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历史系学生就业方向范例(3篇)

时间:

历史系学生就业方向范文篇1

关键词:历史专业;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是新时期对每位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历史学科教育也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历史学科教育无论从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思维模式上都将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在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自18世纪以来,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欧美在大范围内三次倡导和实施研究性学习,造就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国就历史学而言,研究者对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作了较充分的探讨,或认为是用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方式培养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1],或谓以类似科研的方式的特点解决历史问题的学习活动[2],或认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历史课题进行研究[3],或认为是在模仿性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并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4],等等,从各个角度揭示了这一学习方式的特征。大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与中学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其专业性质,以及学习层次的差异,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大学历史学科教育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较薄弱,本文拟作一初步探讨。

一、历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历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历史学专门人才,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其他行业的需要。这一基本目标决定了大学历史学教育及其改革的内容、方法,也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即: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教学互动,以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这一学习方式,根据历史学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更完全的意义上实现专业教育的目的。

在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教育的内涵,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研究性学习则适应了这一变化。高等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因此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历史专业的现状而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尤为重要。

其一,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拥有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标志之一。有鉴于此,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更加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6]根据这一方针,历史学专业需要改变以传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模式,探讨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其旨在于实施创新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其二,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科知识传承和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数量呈几何增长,仅仅依靠传统的传递性教育,难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研究性学习则应运而生。历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的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学的内涵和含量极为丰富,可以说是人类过去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等的过去,是人类文明的全部积累,涵盖各个学科。这一特点,又使得历史学需将其他学科融入进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通过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可以改善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训练,一方面,学生可以更扎实地汲取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在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方法。将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结合起来,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如美国教育学家梅兹指出的:“一言以蔽之,大学制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这是它的骄傲和闻名遐迩的原因。”[7]在今天,历史学科更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手段,阐发大学教育的特点。

其三,研究性学习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指出,教育之宗旨,即“在使人之为完全之人物也”。他所指的完全之人物,即“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也”。[8]大学教学就在于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应该促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求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全面发展。历史学是一门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传统教学重在知识传授,显然不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则弥补了这一缺陷,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大学历史专业包含的知识极为为庞杂,中国史、世界史、断代史、国别史、区域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外文、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学、古文字学,等等,此外还涉及不少相关学科。显然,大学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极为艰巨,因此更应关注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协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实施研究性学习,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无疑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其四,研究性学习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言,大学教育必须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需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的能力,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当今中学大力提倡并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改过去让学生复述和再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方式通常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资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9]。这一趋向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也需要改弦更张,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当今的大学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与中学的需要脱节的现象。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传递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往往是老师上课念讲稿,学生成为机械的记笔记的工具,仅仅充当着录音机的功能,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也缺乏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要根本扭转这一局面,向中学输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的合格历史教师,就必须进行革新,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研究性学习无疑提供了一种值得重视的方式。

教育面向现代化是新时代的要求,其中首要的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质量观、发展观等,其最为集中的体现是素质教育观。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历史学具有显著的人文性,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历史知识是人类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因此,历史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历史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推进以人文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总之,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有助于深化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教改实践。这一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大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中学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改革,初步培养了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这就为大学教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善于质疑,更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均为大学历史专业在更完整的意义上实施这一学习方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大学历史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内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这一学习方式的基本框架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重视基本的历史学知识和理论,为研究性学习奠立扎实的专业基础。三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依归,确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改革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历史学科有着自己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必须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有的放矢。具体而言,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构建适合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内容。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既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又能达到历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既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和理论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既注重能力培养,又不忽视知识传授;既注重课堂教学,又强调实践训练和自主学习;既重视普遍性课程,又注重个性化培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妥善处理上述各种关系,便在总体上为研究性学习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本方案。根据这些原则和要求,在课程体系中,除了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之外,需要统筹考虑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等专业课程,以及为加强素质教育方面的通识课程的设置。就专业课程而言,需有利于学生在总体上认知历史,扩大知识面,融会贯通,并能在学习中提出和研究问题。并利用学院的师资队伍和研究特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他实践课程,如科研实习、学年论文、野外调研、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学生社团等等,亦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其二,建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框架。有一种倾向,以为新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对以往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之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研究性学习方式一出现,人们就认为它将取代以往的学习方式,因而把传统的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接受式学习”打入冷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研究性学习”并非要全面否定“接受式学习”,或贬低其作用。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确实有所不同,但这一学习方式的引人不能完全否定后者。在实施这一方式的同时,还需要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尽快获得知识,如基本的一些历史史实,包括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概念等等。“研究性学习”仍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更高级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采用,并非是要求学生去从事研究,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是培养、形成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本专业的知识为前提,通过“接受式学习”奠立其必要的基础。建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框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其三,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和谐平台。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是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相长,施教的过程也是受教获益的过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施教和受教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也向学生受教,向学生学;学生受教,又向教师施教,使教师受教。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学生已有相当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抽象逻辑思维趋于成熟与完善。因此,他们思考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所提出的疑难问题甚至连教师都不能立即解答。特别是在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开展互动式教学和交互式学习,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合作以及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和提高,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历史专业而言,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过初步的历史学习,对某些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他们既需要进一步提高,又向教师提供了新的信息,以及需要解答的各种问题。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和学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体。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且还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者;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且还是一个促进学术进步的参与者。在现代教育中,更要求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高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便是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和谐平台。

