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范文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收集5篇)

时间: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内控制度;分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着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怎样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怎样协调内部资源的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建立在内部协调的基础上,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也就成了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1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责权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它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它涵盖了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加强内部控制也就成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关键。

2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分类

2.1授权控制

授权控制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把一些特定的权限下放到相关的人员,从而使一些经济业务只有经过这些人员的授权批准后才能进行正常的处理,未授予权限的业务,无论如何这些人都不能办理。授权控制不仅仅是规定相关人员的业务范围、职责权限,同时也要规定相应的责任,从而使他们在处理业务的同时,也要担当相应的责任。

2.2分工控制

分工控制是指对于一个从前到后或者从上到下的整体业务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每部分由固定的人员各自完成,不能将一个整体业务交由一人来负责包办或兼任。这样的控制能够使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减少营私舞弊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2.3业务记录控制

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要根据公司的相关制度、措施、规定等做好各项业务处理的详细记录。同时,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及时、有效,公司在制定关于记录的规章制度时要考虑周全,详尽细致。

2.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

一个企业只注重创业,而不注重守业是万万不行的,也就是说企业除了要注重生产,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有助于生产的相关财产的安全、保养、维护。这就是建立财产安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2.5书面文件控制

书面文件控制是指企业将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各项业务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以书面形式制成文件、规章制度、岗位标准、责任制等张贴、悬挂在工作场所的显著位置。

2.6人员素质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是为了保证具体业务的工作效果、质量标准,对于相应的岗位设置一定的基本要求,从而使采用的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

2.7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控制是企业建立一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控制,这样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3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3.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合法合规。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任何违法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在守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

3.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资产的安全是企业各方面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的报告质量。

完整、可靠的信息报告可以为企业各级管理层提供准确而真实的信息,从而管理层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做出适宜的决策;同时,对外披露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增强企业的声誉。

3.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规章制度,它的贯彻执行必定有自身的优越性,同时因为良好的贯彻执行必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丰硕的成果,从而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5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

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使企业按照符合公司战略要求的方向发展,将企业的近、远期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3.6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廉政建设的需要。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各项营运均有章可循,避免在重大决策中出现领导者独断专行或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

4强化内控制度的对策

4.1不相容职务分离,形成有效制衡机制

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该确定的是哪些业务、岗位是不能兼容的,必须分开设置的,其次通过规定岗位责任制等方法使各个岗位的职权明晰,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4.2完善授权审批流程,明晰权责

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授权审批流程,明确规定相关人员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责任、程序等,同时相关的审批人员,不能超越权限,必须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对于特殊的重大事项,应当采取多个管理者集体决策审批的方法进行审批,任何个人没有权力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的意图。

4.3参照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系统控制

企业要依据相关的专业行规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个业务岗位的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各个岗位的的监督牵制职能。

4.4坚持以人为本,作好绩效考评控制

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控制业务执行运转的环境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人无疑是这个环境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企业应注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营造,从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4.5强化内部审计,借助外部审计力量

对于一个相对完善的稍大型企业来说,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建立是相当重要的,并且这个部门的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请,他们直接对最高领导层负责,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部分企业可能出于成本考虑不能设立内部审计,也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构,切实发挥审计的功能。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内控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内控制度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轩诗成.探析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山东煤炭科技.2008(02).

[2]张英棉.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报告[Z].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篇2

(2005-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紧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规范财经秩序,强化执法监督和基础工作,,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全面推进我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根据《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及其他各项规定,结合财政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经过六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财政的目标

(1)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建立,政府财政支出责任明确,市、镇两级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各项财政管理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建立、健全财政对经济运行监测、评价、调控机制,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财政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3)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制衡机制基本形成,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国库管理制度基本完善。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4)政府非税收入范围明确,收缴分离,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基本完善,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6)会计制度基本完善,会计秩序良好。注册会计师行业、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7)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财政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财政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

(8)财政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程序正当、内容适当,财政监督全面、有效;财政执法监督制度完善。财政违法行为、执法过错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财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相结合的财政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9)财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和能力明显提高。

