要内容(板书:解诗题)

二、初读感知

师: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楼一桥,都似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读这首诗。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读好了自己借助注释去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3.交流反馈

①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描情画景,字字千斤,咱们可得读准了。你来试试(抽生1),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了有意见请举手。

抽生2抽生3

②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在古代,很多诗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的,怎样才能体现出节奏感呢?

(抽生交流节奏并出示标有节奏的幻灯片)

③大家再来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來。

抽生读

师范读

(配乐)读

三、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师)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正美!那么,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江南呢?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圈在古诗中)

2.交流(拿学生的课文纸反馈)

预设1.学生没有圈出“绿”和“红”,引导学生看“注释”,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老师哦

预设2.你为什么要圈出“绿”和“红”?

3.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这些景物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①比如:(出示课件)千里莺啼绿映红

引导“莺”想画面:

可从听觉、视觉、其他动物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②分四人小组合作想象画面

要求:

1.根据景物想象画面

2.交流讨论完成学习单,学习单上的画面机动增减

3商量出最满意的画面让组里写字高手写在卡片上,完成了贴到黑板上。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贴的画面已被其他组贴了,那你就不能贴了,只能另想其他画面,时间规定3分钟。

4.看黑板上贴的画面,同桌互说诗的意思

5.采访小诗人,诗人来到你这,看到了什么?

生答;来到你这,又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看到的都是美景?

理解“千里”。这“千里”是指“一千里”吗?虚指

6.播放视频画面

感受江南美景

7.学生看画面读古诗

整个江南,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傍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看着这样的春景,你的内心是?用你的声音读出你的感受

见到如此美景,诗人也是忍不住想要赞美一番(板书:赞美)

配乐齐读

8.小结学法:

想象画面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板书:想画面)

四、品读感悟诗情

由小结“画面”引入

这么多的画面,怎么三四句(大组)的画面这么少呢?

请生交流,形成两大问题:

一是为什么景物写得这么少?写法怎么变了?

二是晴天怎么变成雨天了呢?

三是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我们要先来了解诗人。

1.(出示简介: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渐渐没落的晚唐时期,所以从青年起他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国家的理想。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被称为“小杜”。)

2.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在他眼中,江南除了那些秀丽的山山水水之外,还有这些规模宏大的寺庙,那么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段历史。

3.(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4.借助这些资料(板书:借助资料)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板书: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5.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6.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7.(师)是呀,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他的情隐含在烟雨中,这请抒发的非常含蓄、间接

五、总结背诵:

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那份浪漫的希冀,与作者再一次徜徉于千里江南万般情思中吧。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教学用时:0.5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

2、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

(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师)“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师)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二、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习)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寺庙楼台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洒旗数不清的寺庙迷蒙的烟雨

5、(师)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三、理解诗意,感悟情

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例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大家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杜牧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江南春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经验入手,在生活和新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唤起学生对江南春景的遐想)

二、看图入境,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随杜牧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看江南美景。(课件演示图文并茂并伴有美妙音乐的江南美景图。)

3、交流观后感。(江南美吗?我们来看看杜牧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画中初步感知江南的美景,为学习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三、品词析句,体会景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古诗,并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根据需要可进行合作式学习)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

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墎酒旗风寺庙楼台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数不清的寺庙迷蒙的烟雨

5、(师)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烟,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文本已提供了古诗的注释,让学生自主研读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交流获得对诗的整体感受。)

四、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1、你了解杜牧吗?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杜牧的资料进行交流。)

2、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根据你对杜牧的认识,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

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可能学生有的认为杜牧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列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设计意图:猜测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地丰富,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悟才能由表及里。)五、拓展诵读,体会韵美。

1、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和韵律美。

2、播放抒情的轻音乐,老师充满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3、配乐,男女生分别诵读

4、配乐,师生共同诵读

5、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和描写春天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吟诵中享受古诗,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全身心地读,有滋有味的读,慢慢达到背诵的程度。真正地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六、课堂延伸,表现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们身边的春天怎样呢?请欣赏歌曲《嘀哩哩》。(课件播放歌曲)

2、欣赏我们身边的春天。(课件播放春景图)

3、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可以用吟诗、唱歌、作画、写话等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课外作业,积累运用。(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试着背诵并运用。)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写今怀古

赞美{}感慨晴天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