在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重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这一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整理研究报告等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或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给予指导。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从全局和宏观上进行指导、促进。教师虽然不能代替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但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得切实的指导。如研究课题的制订、研究活动的指点、研究成果的分析等等。通过教师的参与指导,启发学生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摸索适宜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并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跟踪、了解,以及时纠正偏差。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这一学习方式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地,需要变改变历史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策略和方法,使教师由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研究工作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研结合,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提高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具备研究素质和学者素质,成为“导师”型教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奠立扎实的学术基础。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范畴,而应向各相关学科拓展,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例如,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注重问题教学。“导师”如果自己不具有博闻广见和做学问的学术功底,在问题教学中将会感到心里空荡荡,自然无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自己不能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而且很难面对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显然,教师必须自己具备从事研究的学术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中有所作为。作为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理论,在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学研究。如注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熟悉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正确处理博和专的关系,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积累扎实的知识底蕴。

其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方法。历史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又需要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注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方法中的合理因素,又要不断进行新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经过实践的检验加以总结和完善。在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全方位实施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采行这一学习方式,既要在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突出重点。

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为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总体来看,各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课程设置仍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训练,等等。上述提到的各种关系,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矛盾。例如,关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前者仍然占有极大比例,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课程分量很轻。这些矛盾的处理,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教学实践,确立合理的比例。诸如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包括科研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安排,等等,如何做到科学合理,比例得当,均需通过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

改革教学内容,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环节。由于现有课程体系的限制,历史专业的各类各门课程也相应受到课时和学分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培养。历史专业的课程内容,知识性较强,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思路,确立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意识,是研究性学习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化改革,转变观念,编写和调整适应这一要求的教材。还要扩展教材范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要改变传统的“教材即教科书”的教材观,从广义上来把握教材的含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与手段,充实教学材料。现代的“大教材观”认为,教材不仅仅是教科书,它包括文字印刷教材,电子音响教材和实务教材等一系列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教学素材。就历史学科来看,包括记载人类历史活动的各种文献资料,如史书、书信日记、回忆录、历史文物、遗址遗迹、历史模型、纺织品、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建筑物、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历史题材绘画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教材。同时,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挖掘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这一学习方式的重点所在。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念。历史学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各个方面。除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根据历史学专业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从各个层面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维能力。对历史的认识,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史实,还需要对这些史实有深刻的理解。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讲授时,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将问题贯注其中,使学生带着问题接受新的知识。怀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的能力,而不是不加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用怀疑的态度进行审视之后,不仅知识更为巩固,而且将催生一系列问题,为学术创新打开闸门。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重点就是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性专题,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创设宽松的提问氛围。历史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记载人类历史的资料浩瀚无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所包含的问题也难以计数。在初始阶段,可以为学生预设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产生问题。教学中,注意激活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无拘无束、自由大胆地提问,允许提出即使是简单、幼稚,甚至是荒谬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要予以鼓励,以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由此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研究的热情。同时,要积极指导发现问题的途径。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多种多样,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历史,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如通过阅读史料,由现实追溯历史,质疑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过程和因果,质疑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等方面去发现问题。要敢于与同学老师讨论,甚至争论,敢于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亮出来。如此可以在讨论中开拓思路,修正观点,并产生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不仅要诱导学生敢问,还要启发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提出或选择的问题,或大而空,或不得当,或不成其为问题,教师应予以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梳理和认识问题的学术意义,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学习中的问题,或全面把握,或抓住重点。另外,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建立问题库,归纳汇总各种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术探讨,另一方面则为问题教学积累素材。

