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动手做做看(整理7篇)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1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动手做做看》。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理念、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与过程、学法指导与学习的习惯培养及学生分析几个方面谈一下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学理念
基于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方面来说。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利用身边的材料经常自已动手做做看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一)、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能力目标:通过自由读了解大致内容;通过朗读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动手做的乐趣,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学家真正的目的,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动手做的乐趣,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已具备了独立认知能力和简单质疑的习惯。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法:
1、让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喜欢想象的特点,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如果你是伊琳娜你什么态度?你想说些什么?由此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将课文中的实验带进课堂,进行了情景再现。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动手做的欲望。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上下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划、读、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交流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不但学懂这篇课文,而且知道今后应怎么做,从而使学生的读、思、说和写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五、教具准备:
笑脸、智慧星、金鱼、鱼缸、
六、【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演示:(出示两张图片:)
1.小女孩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
2.小女孩面带微笑的样子。
问题:这个小女孩怎么了?她就是伊琳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明白了。)
(二)、复习检查识字情况
1、.检查初学情况:a出示生字卡片,读出你已认识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b.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
2.师生总结识字方法:
(1)换偏旁识字:慢──漫màn篇──骗piàn
(2)偏旁归类识字:哎ài哄hǒnɡ喝hē
(3)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lǎnɡ”
(4)编字迷识字:士兵的心──志zhì
(5)比较识字:题──提tí
(三)、读课文、发现问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充分地读是感悟的基础,在此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明确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对话,鼓励他们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的话,了解科学家这样做的用意,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凡事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1.读课文: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喜爱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工具书等方式读准字音。
指名读(检查生掌握情况)──小组练习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a.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b.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们?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
(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试着解决问题。
2.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纠正。
(五)、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解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1)学生找出相关段落
(2)指导朗读:注意段落中反问的语气
2.解决“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朗志万真的是在“哄骗”小朋友吗?
(1)理解“哄骗”。区别生活中的“恶意哄骗”与“善意哄骗”
(2)指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中的意思,反复读句子,注意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六)、实践活动:加深理解
1.按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七)、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她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说的话并写下来。
2.你在生活中听到或发现过老师,家长说或做的不对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有何感受”如《小马过河》的`故事……
(八)、课后作业:
1、阅读《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说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听。
2、动手做做看: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七、板书
板书是一种形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是教师指导学生学路的缩影,依据本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如下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科学家)
伊琳娜生气————笑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八、教学评价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设疑—解疑—鼓励、奖励、评价”,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互换角色,设计了“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激发学生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还有不足希望各位老师指出,谢谢!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2
一、说教材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章记叙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首先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为什么?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孩子中只有伊丽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真知,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
《动手做做看》是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好教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利用身边的材料经常自已动手做做看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能力目标:通过自由读了解大致内容;通过朗读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动手做的乐趣,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学家真正的目的,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已具备了独立认知能力和简单质疑的习惯。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喜欢想象的特点,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两幅表现伊丽娜不同情绪的图像,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上下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划、读、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交流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不但学懂这篇课文,而且知道今后应怎么做。从而使学生的读、思、说和写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身体验
上课一开始,我创设一个给科学家朗志万通超时空电话的情境,这样不但强烈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科学家提给小朋友的问题,继而针对问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由此创设了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另外同学们的年龄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的小朋友也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有利于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体味情趣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讲了哪两个人物?理清文章脉络。
2、生生互动,交流初读收获,粗略地体味情趣。
3、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再读课文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对学生出现的困惑不直接针对某个学生进行解疑,而是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品读感悟,深化主题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读自悟,但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师要适时点拨。为了实施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我将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个大部分中。第二部分抓住伊丽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以课文内容为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读,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运用讨论交流评价等手段随着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充分地读是感悟的基础,在此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伊丽娜为什么生气了?伊丽娜为什么又笑了"?明确伊丽娜情绪波动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对话,鼓励他们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的话,了解科学家这样做的用意,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凡事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四)读写结合,积累延伸
在学生读文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读中思,想好说,说好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说写习惯,同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外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板书
板书是一种形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是教师指导学生学路的缩影,依据本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如下板书(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出处、内容、地位: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1)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2)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附本课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伊琳娜
想、做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4
一、教材分析
《15、动手做做看》是本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上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从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学生,平时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第一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课的生字掌握的较为扎实。上课时,头一段时间会很认真的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感觉疲倦,就会不自主的开小差。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学生上课喜欢听别人讲自己不怎么发表想法。总的来讲,学生上课比较积极,上课认真。
三、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朗、志”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却为,并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3、通过理解伊琳娜的故事,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伊琳娜的故事,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已具备了独立认知能力和简单质疑的习惯。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实验多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划、读、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交流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不但学懂这篇课文,而且知道今后应怎么做。从而使学生的读、思、说和写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件——伊琳娜和郎志万的图片
让学生来介绍一下他们?(学生介绍郎志万时,引导学生说出他的身份——科学家,并引导学生谈谈对科学家的印象)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巩固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子音,读通课文。
2、出示“郎、志”等16个生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最好是画出词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4、开火车读。齐读。以多次出现的形式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默读思考: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问题?
2、引导学生回答此问题,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四)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在教师与学生合作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读自悟,但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师要适时点拨。为了实施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我将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个大部分中,第一部分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部分抓住伊丽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以课文内容为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读,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运用讨论交流评价等手段随着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伊丽娜为什么生气了?伊丽娜为什么又笑了”?明确伊丽娜情绪波动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对话,鼓励他们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的话,了解科学家这样做的用意,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凡事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六)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引发学生讨论。
出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5
【说教材】
一、教材出处、内容、地位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⑵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⑴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⑵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2、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3、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4、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5、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还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二、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三、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四、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说板书】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伊琳娜
想、做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6
【说教材】
(一)教材出处、内容、地位: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1)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2)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附本课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想、做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说课稿动手做做看篇7
【教材分析】
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⑵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⑴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⑵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并获取知识。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以思促行,从而达到语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
【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确立本课教法
学法是质疑问难法、动手实验法、朗读感悟法、主动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一、遵循教学原则、优化学习过程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1、初读设疑,激发兴趣(大约3分钟)。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我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老
师提出问题(展示课件一)目的是提出悬念,吸引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2、动手实验,解决疑问(大约12分钟)。
在这一环节里面,我先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动手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
看看杯里的水是否会漫出来,然后我以课件形式(出示课件二)把实验的全过程向学生演示一遍加深印象。这样,孩子们在自主互动的空间充分探究。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3、回归课文,感情朗读(大约10分钟):
⑴首先,我(出示课件三),朗读两个需要重点朗读的句子,同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想一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假如你是伊琳娜会怎么说?
⑵伊琳娜生气的责怪朗志万“哄骗”了他们,真的'是“哄骗”吗?(课件四)说说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以上安排的句子朗读和理解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家的目的,并从故事中受
到生活启迪。同时我采用了范读、导读、让学生自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4、质疑过渡,深化认识(大约5分钟)。
首先我利用课件提出学生是否赞同科学家说的话这么一个问题,同时组织学生
小组讨论。(课件五)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5、联系生活,以知导行(大约5分钟)。
我提出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内自由发表见解,并鼓励他们完整性的互相说。这样再通过“看、读、想、问、查”方法,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判断、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
6、静思名言,深化认识(大约5分钟)。
我采用的方法是齐读、背诵、感悟,目的是让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体现价值
观的导向。
7、延伸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⑴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者爸妈听。
⑵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把活动延伸到课外,目的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锻炼学习语文的实践能力。
这节课我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权利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动手实验,感情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从实际意义上体现出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