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范文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收集5篇)

时间: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呼唤身心健康的人才资源。为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始从体育教学改革的狭窄圈子走向整体的体育课程改革。然而,面对体育课程教学时数的大幅度削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争议。因此,以什么尺度或价值取向来选择和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我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结合国外相关课程研究成果,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尽管《纲要》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对体育课题的性质进行专门的规定,但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把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对待。

我国的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实用、实干型的人才为已任,因此,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使它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但多年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同其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只是机械地套用《纲要》中提出的主要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即泛泛地强调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没有围绕学生的职业特征进行目标定位。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现实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体育课程目标没有反映出人才的培养特点外,还存在着以下一些现实的困难:

1.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需求,但造成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其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这种思想的存在,阻碍着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

2.体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教学硬件、软件上受到严重的束缚。

3.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高职院校一般学制为三年,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三个学期,但更多的院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安排了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灵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多,实习、设计、实训次数多,占用教学时间长,体育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常被分割成不规则的2―3个时段。再加上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专业知识学习和实习实训课时进一步延长,体育课时愈来愈少。

4.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目前,用人企业的功利性较强,部分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一般只注重学生的业务能力,几乎忽略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需求导向的扭曲下,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评价被视为可有可无,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和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与中学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愈来愈边缘化。

三、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内容设置是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是课程价值观和目标的具体反映和体现。从理论上讲,课程目标越是能揭示学科知识、反映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就越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基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认为,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学科知识、社会发展、专业特点与学生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1.精选学科知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并强调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认为学科知识这一价值取向的基本使命是传递文化。体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随着“终身体育”教育的兴起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众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逐步形成了以运动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内容体系。按照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每个体育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系统地学习和掌握1―2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体现不出高职体育课程应有的特点和作用。因此,怎样从大量的体育课程内容中精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具体落脚点。

2.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不仅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内容,而且成为课程选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要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滞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实施、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繁荣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重视当代社会生活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必须考虑的问题。

3.考虑专业特点。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体育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方向,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职业实用性的身体训练方法。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如,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伏案型、站立型、综合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发展职业体能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职业病的预防与体育保健康复方法等内容),采用“两至三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的专业中,主要学习两至三个有显著作用的项目,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选几个相关项目进行训练。这样既可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又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4.尊重学生需要。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是全面的、有层次的和具体的。全面的需要,即学生的个体发展对课程内容产生的全面需要。例如掌握动作技能需要、审美需要、表现自我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升学与就业需要等。有层次的需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具体的需要则突出表现在对课程内容的排列既要有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又要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感到能接受。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往往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忽视了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和体育经验等,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在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下,尊重学生的体育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等原因,体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须以精选学科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考虑专业特点与尊重学生需要为基本价值取向。建议高职院校在改革体育课程时,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技能掌握、能力增强、体能提高和习惯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外国教育资料[J].1999.5.

[2]胡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N],2002.8.6.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主题统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69-0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四大领域,但这四大领域不是课程内容而是学生活动的形式。[1]真正的课程内容是活动主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为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2]它理所当然也应当聚焦主题。因此,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条有效路径。然而,主题统领下这两门课程的有机整合之路并不好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现状分析

观察与分析当前学校与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我们发现在取得了许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将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但是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分离化不整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从理论上讲,它们分属不同的课程分类系列。有的学校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是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个体进行开发,学校里既有校本课程,又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们的内容互不相干。实际上,这两门课程的独立并不是对立,从课程实践模式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恰恰存在着交叉、包孕关系。[3]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开发学科性校本课程,也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技术和形式,开发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若漠视这两门课程的交叉,会出现这节课是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那节课是在实施校本课程的现象,无意之中造成了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2.拼凑式不有机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另外一种错误的做法:凡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就等于校本课程,于是校本课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拼盘。错误的做法导致有的学校将事先编制好的校本课程教材以授课的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上进行实施,学校整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在实施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干脆就是将老师开发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随意拼凑,把它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由于它的随意性,综合实践活动失去了它的生本性和生成性,校本课程也失去了校本性和规划性的特点,看似两门课程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实际上两门课程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3.表面性不深入

长期以来传统的“质量第一”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学校片面地认为学校只要把学科知识搞上去就行了,其他的都无所谓。课表上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被语、数、英挤占了,学校每学期只要突击几个星期就能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当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的一种华丽的摆设,综合实践活动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也就流于形式了。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未能在主题统领下进行有机整合。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如果不能进行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就很容易落入资源浪费、形式主义、表面化的陷阱之中,想要获得真正的有效,就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若不抓住至为核心的“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一味地蛮干、苦干,最后也只能徒呼“这两门课程太虚,无从下手”!

二、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特征理解

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有效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键。没有主题统领,这两门课程的整合就没有抓手;没有有机整合,这两门课程就会呈现主题凌乱、资源浪费的局面。然而将这两门课程在主题统领下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不容易,因为这两门课程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而可以涉及的主题也是千千万万、错综复杂的。

那么,在开发和实施这两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合理地理解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呢?