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方法。讨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命题进行正反辩论,或就某一专题组织自由式讨论,或针对某主题发言作学术评论,或举行学术论坛,等等。可以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选择相关的形式。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除了教师指导外,更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他们独立主持和操作。讨论式教学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进行发言准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和研究问题的一种训练。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反应能力、演讲表达能力。而由学生自己筹备和主持讨论,又使他们在提高组织能力方面获得了实际的训练。

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共同研究的团体精神。历史专业包括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以及大量研究专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就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组织他们成立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安排或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新的知识与探讨学术问题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或探讨课堂之外的专业问题。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为从事某领域或某问题的研究积累资料,为进行专题研究打下基础。这种方式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而且有助于培养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较高层次的形式。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有着自身的学术研究规范,在研究性学习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各种史学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这一流程和基本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采取立项,或进行自主研究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史学研究训练,可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素质。同时,这也是检验研究性学习效果的最后阶段。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系统地进行历史研究的训练,包括学术综述、研究选题、查阅资料,以及论文写作。除了毕业论文之外,要将这种训练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培养和促进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根据条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除了以上各项具体的改革,还须发挥网络课堂和网络资源的作用,运用这一重要的辅助手段和方式。历史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充分运用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快速和便捷的手段。建立网络课堂或网上教室,一方面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充实知识的方便;另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快捷的联系通道,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惑答疑,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这一平台,为学生迅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助于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可以围绕着同一个研究性问题,利用网上电子布告牌系统、在线聊天系统,电子邮件、网络讲座等信息技术,展开教与学的直接互动。同时,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并能与其他的学习者随时进行交流和沟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吸纳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所遇到的问题获得得出更全面、科学的认识。网络平台还可以充分展示各种历史材料,如文字记载、历史遗址、文物、照片等等,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进程的直观感性认识。与使用挂图、课本插图等传统手段比较,网络影像具有动感和立体感,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他多媒体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仿真情境,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历史情境的营造,历史场面的再现,抽象的文字变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种直观感性的仿真体验,有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专业兴趣,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历史。此外,网络还大大扩展了检阅历史文献的空间,为更大范围,更加快速搜集资料提供了便利。这些均为历史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除此之外,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历史遗址遗物的考察访问以及学生社团及刊物等等,并予以指导,均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由此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强化创新意识。总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通过适宜于这一学习方式的课程体系的全面布局,各门课程的具体实施,以及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学习的主动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并逐渐形成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长运,李明海.关于历史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历史教学,2003(9).

[2][9]韩飞,黄念章.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2001(6).

[3]殷俊.试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1(6).

[4]费池.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2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行政法律适用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58.

[6]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J].中国高等教育,1999(6):4.

历史系学生就业方向范文

首先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介绍”中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的规定是“小学教师、边远地区的初中教师”,可以看出,专科学历的历史教育专业学生还是以小学教师为就业目标,这也是与国家师范教育体制从旧三级(中师、师专、师大)到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师专、师大、研究生)相适应的。加之专科学历已在许多地方成为初中教师不合格学历的现实,师范专科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应该定位为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而不是培养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当然,鉴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还应兼顾学生志愿在边远地区做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小学的哪个学科为对口学科的问题。小学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历史课程,但并不是取消了历史知识,而是将其融入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课程中。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在小学的对口学科中,最相关或最相近的就是“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学科课程。而“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应以小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口学科师资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单独以历史专业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应该融合上述这些学科内容。