二、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职能,规范财政管理

1、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1)依法确定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保障能力,提高财政对依法行政保障能力。

(2)规范市、镇两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明确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

2、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提高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1)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调控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财政经济景气预测分析,建立科学的财政经济预测和财政政策模拟分析及其相关指标体系,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3)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适当行政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保证财政政策实施。

(4)建立财政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化解形成财政收支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其他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的因素,提高财政风险防范能力。

(5)完善财政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评价体系和反应机制,提高财政对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

3、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编制行为,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与国家宏观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施政目标紧密结合的政府预算决策机制。

(2)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制度,建立健全标准预算程序,在财政部门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各预算单位之间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

(3)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4)规范预算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国债资金、公益金、各种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5)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预算项目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使执行效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

4、完善国库及债务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1)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财政性资金账户管理。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财政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减少中间环节,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2)完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

(3)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1)依法清理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禁止违法收费,逐步将预算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2)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审批的听证、公示、评价和监管制度。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征收行为,严格依法征收。

(3)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监缴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4)完善罚没收入管理制度,加强罚没收入管理。

(5)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和收缴系统,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6、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国有金融资产监管,保证行政事业性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7、完善财政对农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对农民补贴政策和补贴方式。

(2)建立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探索与学校质量和效益相联系的财政拨款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3)建立健全对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机制,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4)建立健全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推动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建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8、完善会计管理

(1)推行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电算化管理,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加强会计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惩戒会计违法违规行为。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体制,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推进会计诚信建设。

9、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完善财政决策机制。积极研究界定财政部门的决策范围,完善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财政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财政决策机制。

(2)健全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内部决策程序,在做出重大财政决策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前,要认真搜集和分析数据和证据,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听取法制机构及法律专家的意见。对重大的或技术性强的项目预算,应进行评审。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3)实施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10、强化财政监督

(1)完善财政监督职能,规范财政监督程序和监督手段,依法强化对财政资金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及绩效评价的监督,构建系统、全面、有效的动态监控体系。

(2)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发挥财政部门派出机构、人员作用,健全派出机构、人员工作制度,提高财政监督队伍执法水平。

(3)依法查处各种财政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处理违法事件与追究违法责任人相结合的制度。

11、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

(1)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规划、财政指导、财政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对社会和经济事务进行调控。

(2)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和运用,加强财政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建立市、镇财政部门之间、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机制,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对外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提高财政透明度。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1、建立健全财政执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财政管理活动由财政部门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财政执法主体资格必须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财政部门的合法委托。各级财政部门的执法依据、执法范围、执法权限和执法职责要明确,实现执法主体合法化、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确化、执法程序规范化。

(2)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财政部门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财政执法文书审核制度、财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财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制度、财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探索财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

(3)依法加强财政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建立财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各项制度,规范财政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听证、审查、决定和监督检查行为。进一步推进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行政审批程序。

2、自觉接受各方面对财政部门监督,加强财政部门内部监督

(1)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财政部门实施的专门监督;依法接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2)完善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制度和机制。

3、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做好财政普法规划制定工作。按照普法规划组织各项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生动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整体效果。

(2)建立健全财政干部学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和财政干部依法行政培训制度。研究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完善财政部门新录用人员上岗前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制度。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1、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

(1)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与水平作为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人及内设机构负责人是本部门、本机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第一责任人。

(2)局党组经常研究本部门财政法制建设情况,分析本部门财政法制建设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财政法制工作任务,加强检查督促。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汇报本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情况。

2、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制度。

定期对各执法单位财政执法、财政执法监督和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相应的奖惩办法和措施,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作为财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探索将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绩效评估与财政转移支付适当结合的工作机制。

3、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财政法制队伍是财政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继续加强财政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风险;法人治理结构;控制途径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呈复杂化趋势,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管已成为各界共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共18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标志着我国基本建成了既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又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如何执行该规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内控机制分析

广义上的企业内控机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有效提高经营效益和使用各种资源,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全过程的介入和监控,采取权力分解、相互制衡等手段,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较为严密和完整的体系。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构建的一种互相制约的组织结构形式和职责权限分工的制度。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不断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它是为了逐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产生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

