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范文

会计报表论文(收集5篇)

时间:

会计报表论文篇1

一。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判断的基础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根据这一规定,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有资产总额等四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例如,当被审计单位净利润接近于零时,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当被审计单位波动幅度较大时,不应将当年的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而应选择近年的平均利润;当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不应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变动比率两种:

1。固定比率法。采用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

判断基础×固定比率=重要性金额

如资产总额(期末)1000万元×重要性水平1%=10万元,则确认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为应查的重要性金额,10万元以下即为非重要性金额。

固定比率的参考标准:(1)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可用10%,较大时可用5%);(2)资产总额的0。5%-1%;(3)净资产的1%;(4)营业收入的0。5%-1%。

对亏损企业或微利企业,选用重要性水平指标时应慎重。

对负债事项重要性金额的确认,可通过分配方法;

如企业期末负债总额为12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0万元,会计报表整体重要性金额确认为:资产总额1600万元×1%=16万元;则负债重要性金额为16万元×1200万元/1600万元=12万元。

各项判断基础适用范围,“营业收入”、“净利润”一般适用于流通企业;“资产总额”一般适用于生产企业;“净资产”一般适用于其他行业。

2。变动比率法。采用此种方法时,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小;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大。

如某著名国际会计公司根据表一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N计算)。

表一:

高于但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金额

03万元0+0。059N

3万元10万元1780+0。031(N-3万元)

10万元30万元3970+0。0214(N-10万元)

1000万元3000万元85500+0。0046(N-1000万元)

3000万元1亿元178000+0。00313(N-3000万元)

例如表一:某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1398。40万元,资产总额2134。80万元,或确定按资产总额2134。80万元计算,经查对表一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金额为8。55万元+[0。0046×(2134。80万元-1000万元)]=13。77万元。为此,以整数14万元确认为重要性水平的金额。

又如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的重要性水平的计算原则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表二:

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中较大的一项百分比

(1)<250万元4%

(2)<2500万元2%

(3)<7500万元1.5%

(4)<12500万元1%

(5)12500万元0.7%

假如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为5800万元,当年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确定重要性水平金额为90万元(6000万元×1。5%)。

二。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判定账户可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从这条准则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同时第16条又强调指出,“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重要因素:(1)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2)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1。分配的方法。通常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分配方法,分配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各账户。

如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重要性水平金额。期末资产总额140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1%,重要性金额为140万元,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和漏报金额140万元。分配见表三。

表三:

项目资产金额(万元)重要性水平(%)重要性金额(万元)

甲方案乙方案

现金700172.8

应收账款210012125.2

存货420014270

固定资产700017042

总计140001140140

说明:

表三甲方案按1%比例分配。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要对其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存货错漏报收的可能性较大,故重要性水平要高些。

会计报表论文篇2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实体理论理论优势变化

财政部于2005年12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新准则”),该准则是在1995年2月财政部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及有关复函(财政部1996年《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复函》、财政部1999年《关于资不抵债公司合并报表问题请示的复函》)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及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新准则”的最大变化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转变:由侧重母公司理论向侧重实体理论转变,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做法趋同。

一、实体理论的优势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简介国际上整理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主要有三种: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

1.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是所有者权益中心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具体运用,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该理论下,母子公司之间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当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时,采用比例合并法。可见,所有权理论既不强调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控制关系,也不强调集团各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而是强调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而不是实际控制的资源。这样处理,违反了控制的实质,不能揭示作为一个合并整体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

2.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强调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反映其所控制的资源。该理论下,合并资产负债表仅揭示母公司本身及子公司中属于母公司拥有的净资产;合并损益表中的净收益仅揭示母公司本身和子公司中属于母公司的净收益,而对合并主体中属于少数股东的净资产和净收益在合并报表中只做负债和费用处理。这种做法满足了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对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需求,但它混淆了合并整体中的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没有透过母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从合并整体的角度去揭示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该理论实用性较强,但自身的逻辑性较差。“新准则”颁布前,我国主要是以该理论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核心理论。