2.改革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汇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专业课程融合的结果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除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以及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还要增加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说、西方文化概说、礼仪、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人文类课程以及晋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争史等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以满足“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基础。二是设置两门教学法课程,如设置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论和教学法为必修课;设置中学历史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三是辅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选并整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将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现代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整合成四门课程,分别是汉语基础、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四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是只求通达,不求精深,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强化实践教学并加强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

历史系学生就业方向范文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浩繁的工作。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经历了十多次改革,历史教育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做出了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需要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同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造和完善,为不断提高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做出努力。本文仅谈谈对21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设想,恳请历史教育界的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存在问题评析

建国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一直在改革中发展、前进,课程目标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充实,教科书编印质量不断提高,为完成国家基础教育的任务、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历史素养及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为:

1.受前苏联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历史课程设计,目标过于宏大,超出了中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忽略了其学习历史知识的实际需求。

1956年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即提出“中国历史的教学,对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种有相当难度的编制课程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时常发生偏差。如初中历史课程要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还要求“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①高中历史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如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②这样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从贯彻国家政治意志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就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来说,则有很多困难,已大大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回顾50多年的历史课程目标与内容,就可以看到许多中学生难以认知和无法接受的既高深又抽象的专业教育范畴的知识与概念,被编入非专业教育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知识中,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八九十年代,中学历史课程的这种状况始终没有改变。造成了历史课程不受学生欢迎、历史教育任务难以完成的局面。我认为,这是课程设计者对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考虑不够,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就一直显得内容分量过多、难度过大、要求过高,使中学生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历史学习任务;加之又在历史教育本体之外还附加着过多的社会功能,更增加了中学历史教育的难度,就使历史课程目标很难真正达到或实现。

2.中学历史课程设计长期受大学专业历史教育的影响,往往是大学专业历史教育课程的浓缩。

在我国,因受大学教育影响,中小学非专业教育课的程知识体系与大学专业教育课程的知识体系没有明显的区分。在这种习惯的指导和影响下,编制的中学历史课程,学科色彩鲜明,知识体系严密,内容头绪庞杂,专业术语太难,抽象概念过多,使中学生很难接受。同时,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也显得过于严肃,虽叙述精练严谨,评价准确直白,

行文规范简明;但因缺少生动而鲜活的文字,缺乏通俗而有吸引力的史实,也缺少有说服力或客观的评议,更缺乏对历史的多元介绍或开放性评议,这就使历史课程失去了吸引力而不受学生的欢迎,不被学生重视。加之历史教育形式单一,全国城乡中学历史课基本上只有课堂教学,在传统教育观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多又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大量中学历史教师只会一讲到底,中学生也只能是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学习历史缺乏主动性和趣味性。这样,中学历史教育质量自然难以提高。

具体说,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基本是围绕历史学科体系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构成,尤以政治史为主体或基线。实际上这是成人教育意识、专业教育色彩渗透到未成年人非专业教育中的一种表现,因而中学历史课程极少涉及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联的文明史、社会史、生活史、宗教史、伦理史、科技史等有趣知识,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经验、远离现代社会,课程中相当多的抽象内容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力或学习兴趣,这无形中加大了中学历史教育的难度,使施教者和受教者都难以正常进行教学和学习。

3.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为保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落到实处,一直以生产关系变化来展现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这种展现历史过程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经历的主要阶段,但这更适合用在专业历史教育领域中,用于非专业教育领域的中学历史课程,就增加了中学生的认知困难。十二、三岁的青少年学生很难认识和理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种十分抽象的历史概念。加之课程设计者偏爱叙述政治制度或经济制度,课程内容中出现的“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府兵制”、“井田制”、“初税亩”、“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更名田”、“官僚资本”、“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等等专业概念,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学生很难认识、理解的。加之这些专业概念与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也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影响我国历史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长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升学压力一直困扰着各级学校。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处在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之下。学生、教师、学校、社会都很难改变这种困扰或学习压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皆受此压抑或限制。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接受和训练,对要考试的课程内容比较熟悉,因为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大都可以用来考试。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但对不考试的知识则很少关注,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中学历史课程也不例外,历史教师的主要力量都放在如何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准确完整地传递给学生以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上。加之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教师只能为在有限的课时里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精心设计教案,最常见也是最保险的教学方式便是历史教师“以讲为主”或“一讲到底”,学生只能是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这样的历史教育方式虽重视历史知识(所谓“夯实基础”),但却达不到历史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比较机械、单调,所学知识很少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共鸣,也极少让中学生展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或个人的见解。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很少接触简单的、基础的历史材料,也极少参与“重构”历史的活动。因而,中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大多只能用于考试、答题。