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载体,内控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主要体现在与风险管理和法人治理的相互联系上。一是与风险管理的关联。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这些不确定性事件就是风险。风险管理是内控机制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部控制的实施一般又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各类风险点进行设置、识别和分析,并综合运用规避、降低、分担或承受等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二是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联。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内控机制又对法人治理过程中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动作进行设计和规范,使得法人治理结构中每一名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有利于法人治理目标的实现。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法人治理结构,其实质都是为了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

1.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2.建立健全授权批准程序

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3.加强筹资业务的管理

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4.建立和完善控制程序

应当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5.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

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6.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

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7.合理制定销售政策

应当制定恰当的,明确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强化对商品发出和款回收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坏损失。

8.建立健全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

应当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招标、投标、评标、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的管理,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9.建立健全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

应当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10.建立健全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

应当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建立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明确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加强对担保合同订立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需要

内部控制体系基本作用是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保证,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的需要。

2.应对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建立内控体系是企业应对风险、保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全面、不系统问题可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从根本上得以改进与完善,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支撑。

3.发挥管理核心作用和赢得市场信誉的需要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表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任何管理活动成效与业绩最终都会体现在财务报表和数据上,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会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可靠保证,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同时,企业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是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关注与期待,体现企业市场价值。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制度合法性原则

企业应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职务合理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将触角渗透到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因地制宜。企业行业分布广,各有特点,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当根据本企业业务、规模等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控制制度。

4.权责对应性原则

对每一个部门和人员,在授予其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做到责任与利益挂钩、过失与处罚对等。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这样一种全面的控制体制,避免发生越权行为及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5.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原则

针对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对企业成败有直接影响的方面,如影响盈亏、成本的重要事项,应严格控制;次要的事项,根据中小企业的能力限制,可简单控制或不控制。

6.灵活多变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随着中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发现所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7.成本效益性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任何分工、审核、制衡,都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繁杂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改进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手段,降低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有效的提高企业各方面的生产效率,这是成本效益原则的最终体现。

五、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途径与措施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有效制衡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多层治理体系,规范企业运作。

2.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而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经理人的外部机制。需要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经理人才市场,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形成一种“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去引导经营者的行为。

3.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要“以人为本”构筑企业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紧培育符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制订各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轮岗制度,形成相关岗位员工合理有序流动,并着力培养年轻员工,形成储备充分的后备人才梯队;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明确领导干部退出的条件和程序,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好的企业文化是内控机制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和必要条件。要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作用,开展典型示范活动,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要维护好全体员工的公平公正,统筹协调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确保企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

5.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的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还可以防范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保证企业各项财产的安全,从而有利于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

6.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

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企业规模、业务特点等具体情况设置职能部门并进行业务分工,以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办理,而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

7.强化内部监督职能

除了要履行有规可依外,还必须依靠监督机制来保证做到违规必究。要强化内部审计和自我评估,更好地达到内控的目的和效果,对改进业务经营程序、内部审计流程以及控制风险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8.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是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条件,企业信息与沟通系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明侠.浅谈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HYPERLINK"http://.cn/Periodical-kjzxdb.aspx".科技创新导报,2010(8)

[2]刘建华,何行美,王俊,等.刍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若干问题[J].HYPERLINK"http://.cn/Periodical-kjzxdb.aspx".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10)

[3]马会智.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急需健全和完善[J].HYPERLINK"http://.cn/Periodical-kjzxdb.aspx".中国科技博览,2009(22)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篇4

为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工作会议部署、省卫生健康委和**市卫健局《关于印发**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2023年7月至次年6月定为我院经济管理年。活动要求通过梳理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夯实管理基础,推进业务财务融合,促进经济管理提质增效,健全经济管理长效机制。

一、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一)梳理分析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

1.认真梳理2018年以来各类审计、督察、检查等外部监管工作发现的经济管理、经济行为等突出问题,以及内部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经济管理短板弱项,及时整改落实。