3.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从经济实质上说是单一个体,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母公司有权支配子公司的全部资产,有权统驭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分配决策。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所有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该理论下,合并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合并主体的净资产,包括少数股东拥有的净资产;合并损益表中的净收益揭示的是合并主体的净收益,包括属于少数股东的净收益,对于构成企业集团的拥有多数股权的股东和拥有少数股权的股东同等对待。

(二)实体理论的优势此次“新准则”中采用实体理论为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理论,简单地说是顺应形势、与国际趋同。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深层次地剖析实体理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理论。

1.实体理论使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更为合理

实体理论认为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是满足所有股东及债权人、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而非仅仅针对母公司的股东。实体理论主张的合并报表是以为企业集团的所有资源提供者提供相关信息为编制目的的。这意味着应将所有的相关利益群体都置于同样的地位来对待。这种开放型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目的与我国会计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它首先充分考虑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各方面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把企业看成多数股权实现利益的手段;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少数股权利益通常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采用实体理论有助于少数股权利益的保障。

2.实体理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

从会计理论来讲,完整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方面。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不能忽略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任何重要信息。可靠性意味着在成本制约并考虑重要性和可行性的条件下,信息是完整的。信息的完整性也会影响相关性,如果相关的一部分信息被省略了,即使略去的信息并不损害其他信息表述的真实性,那么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会受到损害,合并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将大打折扣。在实体理论指导下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立足于满足所有股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更具完整性,因而也就更可靠更相关。同时在计价基础上,它克服了对于公司的资产及负债采用双重计价标准的缺陷。

3.实体理论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强调法人财产权而非终极财产权,强调母子公司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非拥有与被拥有_关系,这与会计主体假设相一致。会计主体假设要求将处于同一管理控制下的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反映企业集团的经济实质。企业集团是因为控股关系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控股权的存在,使得母公司能够运用的资产远大于其实际拥有的资产,并能运用这些资产为股东服务。因此,确认合并范围时应以“控制”为标准,而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正是实体理论。实体理论的基本立论就是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相互分离、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在实体理论下,控制的经济实质被充分反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

4.实体理论对少数股权的处理更合理

实体理论认为少数股东权益是合并股东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对合并主体而言,少数股东权益并不是一项义务,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把少数股东权益作为负债是不符合负债定义的。同样地,少数股东损益也不是一项费用,而是对合并主体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的一项分配,不应作为合并净损益的一个减项。将少数股东权益看作是合并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将少数股东收益看作是合并主体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的一项分配,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少数股东和控制股东同等看待,反映集团全部的净资产和净损益,这种做法比母公司理论下的做法更为合理。

二、采用实体理论带来的变化

(一)对子公司概念的界定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对子公司概念的界定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合并范围的确定。在“新准则”中,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其他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这种控制是指经济实质上的控制,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上的控制。可以看出,“新准则”中是基于“控制”概念对子公司的含义进行界定的,体现了实体理论的思想。

(二)合并范围同样,基于实体理论,“新准则”中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的。“新准则”规定母公司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须纳入合并范围,具体包括: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子公司和母公司拥有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能够控制的子公司。以下几项除外:

1.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3.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4.母公司不再控制的子公司;

5.联合控制主体和其他非持续经营的或母公司不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的子公司(如,对于子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当期利润小于母公司与其所有子公司相应指标合计数10%)、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如,银行、保险业等特殊行业)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母公司能对其加以控制均应纳入合并范围。这样,合并财务报表就反映了由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从控制的实质来看,对于按照合同约定同受两方或多方控制的联合控制主体(即合营企业)并不完全符合合并财务报表控制的定义,不应将这种联合控制主体按比例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此,“新准则”中取消了原来对合营企业采用的比例合并法。合营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三)列报格式直观地看,由于实体理论的采用,带来了合并财务报表列报格式的变化。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非控制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单独列示,而不是将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在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此外,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非控制权益的份额,应在合并利润表“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这种列报形式使得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更加符合资产、负债要素的定义,也是资产负债表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四)具体操作方法合并理论的变化必然带来编报合并财务报表具体操作方法的系列变化,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本文不再做深入讨论。“新准则”的推行对合并报表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合并报表的质量和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应投入精力去研究、理解“新准则”,使准则精神得以落实,使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庆华、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M]