中学历史课程的这些不足与问题,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也影响了历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历史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为改变历史课程的状况,做过多次改进方案,但均因怕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而只是作局部微调,历史课程的整体面貌基本稳定不变,课程质量难以有很大提高。20世纪末,在世界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潮流冲击下,国家教育部下决心重新整体设计中小学课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来编制课程,这就为全面改进和提高历史课程带来了契机。

二、2000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计的中学历史课程

2000年春,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为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素质,大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成功教育模式,第一次大规模动用高等学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审视中小学课程的现状与问题,整体设计中小学课程。新课程设计者们审慎地回顾和反思了中国现行的中学历史教育观,对问题的认识随之深化。新设计的历史课程由传统的关注知识传递转向关注学生发展,即:在国家意志在课程中得到基本保证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的发展,使新历史课程更适合中学生需要和中学生学习。因而这次设计的历史新课程从初中到高中,都渗透着新教育理念,都有新面孔:有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新的评价方式方法、新的教育功能等。

在新教育理论指导下,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作用的认识也发生改变,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知识产生与更新速度提升很快,加之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已多元化,许多过去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的知识现在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也可以获得。因而,学校教育应顺应这种变化从关注学生尽量获取较多学科文化知识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此,历史新课程提出要克服传统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确定了新课程应该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更新历史课程面貌的关键所在。同时,历史新课程还改革了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把传统的尽量囊括历史学科基本知识,变为精选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点历史知识,从而把不适宜中学生认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以及不适宜中学生理解的历史规律等,从中学历史课程中去掉,使之逐步靠近学生历史学习知识体系,以适合中学生学习。历史新课程十分关注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国家教育部提出,此次课程改革初中课程可以保持现有学科门类,即保持现状不变;也可以整合现有学科,编制一些综合类课程,如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综合类理科课程“科学”,综合艺术类课程“艺术”等。为慎重起见,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初中同时设置这两类课程,既有分设的历史课、地理课、物理课、生物课、化学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又有综合的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艺术课等;高中课程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由地方、学校、学生根据条件和需要自由选择。

独立设置的初中历史课程,怎样展现课程内容?也有多种设计方案,可以继续保持现行分设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通史型课程结构,也可以搞中外历史合编的通史型课程结构,还可以搞成断代史、专题史课程结构;可以用生产关系变革来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可以用生产力进步来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更可以从方便初中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成学习板块式、学习主题式、学习模块式来展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最终课程编制者选择了初中分设中国历史(七、八年级)、世界历史(九年级)的通史型课程结构,用学习板块(6个)加学习主题(43个)来展示课程内容。

高中选择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史型课程结构,用学习模块(9个,其中必修3个,选修6个)加学习专题(66个,其中必修25个,选修41个)来展示课程内容。这次初中只设必修课,高中设必修课加选修课(自由选修),扩大了学生根据兴趣或需要选择课程的自主性。

新历史课程的另一大亮点是十分关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实施新课程时应特别注意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由单向知识传递变为多元知识交流,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结果,由注重评价学习结果转向既注重评价学习过程也注重评价学习结果,由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为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课程要求明确教科书的多样化建设,在历史教科书由“一纲一本”向“一标多本”过渡的基础上,实现教科书多版本竞争,为最终实现教科书多元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历史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

三、21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趋势展望

建立中学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个较慢长的渐进的发展过程,经过4—5轮不间断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即用20年左右时间才有可能把这一知识体系建设起来。到那时,中学历史课程就有可能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课程之一。

我认为,以此为目标的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建设,要特别关注:

首先,21世纪的历史课程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使课程成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不断发展历史学习能力的最佳平台。因而,今后的课程设计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需要,课程编制者将根据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及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出更多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应进一步推进课程设置为学生发展方向提供不同目标而设计出不同课程系列由学生选择的改革目标。历史课程可以设计成以适合学生认知的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必修课和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由不同类型历史知识构成的自由选修课或限定选修课。课程形式的多样化,目的在于使学校或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程的学习适应度。

其次,21世纪的历史课程要进一步建设适合中学生认知的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就应从方便学生认知的角度来展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即在初中应以“生产力”进步和发展为基线来构建历史知识链,这同样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历史课程中的具体表现。给初中学生展现的人类历史发展线索是:从渔猎生活的远古社会逐步过渡到早期简单农耕生产的中古社会;再随农耕技术的提高,人类进入了农耕为主、兼有畜牧饲养、渔猎的农业社会(近古社会),这时要分述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等不同社会分工的产生和演变;人类随手工作坊生产技术的成熟与革新,产生了早期工业,后由工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使机器化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工业产品迅猛增长使商品交换发展起来──商品社会化,人类从传统农耕社会迈进了近代工业化社会;再随工业生产技术两次革命使工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生产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终于走到今天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概括地讲,让初中学生认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只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用这种设计思路展现出的历史课程内容就避免了许多初中学生无法认知也无法理解、无法体验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成人化的专业教育术语(概念),适应了初中学生学习。

在高中应采用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社会的历史知识链,给高中学生展现人类从荒蛮时代进入阶级社会,由远古至古代、再到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使高中学生认识人类在追求进步、追求近代化、迈进现代化道路上发生的重大事变,在介绍政治演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同时,尤其应侧重展现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进。这要从人类祖先为改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式,使之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而付出的艰辛努力、流血牺牲的事例来告诉高中学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之艰巨,要使学生能够珍惜今天的生活,珍爱人类文明的成果。这样构建的中学历史课程既丰富多彩,又减少了艰涩的抽象概念,历史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这种历史课程内容知识体系与专业历史教育知识体系也会有明显差异,我相信这样的历史课程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肯定将会真正提高。

在21世纪,我国的中学课程应在目前已试行初中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非专业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应大力倡导非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综合化可以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的高下往往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推行与其他人文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综合文科”课程应视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方向。当然,这是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便学生认知的视角来要求和设计的,若要考虑中学历史课程的可操作性(可行度),则可在未来10—20年内,实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设,逐步过渡到综合课程的改革方案。(虽然目前国内初中的“综合文科”课程因教育观念问题对其认识不到位,加之尚无大量“综合课程”的专任教师,使其只能在少部分学校实验。但随着实验成果的展示、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加上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后,综合课程会进一步精心改造与大胆推广,相信在几年后会大幅度提高“综合学科课程”的运用范围的)目前,我国一部分高师院校已开始培养综合课程的专任教师,就是为今后推广普及中学综合课程作师资准备的。

无论是建设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体系,还是维持传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都会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都会整体规划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都会正确划分初、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范围,以使初中课程与高中课程能够有效地、自然地衔接,并使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又各具特色、各具吸引力。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后以建设历史学习知识体系为目标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一定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贴近现代社会,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加快,及民主、平等、和谐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学历史课程会更加人性化──历史课程标准会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国家教育部极有可能会根据东、中、西部的不同发展状况编制2—3套历史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才能真正实现多样化──由多版本化发展为多样化、多元化。这样灵活多样的历史课程方案会更方便中学生学习,才能真正推动历史课程的发展。

21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发展,一定会重视和加强课程理论研究。要进一步研究既体现国家意志、又适合中学生学习需要、还能真正达到的历史课程目标的设计原理原则;要通过研究逐步使中学历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大学历史课程有明显区别。这样设计出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更具有适合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既容易操作、也能够达到。21世纪的历史课程理论研究,还要注意研究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问题。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历史教育的一个难题,也是学校和历史教师特别想解决的问题之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人手,给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学习历史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认知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记忆巩固历史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进而由低效学习达到高效学习。这是关心爱护学生、真正帮助学生的最关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提高历史学习效率来降低或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真正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相信经过历史教学界同人的不懈努力,21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一定会发展成深受学生欢迎和喜欢的高质量课程。

[作者简介]姬秉新(1950—),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