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教育学心理学的意义范例(3篇)

时间:

教育学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1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发展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更加可以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

在学生阶段,每一个人的心智都不是完全的成熟,社会阅历也不足,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的事物和思想控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对于一些不良的情绪,在心理教育中能正确的辅导,及时的消除,不仅可以改善平时同学、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还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来源:文章屋网)

教育学心理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特殊意义

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新时期大学生的心里问题表现出多样化、个体化及极端化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高校要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把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大一新生入校那一刻起,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时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就是这些微小的变化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不同时期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们就分析大学生在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新生入校期。新生入校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很多问题都会在这个时期集中涌现出来,比如,新生大多数都是满怀憧憬地踏入大学校门的,但是由于大学连年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新生会感觉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高中遥远、陌生的多,遇见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得老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产生心理不适,有失落感。另外,现在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偏远山区,也有东部沿海,这就势必造成由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异性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如果和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分入同一宿舍住宿,无形中的对比就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会造成学生之间交际上的问题。而这种心理上的失衡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以经济困扰是自始至终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者,现在的新生大多都是“90后”,这些孩子大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刚刚入校,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显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那些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来说,接受现实、自力更生的确是需要时间来接受的。这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二)过渡期。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磨练,很多学生都能慢慢适应大学生活,进入平稳过渡的大二、大三学年。看似平稳的过渡期实则危机重重。习惯了大学生活的慢节奏之后,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变得无所事事,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类极端:一是课余时间谈恋爱型;二是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型。第一种类型往往家庭条件优越,觉得大学生活枯燥无味,拿恋爱调节自己的生活。恋爱成功倒也无所谓,失恋了却寻死觅活,心理受挫,一蹶不振。还有一些虽然恋爱很成功,但期末考试红灯高挂,影响前程,而后归结为谈恋爱所致,最终也是劳燕分飞,一无所获,心理受创,黯然神伤。第二种类型多数家庭贫困,需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自尊心极强,尤其是和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时会出现自卑感,这就造成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和家境好的学生交朋友,另一方面他们会想方设法挣钱去和条件好的同学攀比,最终可能造成心理的扭曲。再加上这部分学生长期课外在外打工,与学校活动脱离,与班级脱离,最终可能还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学业成绩不理想又会直接影响到助学金和奖学金的评定。这些连锁反应会让这些学生措手不及,倍受打击。

(三)成熟期。经历了大一的稚嫩,大二的稳健,大三的思考后,学生们都成熟了,满载梦想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这时有些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有些选择了考研究生,也有些选择了直接就业。不管什么样的选择,背后都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压力。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学生们要自主选择未来的路,他们多数茫然不知所措,受一次打击就心灰意冷、信心全无。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失去了公平保障的机制,加上复杂的社会关系,学生往往心理失衡,产生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

从大学生不同时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当今社会复杂多样,学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同学、老师甚至学校的多重压力。这就更加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期是问题出现的高发期,在这个期间如果辅导员可以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师生比例失调这样一个现状,辅导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生教育中,第一,辅导员要结合以往学习、工作经验,提前帮助新生“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有迎接一切挑战的信心和心理准备。第二,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辅导员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指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不是学生的保姆。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明确向新生指出,在学习、生活上遇见困难先要自己思考怎么解决,再想到去找同学老师帮忙解决。长期以往,学生们会慢慢形成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这也为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做好了必要的第一课。第三,辅导员要在最短时间内不遗余力地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这些家境困难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爱护,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相信他们就一定会重塑信心、奋发向上。

(二)过渡期“忧患意识”培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话对于当代大学生依然受用。大二大三两年是大学的核心阶段,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辅导员为学生指明道路。课业之余除了参加学校、院系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之外,还要目光长远,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这期间,辅导员要定期召开年纪会议,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再结合不同工作重点予以安排布置,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再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学习和心理基础。辅导员可以请毕业班考研的同学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请毕业班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传授复习、面试经验,请准备就业的毕业生谈谈求职简历的写作技巧,以及找工作期间的得与失,等等。总之,辅导员要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把这些工作做好,尽量减少学生出现这类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防范于未然。

(三)成熟期加强“挫折教育”。以前由于大学生数量较少,本科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是很难。而当今随着大学的年年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于是很多职位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在人才市场上,一个工作岗位有几十个大学生去应征,就业的压力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拼命为自己加码,或去考证,或去考研。既然作出选择,接受挑战,就要有承受压力和结果的能力。不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面试找工作,都要抱着一颗平常心。辅导员老师在此时要加强“挫折教育”,“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使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并适时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四)心理辅导与咨询要贯穿工作始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校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辅导或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严格区分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工作的性质、任务。在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应掌握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可以独立开展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咨询工作。如不具备独立开展心理咨询的条件,可以参加学校设立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评估。辅导员是直接管理学生的人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资料,配合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早日得到有效的疏通及治疗。同时辅导员还应加强课外教育指导,多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也可以安排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和学生开展小规模的座谈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业和生活方面的指导。辅导员还应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外因,效果如何还是由学生内因来决定。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应明确这一点,并且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教育学心理学的意义范文