[2]范小超,新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财会月刊,2006.9[J]

[3]孙灿明,论合并会计报表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集团经济研究,2006.7[J]

[4]孙长学,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财会研究,2006.1[J]

[5]许震黎,合并财务报表新旧规范体系之比较,财会月刊,2006.8[J]

[6]张俊龙,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财会月刊,2006.6[J]

[7]翟志华,合并报表理论的内容与现实选择,财会研究,2005.4[J]

[8]黄世忠、孟平,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会计研究,2001,5[J]

[9]方轶强,试论会计报表合并的实体理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

会计报表论文篇3

一、本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导会计原则。

(一)1922年,佩顿(Paton)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他认为,现代会计不但需要在许多场合下运用估价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一般的假设之上的。换句话说,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或收益等作出特定的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对其后的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于1961年和1962年先后发表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第3号会计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遵循了上述佩顿的这种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它主要根源于西方的“会计艺术论”,把会计看成是一项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为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就难以确定目标,只能从其艺术活动环境中寻找前提条件。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因为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如何形成会计假设,多少假设以及假设有多少层次,都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何况目前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也因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了挑战,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沿途荆棘难以行得通。

二、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设立以特鲁彼拉特(Trueblood)为首的会计目标研究委员会,1973年,此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标志着人们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已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

Trueblood委员会成立的起因。在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会计是没有什么理论的,认为会计只是一套程序。所以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5—1972)前身称之为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8—1958)。APB负责对美国会计师的会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给予答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惯例。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会计原则(GAAP),APB对如何限定备选会计方法的应用,经常存在分歧,争辩不休。美国会计师协会又担心对于迫切的具体问题如果不能在较短时期内拿出满意的答案,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自己采取行动。因此,APB在没有系统地研究会计理论的情况下,采用“救火式”的工作方式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其所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基本上只是对现行处理事例加以选择和认可。大部分的研究公报都是就事论事,在理论上前后缺乏一贯性,以至引起了混乱。1968年,美国证券市场产生危机,会计职业界再次受到指责,SEC公开批评一些会计公司未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美国国会还成立了两个委员会,直接调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行。这样的形势,迫使会计职业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身的形象,稳定职业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971年4月,AICPA出资成立Trueblood委员会,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研究。Trueblood委员会提出了4个课题:①谁需要财务信息;②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财务信息;③哪些财务信息能由企业会计师提供;④为了提供这些信息,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报表结构。针对这4个课题,Trueblood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73年10月提出了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如下图:

从这个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已经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三、1973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西尔特(RichardM·Cyert)和井尻雄士(YwiIyiri)在《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一文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自标和指令性目标。基本目标是:确保经管责任(受托责任),是为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的一个学派。

1973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停止工作,新的准则制定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成立,1974年,FASB发表了关键性论文《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性结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从而形成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的另一学派。

其中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是有区别的,利特尔顿曾经指出:“首先,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工具,是比较和判断会计处理的基础,它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对待。而会计原则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不变性;其次,会计准则准确地指导会计行动达到会计目的,而会计原则只说明会计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会计原则构成会计理论,而会计准则只应用会计理论去指导会计实践。”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辑(SFACNO.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搭起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公告中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广泛集中于“提供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②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③关于企业资源、资源上的权益和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这些包罗经济资源,债务和业益的信息,收益和企业业绩的信息,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转的信息,经管责任和业绩的信息等。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是有其社会经济背景的。因为从60年代后期以来,随“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出现,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定位在“经济信息系统”的基调之上,既然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如果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人造系统是难以想象的。再加上当时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构建会计理论体系也不尽如人意,于是,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转向会计目标,他们把会计假设作为概念体系的前提而不直接纳入概念体系之中。