2.科学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建章立制,防患未然。重点关注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聚焦关键环节和流程管控,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监控的制度措施。

(二)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

3.严格落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价格行为管理等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自查自纠与内部监督机制。

4.规范收费管理,严禁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问题。

5.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禁超范围使用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等问题。

6.规范药械管理,严格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严禁设备使用不规范、医疗记录不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以外的强制性服务等问题。

7.依据政府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医院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含公示价格)标准,切实提高价格透明度。规范医院价格行为,在显著位置公示药品、医用材料和医疗服务价格信息。

(三)加强财务管理,夯实经济管理基础。

8.建立健全医院有关预算、成本、采购、资产、内控、运营、绩效等制度体系,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9.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将日常业务管理与严控一般性支出、节约资源成本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管、同评价,实施全流程管控。

10.加强采购管理。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权责统一的管理制度,确保医院采购工作依法依规规范运行。

11.加强捐赠管理。完善捐赠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确保捐赠款物接收手续完备,登记造册,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确保捐赠款物合规使用,专款专用。

12.重点围绕成本管理、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薄弱环节,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运营管理制度措施、内部控制全流程体系、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指标导向等,提高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益。今年下半年我院将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建立以DRGs费率和RBRVS工作量,结合医疗质量、运营管理、科教、满意度和党建等几个维度的KPI考核相结合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考核主体,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推进业务财务融合,促进经济管理提质增效。

13.把经济管理各项要求融入医教研防产等业务流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各环节。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主线,转变重业务轻管理的现状,提高全员执行制度和重视内控的意识,不断提高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14.医院准备设置运营管理部门,设置专职、兼职运营助理和价格协管员,辅助协同临床业务科室加强科室内部运营和价格管理工作。

15.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实现单位内部运营管理平台系统与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定期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建议。

二、活动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8月)。

8月初组织全院中层和江海、蓬江分院领导召开“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动员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9月-2023年6月)。

组织相关部门完成问题整改;规范经济管理,健全制度机制,夯实管理基础,推进提质增效;财务部门指导推进活动开展,并总结报送有关情况给院领导。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贯彻国家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化的需求,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笔者对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以下探讨与分析,以期探索其优化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现代企业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内部控制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加强建设有如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必然打造独有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益。

其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需要对企业加强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规范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因此这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杜绝各种造假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规范管理的内在需求。现代企业的健康向前发展,就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需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这就要求通过加强财务、会计、成本、资金的管理,来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和效益。所以这是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发展的时间较短,加之一些其他客观原因的存在,因此我国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尚未形成

从整体上企业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及重要性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导致在这方面的意识薄弱。有的企业,尽管具备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但其执行起来不够流畅,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这无疑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没有形成系统性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来构建内部控制的系统,并且通过管理实践来检验这一系统运转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但是从当前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比如会计内部控制内容缺乏完整性,有制度建设却执行不力等。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不力

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主要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在人员配备上,内审、稽核部门人员偏少,有的存在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核对自己的情况,无法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另外,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受制于企业负责人,影响了其独立性。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发展也很快,会计队伍也相应地壮大。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而给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对策的优化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整体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在具体的运作上,首先是建立必要的机构,其次是加强有关规章制度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制度性监督制度建设,以保证有制度监督有法制可依。

(二)加强监督,保证会计内部控制过程的有效运作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加强监督是会计内部控制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就监督的层面来说,既有财会人员的自我监督,也要有企业专门人员的监督,还要企业外部的审计监督。而就监督的内容,则包括监督会计信息、监督会计账簿、监督实物和款项、监督财务收支、监督财务报告等方面。

(三)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

内部审计是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从而使企业管理规范化,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事前监督有利于推动会计内部控制的正常开展,而事中控制的目的在于尽量避免或减少企业违规所导致的损失;事后处理是把审计结果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给决策者参考,协助企业决策者纠正失误,解决问题。

(四)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管

完善和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如果只依靠企业自身,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外部的协同管理。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后,更需要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实施法治背景下的外部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效。努力形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管合力,以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合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