一、从接受心理学角度探析——尊重学生的自觉选择

毋庸讳言,接受心理学是近年来颇受媒体、教育、商界等领域关注的新兴学科,其中诸多理论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有直接指导作用。所谓接受心理,即“指对一个特定或非特定人群进行宣传,影响其心理活动或变化。”接受心理学强调:当今时代,以受众为中心,已经取代以传者为中心。受众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即“受众本位意识论。”过去传统的“枪弹论”、“强效果论”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德国学者施拉姆非常风趣地说:“受众参与自助餐厅就餐,吃什么,吃多少,全在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伊丽莎白?纽曼则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受众模式,即受众者看似被动(沉默),实则在潜意识中已逐渐积累起接受习惯,并由此主动去选择自己所需信息。经过研究,专家们发现,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如下心理特点:即选择性心理、遵从性心理、求新性心理、移情性心理和表现性心理等。其中,选择性心理既是其他几种心理的前提,又是其核心要素。上述讨论,给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个特别的心理指向:即我们在传输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接受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换言之,我们只有首先唤起大学生的内心“自觉”,他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寻求、选择认为对他有利的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记忆深刻的知识。离开了大学生的这种“自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便将是一句空话。

当然,有人或许会对此发出诘难:这种“自助餐”式的自觉选择,难道不与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灌输”原则相悖吗?因为,列宁曾一再强调:人们“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让大学生在“散漫式”的自由选择中去学习,不会更助长其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去接受其他信息吗?这种诘问,正好切中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弊。长期以来,我们正是太过于强调“灌输”原则,而忽略了大学生作为受众主体的“本位意识”,因而无法唤起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需求”,大学生也不可能生发出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强烈渴求的心理动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苍白乏力,也就成为必然。换言之,要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要学”、“乐学”的心里愿意,首先便是要还大学生的受众主体地位,紧紧扣住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遵从性心理、求新性心理和表现性心理等,深入开掘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中能满足这些心理特点的东西,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开辟出一条颇具生命力的通道。

二、从认知心理学要求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与接受心理学一样,认知心理学是近一时期发展迅速,而且日益受到各界重视的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所提供的理论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首先,自主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主要特点和内在动力(即人类认知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自主认知并由此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在人们获得知识时具有重大作用。其次,人们的认知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认知者将知识内化,这种内化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它还“主张直接的生活经验,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即认知者外显的行为,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最后,它强调人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各种心理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即人们的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认知心理学的上述原理,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符合其认知过程的相应要求,才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必须要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吻合,要遵循其认知特点与规律,才能收到实效对此,专家学者们作出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认知过程,就好比植物的一个生长过程,这一生长过程,有着它自身的生长规律,我们可将此称为植物生长学(或曰“大学生认知生长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传授过程,就好比对植物的一个栽培过程,这一栽培过程也有着它的特定要求与规范,我们可将此称为植物栽培学(或曰“教师教学栽培学”)。现在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才能让植物生长得好呢?显然,它是教师的教(栽培)与学生的学(生长)二者的有机结合的产物。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则不无遗憾地看到,不少教师尽管非常刻苦、勤奋、认真、执着的进行着教学,但收获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些教师的教学游离于学生认知(生长)规律之外,不该浇水的时候,他来一场“倾盆大雨”,不该施药杀虫的时候,他猛下杀手,狂施重药。学生非得其益,反受其害,甚至造成逆反。长此以往,其教学何以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自主创造,激发其强烈的自主参与的心理动因,才能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认知心理学非常强调人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认知结构的完成,是通过认知者的自我组织即自主学习来实现的。这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均必须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组织,即自主学习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量与度,决定着其参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热情的高与低,决定着其自主探索、自我创造水平的高与低,从而最终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被大学生按受的质量水平。直言之,从心理动因角度而言,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教学中如何设定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如课堂讨论,学生宣讲等形式)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师必须认真准备,花功夫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考量——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社会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动力,而动机(motive或motivation)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同时,人的“动机总是要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

(一)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多元需求及其具体表现在动机理论的研究中,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论早已为学界所熟知,他所划出的人的生理需要;安全与保障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等等,具有普适的意义。对我们研究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有其特殊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生之所以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学业的需要,即通过学习拿到毕业文凭的需要。这一需要带有外在的强制性。因为,在我国任何高等院校均作了硬性规定,政治理论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将影响其毕业,甚至影响其就业。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即表现为“要我学”,或曰不得不学。其次,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是,除此之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有着其他的需要。从某种角度讲,这些需要是发自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比如,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考虑实惠、实际、实用,即对他未来的生活、工作、成长、发展有无直接作用的需要。再比如,他在课堂上学习这门课时,他的各种感官(视、听、触等多通道)所获得的愉悦与美感(此专题后详述)的需要等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求的多元性。毫无疑问,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由其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必须服从执政党的意志所决定,因而,其教学形式首先表现为“灌输型”教学。如前所述,这是无可厚非的,应该一如既往坚持的。但坚持“灌输”原则与满足大学生多元需求,并由此从内心深处激发其学习动力,二者并不矛盾,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另一方面则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多元需求,联系其实际需要。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四、从审美心理学的原理体验——唤起学生的深层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