四、至80年代,人们对于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如1982年,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出版的该国著名会计学家艾伦·D·巴顿(AllanD·Barton)所著的《会计的目标和基本概念》一书中提出:会计系统和财务目标只有一个:满足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使用者关心有关企业资源、负债等信息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①决策;②控制;③落实经管责任。美国著名会计学家阿米德·贝尔科里(AnmedBelkaolli)1985年再版的《会计理论》提出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的结构。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了财务报表的目标:①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②为此目的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不过,财务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为了经济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因为财务报表主要是描绘过去,描绘事件的财务影响,而且不一定提供非财务信息。③财务报表还反应企业管理当局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经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和受托责任,是为了能够作出经济决策。例如,是持有还是出卖其对企业的投资证券,是续聘还是调换管理者(董事、经理)。

五、90年代,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1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文件中认为:财务报表要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能力的信息。1991年英格兰威尔土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InstituteotCharteredAccountantofEnglandandWales)和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JCAS(InstituteofCharteredAccountantofScotland)两协会联合发表《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中认为:财务报告有两项主要目标:①向股东、债权人或其它方面提供一个组织有关评估过去业绩的信息,以便作出对未来业绩的期望,从而作出与该组织有关的决策、②使那些包括参照会计信息为条件的契约能够执行。

会计报表论文篇4

1.报告体系缺少完善性。从当前会计报表体系看,主要有资产负债表以及收入支出表还有附表和报表附注与相关说明书等,没有明确规定附表以及基本数字表等内容。当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具有单一性,无法将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等全面反映出来,给监督工作带来困难,在单位决策的时候也不能提供有效依据。

2.不能及时进行记录。对于会计报表来说,它是对单位在一段时间内具体财务状况的反映,其时效性比较强。所以,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做好登记工作,如果没有及时记录报表内容就会导致数据丢失,最终无法反映单位财务实际状况。其表现主要有:第一,没有及时对项目预算进行记录,没有保管好凭证信息,导致数据丢失,无法记录报表内容。第二,一些单位中的某些岗位没有进行合理设置,报表编制工作效率比较低,也无法及时报送会计报表。若是没有及时编制报表,就会降低其作用,最终影响报表作用的发挥。

3.内容缺少完整性。从当前情况看,很多单位中的会计报表内部缺少完整性,而且没有披露大量信息,无法满足信息需求。比如,在会计报表中,其收支状况具有片面性,没有将单位中总体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另外,在对资产进行核算的时候不仔细,导致收支无法和预算之间协调。

4.对于财务业绩分析没有进行披露。在很多单位,没有重视报表上面的相关信息,无法准确反映财务活动业绩以及风险,这样管理人员就无法针对其中信息调整单位发展方向。

5.数据缺少真实性。很多单位为了实现考核业绩,少缴税,获取信贷资金以及商业信用等各种目的,采取各种手段粉饰会计报表,使会计报表缺少真实性。一般情况下,报表失真的主要表现有隐瞒收支状况、高估资产、设置账外账、联列成本、会计内容混乱等。会计报表缺少真实性会对管理人员造成误导,使其在经营决策方面出现失误,对单位发展造成风险,无法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报表问题的有效措施

1.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当前,会计报表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单位要遵循相关原则,结合企业状况和会计等式,制定会计报表,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等状况,从而引导管理人员和投资者正确决策,保证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2.检查报表内容。对于会计报表,要分析其中的数据,也就是验证这些数据是不是真实的,能不能反映单位真实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并了解经营的合法性以及合规性与有效性。不同会计报表性质是不同的,会反映出不同的内容,另外,检查方法与检查内容也存在区别。比如,损益表是动态性的报表,主要反映单位在某一个时期内的经营过程与经营成果,收入成本费用是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基本上没有余额,不能利用实物盘点,一般情况下,要利用计算以及摊销和分配获得项目数量。而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性的报表,主要反映单位财务在某个时点的状况,资产负债以及资本账户是其资料来源,不仅有余额能够核算,也有实物加以盘点,同时还能够利用调查取证、平衡分析、结构分析的形式化,确保数据真实。因此,检查报表内容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有效方法检查。