1.内容的系统化

课程内容的开发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思考的过程。[4]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有的那些系列是一个系统,一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包含的各领域的主题也是一个系统,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每个主题内的活动内容又是另外一个系统。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就是在“成长课程”的系统下,逐步构成“名著课程”、“绘本课程”、“节日课程”、“社团课程”、“主题探究课程”等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学校所在地域特点、学生生源特征的基础上以健康成长类主题、社会调查类主题、劳动技术类主题、节日文化类主题、自然环境类主题进行系统开发。而将综合实践活动某个主题的内容系列化,学校有目的地进行整理编纂,就成了“成长课程”中的“主题探究类”校本课程。例如,学生开展对水资源的探究活动,对当地水资源的形成、历史变迁、现状及改良进行了系列的探究,形成一定的成果,学校对其研究过程和知识性成果进行整理编纂,这就形成了校本课程。

2.过程的聚焦性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校本课程的实施都要求体现过程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思考、实践、探究的内容实在太庞杂。面对这样的现象,如果没有一个抓手,课程实施就无法进行,学生就会进入“现象的森林”而迷失方向。这时我们就要聚焦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课程实施过程的一个目标和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要以某个主题为目标进行课程的实施、过程的聚焦。例如,我们在以“神奇的拱形”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关于科学知识的讲座,还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信息技术的运用、科学实验的探索,还是研究小论文的撰写,其全部实施过程无不聚焦于“神奇的拱形”这个主题开展。如果以“旅行”为喻的话,那么目的地就是“主题”,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怎样的交通工具,最后都是为了到达这个地方。

3.效应的多赢性

主题统领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可以开创一个多赢的局面。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探究的方式来实施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涵;校本课程化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更加聚焦主题,形成系列;而系列化了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以发展成为校本课程,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如此良性循环,造就了一种多赢的效应,远远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例如,在实施“节日文化——圣诞节”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时,很多老师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搜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他们还发动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圣诞节的物品装点教室,营造节日气氛。英语老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教会了学生圣诞节的歌曲和语言。正是老师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运用到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来,才使得这个主题的校本课程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而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生成又大大丰富了这个主题的校本课程内容。

三、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路径选择

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路径,但是这条路径并不是单一的。那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有哪些路径可以选择呢?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

每所学校都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生成长目标举行一些主题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实施如果单纯是以主题来演绎的话势必会导致学科化而毫无生机,学生也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神奇的拱形”是我们学校基于“内外兼修汾小学子”这一成长目标而开展的科技节主题活动,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活动指导。活动一经发起,各科老师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始行动起来:科学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关于拱形的科学知识讲座,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以拱形为内容的绘画,语文老师则是指导学生进行关于拱形的写作。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也引导学生以“拱形的秘密”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这是在一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进行的,然而这样的实施途径将主题的内涵演绎得更加精彩。

2.从分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主题统领的课程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自主选题的原则,而各学科教学中也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时候它们各自为营,处于分散化的状态。一年里节日很多,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也总会选择一两个节日作为主题进行探究,比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都曾经成为我们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而其它学科的老师也都曾经以不同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分散化了的综合实践活动导致了课程资源的严重浪费,于是我们让教科室牵头对各个学科的节日活动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门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选择几个重要的节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老师们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了解这个节日,开展与这个节日相关的活动。基于主题将分散化了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节约了课程资源,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容。

3.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切入到校本课程的优化

传统游戏是我校体育组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刚开始只是通过体育老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了一些传统游戏的玩法,并且通过大课间进行游戏。由于游戏知识的缺乏,没有新游戏的补充,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把“走进家乡传统游戏”作为一个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实施使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游戏认识得更加全面,他们不但学会了更多的传统游戏,知道了许多传统游戏的历史,而且参与了一些游戏器材的制作,有些学生还自己设计了新的游戏规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切入优化了校本课程,使得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4.从校本课程开发切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

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把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探究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探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也大大优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的校服我做主”是在六年级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因为这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主题,所以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从在校内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辩论赛、自己动手设计校服、聘请校外辅导员制作校服,到最后形成成品,利用“六一”文艺汇演进行服装表演,整个活动在全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决定将这个主题进行整理,使其成为校本课程,让每届汾小毕业生都经历这样一次轰轰烈烈的活动过程。于是,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改进,制定了课程纲要,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正是这样的整理、修改、编制的过程使得“我的校服我做主”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变得更加完善。

基于这些实践的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主题统领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一条更为优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7.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9.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实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因素

1.以语文课程角度开发校本课程的选择空间

(1)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要求我国使用教材统一化,但是同时要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在此基础上要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那么高中语文课程在多种要求下需要做出的改革要满足以下两方面:

第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基本功。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在此基础上落实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自主选择权力。

(2)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空间基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材提出的要求是在制定教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空间,使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使语文内容具有创新性,将课堂上与课后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一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校本课程注重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学生特征的课程,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教育价值。

2.以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需求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知识与涉及面要求是非常广的,所以就需要校本课程中具备多元化的领域知识。所以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满足以下两方面需求:

第一,校本课程中语文文章的选择要注重现代性与艺术性,但是也不能忽视文章本身的哲学性与文化性,选择文章的角度要基于学生素质发展与文化素养视角。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区别于陈旧的教学内容,所以在知识量的设置上要做到少而精,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满足各个阶段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

(2)学生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对来说已经趋于成熟,所以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多元化的,并且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还是非常高的,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合作、小组探讨以及完成课后实践活动或参加各种比赛,这个阶段的学生愿意主动接受语文知识,可以是讲座、论坛以及参观等形式,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课程教学,以满足学生对校本课程内容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以语文教师落实与开发角度衡量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1)语文教师落实校本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学生需求为主

教师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拓展校本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对相关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补充以及活动的方式的增加,或者是将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分离,也能够拉近学科之间的距离,最终开发出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以及跨学科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中采用新编制内容,也就是开发出语文教学的新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深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拓展。

(2)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为主

高中语文教师在落实课程教学的时候主要以适宜的课程开发内容为主,这也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那么教师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对文学领域的偏好,掌握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程度。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健康发展与课程进度要求基础上。

第三,充分应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语文开发资源,利用学校语文教学优势。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1.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点用以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资源意识在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将所有语文课程资源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本地、本校以及即时性的语文课程资源,将这些教学要素适时的编写到校本课程教材中,使语文教学能够与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的生活轨迹有效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学以致用。

同时,校本课程中要注重语文实践课程的编写,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展示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协作以及探索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环境中领略语文知识并将其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2.高效利用学校传统优势资源用以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国民精神得到传承

区域性文化特性对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是资源的完善与特色教育的实现,所以地区间的民间文化、传统特色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编写地域性特色教育课程教材,使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效衔接,使国民精神得到沿袭。每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历史名胜、山川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民间艺术、以及民风民俗都是独特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所以学校与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可以尝试添加一些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的文化意境,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了解国民人文情怀,使学生的精神底蕴得到完整的构建。

3.科学开发多样化语文校本课程用以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需要

(1)主题类型校本课程开发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横向拓展为主,进而对多元化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使校本课程的结构、整体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延续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方向,以此能够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系列课程,主题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有针对特殊知识面进行纵向拓展的开发形式,这种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深化与信息整合的开发方式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别学生对此知识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开发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是将语文教材作为圆点,进而向圆点周围展开辐射形式的研发,以此编写成系列教材。学科拓展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建立在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规律基础上,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为重心,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与编制,这种系列教材能够稳固学习基础,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是教学进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验)》[M].人民教育出版,2003.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2003.

[3]杨平等主编.《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M].北京大学出版,2002.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而设计的课程系统。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文就此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融合多种价值取向的校长培训课程观念

课程观作为一种理念、价值取向,是课程体系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离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观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设计。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以满足社会(主要是以国家、民族、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围绕社会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应帮助学习者了解社会现实,帮助学习者适应社会并找到改善社会的途径。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与我国曾经长期将教育定位于上层建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认为校长是为了使学校满足社会需要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校长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国家教育发展形势等相关知识。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课程。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等学问传递给学习者。这种应用最普遍的课程理论,按照学科门类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影响最大,他们多为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专家,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教学,帮助校长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是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消费者导向”的课程思想,主张校长培训课程应建立在校长选择的基础上,校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把校长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菜单式”培训课程模式就是按需施训的体现。

三种课程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一种或两种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时要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观念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对象等,统筹兼顾并加以整合。

二、确定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核心与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校长培训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校长培训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培训的目的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从“教

[1][2][3]

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取得校长任职资格,成为一名合格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

校长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培训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培训实现从“区域性骨干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专题培训是指各种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动态,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成果,国家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的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普及型、拓展性培训。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模块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型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五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获取。实务性内容是为了达成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课程。研究性内容是基于基础教育深刻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宏观、微观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根据校长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四、选择多样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具体实施,即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方向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课程的小型化、专题化、系列化,以及向综合式、菜单式、自由选择式方向发展。

在工商企业界,现代培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经理人培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大胆引进工商企业培训的一些课程形式,努力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跟上现代培训课程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案例分析、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经验共享、代岗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利于某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愿望,但现实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张,难以脱产到培训机构接受现场课堂教学。加之集中现场课堂教学会耗费校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教学成本非常高。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大量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来实施网络教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在线接受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管理校长的学习,举办主题式“网上论坛”,为校长提供学习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目等,校长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或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论文和作业,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就为中小学校长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