3.在会计报表中多披露内容,增加附注。会计报表的信息应该具有完整性,能够充分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相关信息,使报表使用人员能够详细了解单位经济情况,并准确开展决策工作。在设计报表的时候,首要的就是披露单位的无形资产,比如,人力资源以及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等,对单位发展潜力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揭示衍生的金融工具,披露其价值变动以及风险转移和潜在风险等。与此同时,要增加附注内容,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很多会计报表没有重视附注,为了完善报表,要增加附注的内容,比如,在报表中增加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等内容,使使用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

4.要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要及时、认真编制会计报表,只有这样才能会单位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作用。所以,单位会计部门编制报表之前,一定要明确人员岗位,使每个人的职责得到落实。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定期编制报表,对于没有及时编制和报送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其警告和处罚,确保报表得到及时编制。

5.保证内容真实性。对于每一个单位来说,会计报表都一定要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决策参考的作用。所以,完成报表记录工作之后,单位会计部门应当针对其真实性加以审核,从而保证内部信息是真实的。对于会计粉饰这一现象要重点打击。结合我国的会计法以及注册会计师法等,对报表粉饰现象进行惩处,对于有这种行为的单位以及个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如果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并且对于投资者以及债权人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就要在经济上对其惩罚,如果情节比较严重,要追究单位法律责任。借助法律防止报表粉饰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要做好法律培训工作,使其自觉维护会计报表真实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己在单位中的行为,尽可能减少粉饰报表的行为。

6.在单位内部建立会计监督机制,并不断完善。在内部建立会计监督机制,也就是对会计以及财务进行内部控制,对于资产处置以及对外投资和决策等事项要规定其监督程序,建立财产清查以及内部审计等相关制度。在单位内部建立监督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真实性。为了完善这一机制,一定要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并确保其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保证能够满足单位经营的要求。

三、结语

会计报表论文篇5

企业集团的股东有两类:母公司股东和子公司少数股东。如何看待少数股权的性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会计界形成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三种理论: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根据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两个条件:(1)合并会计报表能提供信息且这种信息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2)合并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这种独到的信息对使用者来说是有用的。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否则就没有必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哪些人需要会计信息呢?一般来说包括股权投资者、债权人、雇员、企业经理层、市场分析人员、相关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文章将站在股东和债权人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角度分析这三种理论的适应性。

一、股东的信息需求分析

母公司股东享有两种权力,所有权(利润分配权和剩余索偿权)和控制权。即:母公司股东不仅可对其所持有的母公司股份份额享有对母公司的利润分配权和对母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还可以通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享有对子公司少数股东所拥有的那部分财产的控制权。所有权当然要在会计报表当中进行反映,而控制权作为一种产权同样要在会计报表当中加以反映。

因为控制权的取得是有代价的。现代企业并购中,并购方往往要支付给目标企业的股东很高的溢价,这种溢价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控制性溢价”,即为了获得对目标企业少数股东所拥有的那部分财产的控制权而付出的代价。所以,母公司股东希望通过合并报表获得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方面的信息。少数股东享有其在子公司所持股份的所有权,需要有关所有权的信息。

1.所有权理论的适应性。所有权理论强调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权,所有权理论认为,会计主体就是所有者的化身,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通过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予以满足。采用所有权理论编制的合并报表,实际上是“母公司报表+子公司报表×母公司持股比例”。按所有权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有观点认为所有权理论并不是真正的合并理论。首先,所有权理论违背了“控制”的实质。因为当母公司控制了子公司以后,它不仅有权直接统驭其实际拥有的资源,而且有权统驭子公司全部资源。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合并报表不能提供完整的反映母公司股东控制权的信息。其次,比例合并法有其不合理性。将子公司的财产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合并到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当中,其实质就是把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分解成各种资产的组合,目的在于反映母公司股东所拥有资产的实际形态。

2.母公司理论的适应性。母公司理论强调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合并报表是对母公司报表的延伸或者修正,即以所有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替代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子公司所有收入和费用替代母公司从子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从而反映股东在母公司本身的利益以及他们在子公司的净资产上的未分配利益。

(1)按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报表时,在对子公司的会计事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母公司所拥有的份额按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并将收购价超过其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而将少数股东拥有的部分则仍按账面价值反映。这种处理方式能较好地反映母公司股东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但另一方面,它会造成双重计价,使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并且这样做可能使得加计的资产值没有什么意义,无法体现母公司经理利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

(2)涉及两个地位相近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企业合并组成企业集团时,母公司理论难以适用。(3)将少数股东权益列为负债,将少数股东损益列为费用,这一做法使得相关概念之间的性质出现混淆。除了母公司股东外,其他利益相关人难以从合并会计报表中得到对他们有用的信息,因而母公司理论在指导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时存在问题。

3.主体理论的适应性。主体理论通过将合并主体的所有者权益划分为控股权益和非控股权益强调了控制权,侧重于单一管理部门对整个经济实体的控制。将整个企业视为一个实体,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将子公司所有的资产都按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并与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合并。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为母公司股东服务。主体理论与母公司理论的最大差别在于对公司少数股东的财产份额的计量问题。按主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于子公司资产中母公司所占份额的处理需要下推至少数股东占有的部分,即后者也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同时确认相关的商誉。商誉的计算公式为:商誉=(收购价-母公司持股部分财产的公允价值)/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争议,因为这样一来,少数股东的权益会大大增加,其结果就如少数股东已将其股份已全部卖出并确认收益一样,有违收益实现原则。这样虽然解决了子公司资产的双重计价问题,但整个企业集团仍存在双重计价。不过,从母公司股东的角度看,他们为取得对子公司部分所有权和控制权支付了成本,因而按公允价值计价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这种方式并没有影响母公司股东的所有权的披露,且下推处理更能体现母公司因投资而额外控制的资产的价值,因为购买价相对于历史成本更接近报表的披露时间,相关性更强。100%的抵消内部未实现利润可以更好地评价这种控制带来的效果。有人争论说若按主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假如对商誉的处理采用摊销法时,会降低合并收益。但多摊的部分会记入少数股东收益部分,对合并收益不会产生影响。因此,按主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相对于母公司理论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从少数股东的角度来看,采用主体理论,他们可以得到其股份的现行价值或较近一段时间的价值,有助于他们预测其手中股份的价值。所以,采用主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少数股东提供的信息较前两种理论多。

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

债权人对企业的财产要求权只限于其所提供的资金和因此应得到的利息。他们不能直接利用合并会计报表上的数值进行投资决策,但对于母公司的债权人来讲,合并会计报表能提供一些影响其预期的信息。因为合并会计报表里包含着母公司的对外投资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的信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合并会计报表中还含有一些关于母公司的“额外偿债能力”的信息,因为母公司可能通过转移定价或其他方式进行避税和向子公司转移风险,这可以通过计算比较少数股东权益收益率和母公司股东权益收益率得到大致的印象。这两种比率可以从合并会计报表中得到。在进行主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的比较时,一个难处是,主体理论有助于更加客观的评价母公司经理的能力,但会影响少数股东收益的披露,这就会影响合并会计报表在发现转移风险方面的作用。但考虑到存在着由规模相近的企业所组成的企业集团和某些少数股东可以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由于母公司理论对这些情况的无能为力,所以笔者认为主体理论是更合适的选择。对于子公司的债权人来说,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不是很大,但对他们仍有一定的帮助,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发现母公司的风险转移行为。超级秘书网

三、结论

从国际上来看,母公司理论是流行的观点。但情况正在改变,如在抵销公司间内部未实现利润采用100%的抵销方法,这正是向主体理论靠近。另外,FASB也开始建议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采用主体理论,可见,母公司理论代表现在,主体理论则是趋势所在。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出发,采用主体理论可能会增加近期的信息转换费用,但这种费用不会很大,要比将来跟着别人改变来的小得多。通过以上的分析,合并会计报表能提供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会计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对报表和使用者是有用的,所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有必要的。至于在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中做何选择,由于所有权理论提供的信息不多,我们可以首先排除。母公司理论对母公司股东可以提供较多的信息,但对其他使用者提供的信息不够,且存在双重计价问题和应用限制,因而不如主体理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